公共财政与公共事业经费供给研究
韩雪剑 盘锦市财政局 摘要: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可持续推进,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执行公共财政政策,保证公共事业经费的有效供给。我国立法机关、财政部门和公共部门加强合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公共财政对我国公共事业中所必需的经费实现有效供给,确保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转。 关键词:公共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有效供给 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执行公共财政政策,保证教育经费的有效供给,尤其是应由县确保义务教育的有效供给,因为义务教育对公共财政的依赖性最强。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中,义务教育经费的正常供给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立法机关、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合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公共财政对我国义务教育事业中所必需的经费实现有效供给,促进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并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一、公共财政与公共事业经费供给 公共财政是根据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为了应对市场失灵而设立的社会机构,公共财政主要是为了社会公共事业筹集经费,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公共财政在任何时期,都应确保公共事业经费供给。 (一)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分配模式,根据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市场本身存在公共品供给困境、垄断、信息不对称、分配不公等市场失灵领域,而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自发解决这种市场失灵,建立公共财政,发挥其宏观配置资源及调控机制,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和由此产生的效率损失,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优势,实现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实现社会公平。 (二)公共事业经费供给 任何国家公共事业的经费供给,只能来源于公共财政,因为公共事业是保证一个国家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平稳运转的基础,它对确保社会稳定、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民生问题经费投入等,都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从公共事业的根本规律来看,公共事业的公共品属性最强,又是法定社会事业,其性质和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必须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业和机构,必须实行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公共财政提供必需的公共事业经费,为每一个社会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共事业中所带来的社会福祉,也能充分分享到公共产品的社会属性,在教育、医疗、保健、运动、休闲、娱乐等方面都能切实感受到公共事业所带来的具体实惠。 二、公共财政框架中我国公共事业经费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我国公共事业涉及到的范围相当广泛,人员覆盖的数量也相当大,每个省区、每个地市的公共财政部门,都应想方设法,准备好充足的公共事业经费,然而,我国公共事业经费供给中却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我国公共事业经费总体供给不足 按照国际上的通用做法,公共事业的经费不仅仅包括公共事业的经费,还包括医疗、民生、教育、运动、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维修等,然而我国公共事业,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衡量的话,相当一部分经费仍存在一定的缺口,故此,我国公共事业的经费,只能保证一些常规化公共事业的合理运转,由于总体经费供给不足的原因,公共事业的覆盖领域,一时难以扩大,比如,广大群众关心的医疗保健问题,还得依赖于社会保险的形式来开展,当然,人民群众的个人负担就会加重,广大居民对社会公共事业覆盖面不足的现状,就出现了不断埋怨的声音。还有,义务教育领域,我国仅仅实行的是学费全免,其他费用,包括服装、教学用品、交通、食宿、书本等杂费,还需要家长来承担。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历史问题,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虽然我国总体上,有公共事业有关的经费总量,每年都在增加,但距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是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慢慢解决。 (二)我国公共事业经费供给中地区差异较大 公共财政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一切经费的调拨,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照顾到每一个领域,确保平等与正义,然而,我国公共事业经费供给中地区差异较大,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的经费投入远高于西区、城市区域的经费投入远高于农村地区,甚至在同一城市、同一县乡区域内的经费供给,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我国公共事业的实施现状存在明显的差别,严重影响了公开公平的社会原则。公共事业经费供给数量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均衡,这就需要国家加大调控力度,实施相关的社会再分配和转移支付,加大对不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 (三)我国公共事业的财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国际上,根据公共财政的实施原则,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机关来负责公共事业经费的筹集和分配,有些国家的公共事业直接依赖中央财政,我国公共事业财政管理体制沿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办法,这种体制当初的制定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地方政府对公共事业的重视力度,核心内容就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税制的不断变革,这种财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事业经费供给的重任一直分配在地方政府财政部门之中,这对于那些财政压力较大的地方政府而言,筹措这项资金的难度很大,自然就会影响公共事业经费的分配情况。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社会上也会随时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这就对公共财政中,社会公共事业的经费供给提出了新的、更为严格的要求。 三、公共财政与公共事业经费的有效供给策略 现代社会的平稳发展与有效运行、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需要公共财政预留出足够的公共事业经费。我国上至中央和省级政府机关,下至各级地方政府,都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经费筹集渠道,提升公共事业经费的预留比例,确保公共事业经费的有效供给。 (一)优化公共事业经费的投入结构 我国公共事业的经费,是公共财政必须承担的费用之一,公共财政的社会、公益属性,注定了公共事业的经费投入结构必须得以优化,在继续追加公共事业经费总体投入的前提下,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每所地市、县乡都应得到同等数额的公共事业经费,在实现平等的基础上,财政拨款适当向西部地区、边远山区、不发达乡村和一些公共设施落后的地市倾斜,通过财政导向来实现社会公平。公共事业经费的有效投入,既是考验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我国公共财政机关应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确保社会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改进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公共事业财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逐步推行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机关负责公共事业经费筹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担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确保公共事业经费的有效筹集和合理分配。在医疗卫生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增加公共资金的投入数量,减轻居民的医疗支出;教育领域,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可以结合国际上的成熟经验,科学计算出每位中小学生9年学习阶段所需的教育经费数量,然后推算出我国所有中小学生每年所需义务教育经费的总体数量,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参考基础数据,使得我国义务教育领域实现各项费用全部减免;在公共事业领域,可以设置一定的保证金,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可以弥补居民的部分损失,增加一定的赔款数量;等等。 (三)拓宽公共事业经费的筹集渠道 公共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公共财政现行体制中,财政收入的来源渠道存在单一化,尤其是公共事业的经费筹集,就单纯依赖财政拨款,地方财政一旦出现问题,公共事业的经费链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故此,我国应拓宽公共事业经费的筹集渠道,通过开征公共事业税、发行社会公益事业公债、鼓励私人捐款、实施公益活动、与社会福利机构合作等有效方式,来扩大公共事业的经费来源,提高公共事业经费的筹集能力,保证公共事业经费的有效供给。在国际范围内,各种慈善机构、社会公益机构、企业家捐款、社会办学等公益机构不断涉及到社会公共事业领域,各种自愿者通过作义工的方式,来缓解社会公共事业经费不足的局面,这些成熟的做法也可以值得我国来借鉴。相比较之下,我国自愿者事业开展的很有成效,但社会公众、企业家的捐款热情不是很高、慈善机构和公益机构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公共事业不是一个机构、一个群体所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集中全国人民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人人出力、积极参与,才能开创我国公共事业的新局面,有效缓解公共事业经费供给不足的社会难题。 总之,不论现在,还是未来,我国社会公共事业中的所有事业经费,还得依赖公共财政的有效实施,在目前公共财政的框架中,我国各级财政机关应开拓工作思路,采取合理措施,实现公共事业经费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吴明熹.维护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 [2]吴华.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思路、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