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越 张新杰 朱顺顺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
摘要:“村改居”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村改居”社区是这种现象现实的具体的表现。促进“村改居”社区借鉴城市社区发展的成熟经验,提升“村改居”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当下“村改居”研究者及社区工作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其中,公共物品供给无疑是研究此问题比较合适的切入点。本文试从“村改居”社区的特点入手,以“村改居”社区转型较成功的烟台黄海社区为调研对象,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方法,对其公共物品的供给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做以分析,发现在该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供给水平及供给质量方面均做了比较大的突破,呈现了经济、文化齐发展等特征,本文认为,在此类型的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应注意从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社区自治主体以及社区居民等多方考虑。
关键词 :“村改居”社区;黄海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引言
“村改居”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曾经的村落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中逐步演变为城市社区或城镇社区,居住者的身份由“农民”变更为“居民”,村委会改为居委会或社区委员会,至少有2/3的农民不再从事涉农劳动,也不再以农产品收入为来源,“村改居”由此而诞生。
“村改居”社区的建设能否像预设那样发展,使其居民享受到类似城市社区所具有的公共服务,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是决定性要素之一。
对于公共物品,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由政府提供的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比如国防、灯塔等;但当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时,就被称为准公共物品。而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也可以是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比如公共图书馆、收费的公路等。
而本文想要研究的对象是“村改居”社区公共物品,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对社区公共物品有明确定义,所以结合国内现有表述以及本文的探讨需求,将“村改居”社区公共物品定义为在“村改居”社区范围内,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需求而被其共同且平等消费的公共产品,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等。
为方便研究和表述,本文将“村改居”社区公共物品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建材、便民网点等)和公共服务(如治安和绿化服务等)两大类,并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黄海社区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财力投入建设程度以及居民满意情况等。
一、黄海社区及其公共物品供给模式
黄海社区曾经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集体资产不到百万元的自然村庄。改革开放后,黄海社区经过多方努力,积极筹措基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创办黄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自己的村庄积累了丰富资金和经验。如今这里成为居民年人均收入达4万元、近4000户的大型社区。
然而任何一个“村改居”社区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黄海社区也不例外。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黄海社区内公共物品的供给主要来自于村庄集体经济的企业收入,如今黄海社区的集体经济企业——山东黄海明珠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0多个亿。然而这个村办企业集团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摸索着前进的,从一开始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找定位、定思路、筹资金、寻人才等创办了黄海汽车大修厂到后来扩建工厂以及陆续建立黄海服装厂等多个村办企业。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成就上,社区党委投巨资建立了文化旅游工程,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二、 黄海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及内容
黄海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曾先后投资并建立喷泉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其中包括图书阅览室、书法绘画室、音乐舞蹈室等,并配套建设了便民服务大厅、民情调解室、地下停车场、社区警务室和监控中心以及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社区还提供了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有幼儿入托免费、劳保退休补贴、养老保险全覆盖、医疗补贴等制度。在国家政策之外,社区每年还补贴居民暖气费,80以上岁老人有老年补助金,社区居民子女入学学杂费由社区承担,免费入托、入园等。
三、 黄海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居民认知状况
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归根到底是为居住其中的居民服务的,因此,居民对供给的认知和满意程度是衡量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参考标准。为此,我们调研小组通过与黄海社区居民进行交流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了社区居民对其社区内公共物品供给情况认知的第一手资料。
总的来说,居民对社区内公共物品种类、环境优美度、公共活动及交通空间、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了比较高的认可度。通过观察了解,我们也给予了证实。
如在公共物品的供给种类方面,社区设有幼儿园、卫生医疗服务中心、餐饮网点、停车场、老年人活动中心、派出所、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在环境投入方面,该社区绿化面积较大,且常年有工作人员负责修剪浇灌花草树木,保证了社区优美环境和清新空气。此外,公共活动空间及交通也是很多城市社区所不能媲美的。社区内停车位充裕且宽敞,有车的居民随时在家门口提车出行。社保方面的服务也是满意度比较高的地方。社区内居民符合国家规定的都拥有医疗补贴和养老保险;冬季居民还享有暖气费补贴;重要节假日居民还享有一定米面等福利补贴,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保障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然,“村改居”社区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一个逐步完善和达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另居民们颇有微词的地方,主要表现不同身份的居住主体在公共空间分配、利益分配、权利分配等方面因管理水平尚未到位而存在一些纷争;也有管理者因力量不足而导致管理不到位问题等。
如文化活动中心中的设施的使用权不均、物业费标准不一等;部分设施的限制使用未取得居民的理解和认同;争用公共活动空间;物业管理不民主等等。
四、 黄海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特征分析
综上所述,黄海社区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也有着此类“村改居”社区所有的共性,即为其公共物品供给所具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黄海社区公共物品由集体经济供给,资金充足。
黄海社区拥有黄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自己的村办企业,公司运营良好,这为社区的“村改居”建设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黄海社区还有其他的集体经济体,涉及医药、卫生、教育等,也为黄海社区公共物品的提供上给予了很大的便利。
2、“村改居”相关公共政策方面大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广“村改居”政策的实施,黄海社区积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开展村改居建设,同时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来全面推进城市化。
3、发展时间较短,相关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服务不完善。
“村改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村改居”社区在由原来的自然村转化为城市社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和公共服务的制度管理上不完善,导致尽管黄海社区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但领导人员依然还是原来的村委会的人,小区的很多外来业主被排斥在外,无法反映自己的想法。而且民众的思想观念没有完全转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部分村民以及外来居民在社区事务的管理中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居民对自治事务的不关心和不理解,社区文化建设难以进行和发展。
五、 对“村改居”社区公共物品的思考
1.以社区集体经济为主体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可以由政府或市场提供,而由于社区居民的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偏好隐瞒以及“搭便车”心理,导致公共物品出现供给不足或过度现象;同时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征也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出现问题,所以“村改居”社区的公共物品由社区自己提供可以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满足社区内居民所需要的公共物品种类和数量,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2.“村改居”社区过渡阶段的管理模式要不断探索。
“村改居”社区作为城市化中的过渡,“亦城亦村”的特点致使其管理模式受到考验,探索出一个适合其发展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作为我国自治主体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既不是村委会也不是城市居委会,所以原始村民和外来居民利益冲突的统一和协调以及民主选举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等因素需要综合考量,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社区发展的道路。
3.居民参与自治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在“村改居”社区中,居民与物业工作人员的关系非常重要,这不仅反映了居民对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情况的满意程度,还影响着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只有处理好居民与物业方面的关系,提高“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村改居”社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治和发展。
注释
①目前“村改居”正在完善中,所以具体的标准定义还没有规定。以上定义来源于“百度百科”。
②③引用资料来源于2013年6月21日舜网新闻。
参考文献
[1]李鑫. “村改居”社区治理中面临的困境[J].2014,第28卷(1)
[2]张芳.我国城市社区供给公共物品的问题研究[R]. 重庆大学,2010.
[3]严 心.威海市“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R].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