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以我国先进制造业为例 宋晨明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先进制造更是重中之重,肩负着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任。在我国先进制造业升级发展的进程中,产业集群是重要途径,而优化人力资源是保障。本文从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与人力资源的耦合关系角度出发,剖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人力资源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优化措施,对于我国人力资源高效赋能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人力资源优化;耦合关系 一、引言 迈克·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某一行业内的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组成的群体[1]。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具备产业集群的地理相邻、行为主体间相互关联、知识溢出效应、资源共享、公用基础环境设施等普遍特征,而且在产业、市场需求、技术和管理等具有一定的高端和先进性[2]。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加速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集群发展,各个领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但整体仍存在着发展水平低下、创新水平差强人意、重点产业技能人才缺乏、产业关联度小、集而不群等诸多问题。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其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是否能顺利调整和升级[3]。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演变和升级,不能脱离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研究产业集群与人力资源耦合关系,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源如何优化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首先,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群内企业的竞争,有竞争势必存在创新压力,所以产业集群能够为他们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也由于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使他们拥有稳定的共生机制来共同学习、交流和进步从而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4];其次,集群式创新能够将创新费用和风险分摊到集群内的各个企业或组织机构中,降低了企业单独创新所承担的成本;最后,群内企业的距离优势和市场网络的畅通有助于促进知识、技术和信息的传播,从而产生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5]。创新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产业集群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合作进程,产业集群有利于坚持科技创新。 (二)提高生产效率 在产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6];另外,集群建立了内部紧密高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潜在需求增加[7],这对于专业化生产商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有更大的生存机会,但其工艺过程也必须不断专业化和灵活化,二者构成良性互动循环,有效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 (三)发挥品牌效应和拓宽市场 由于企业聚集发展,专业化分工、知识溢出效应、资源共享带来的产品成本优势和共建销售渠道、市场信息互通、集中宣传带来的营销优势有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8],如硅谷的IT产品、浙江温州的服饰、嵊州的中高档领带等,而这种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所都将受益。这种区域品牌效应对于树立良好区域形象、招商引资和拓宽国内外市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优化资源配置 产业集群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及时从那些没有盈利和前景的经营项目中退出,处理掉那些连年亏损、吞噬企业效益的项目,重点关注能够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这样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有利于合理运用资源,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与人力资源耦合关系分析 (一)人力资源是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基本保障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被企业所用、对企业产生价值、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9]。任何行业、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最终靠的都是人才,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实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 (二)人力资源是先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先进制造业要实现产业集群,离不开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和营销链的深度耦合与联动发展,其中人力资源服务作为贯通这些链条的纽带,将不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型人才是先进制造企业产业集群的领头羊,他们会用战略思维来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创新能力、高超技术的人才是产业集群的实施者,他们会矢志不渝地在先进制造企业产业集群的进程中努力工作,保证实施;智慧供应链人才能够运用供应链思维和管理模式做好智慧供应链的业务运作,贯穿整个企业管理过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是企业最终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打赢的关键。因此,人力资源是先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人力资源优化是保证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 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型管理方式等都将伴随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深入而涌现出来,都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来操作,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培养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问题终究是靠人力资源优化来解决,因此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是先进制造企业快速实现产业集群、结构优化、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人力资源优化日益成为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集群的战略问题 “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10],要想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归根到底要在培养、开发和引进人才上多做努力,因此人力资源优化日益成为先进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实现产业集群的战略问题。 四、我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突出问题 伴随我国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涉及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已经实现了地理位置上的聚集,集群初具规模和影响力,但仍存在一些集群升级缓慢、低度化、高级技能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够、产业关联度小和集而不群等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以迅速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集群。 (一)集群低度化问题 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由低向高水平升级的过程比较缓慢,具体表现为与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服饰、食品加工、建材等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企业数量居多,而对于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加工制造来说,处在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企业数量要远多于处在价值链高端环节的企业数量,知识要素资源的缺乏是导致集群低度化问题的重要原因[11],这将直接影响集群未来的发展后劲。 (二)高技能人才缺乏 技工队伍是保障中国创造、先进制造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率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技工荒”现象的出现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及时、充分、高质量地提供技能人才以及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是先进制造业快速实现产业集群的原生动力。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不少制造企业还处在跟踪、模仿阶段,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不够,技术原创性较差;另外不少集群内的企业重视当前利益、轻视长远发展,缺乏自主创新做大做强企业的内在动力,忽视专利、知识产权的培育,对外技术依赖性较强,导致集群整体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不健全,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缺乏深度融合的利益基础与良好的协作机制,大学或科研机构还不足以成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始发性资源。 (四)产业关联度小,集而不群 高产业关联度是企业打造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12]。然而,在政策的推动下,虽然涌现了不少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但由于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价值链衔接也不紧密,产业集而不群现象突出。一方面,由于某些行业门槛较低,企业进入较容易,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另一方面,在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时没有注重产业之间的联系,缺少纵向专业化分工及横向联合行动,不能形成完整的先进制造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系,知识、技术和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了集而不群的现象。 五、人力资源赋能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的途径 针对上述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从升级行动、保障行动、构筑行动、关联行动和服务行动五方面分别提出一系列人力资源优化措施,加快人力资源赋能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知识型人才升级行动 知识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较高的知识要素资源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升级产业集群,以解决“产业集群低度化发展状态”的问题。 第一,企业应注重人才大数据积累,把握大数据发展人才优势,进一步拓宽知识型人才引进网络,围绕产业集群对各层次、各类别的人才需求,引进适应我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方向的全球顶级知识型人才。第二,拓宽人才晋升渠道,建立健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企业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技能型人才保障行动 我们国家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先进制造强国,一方面缺乏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也严重缺乏技术精干的高级技能人才。根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充分、高质量地提供技能人才是解决“重点产业技能人才缺乏”的重要手段。 第一,技术是产业集群的基础,技术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义[13],因此要顺应当前产业集群升级的需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培育重点产业急需的一大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二,增强校企合作,建立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全力解决产业技术工人缺口。第三,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引导企业发挥技能型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使技能人才大有可为、也能够大有作为。 (三)科技创新人才构筑行动 全力构筑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人才建设高地,研发原创成果,提前布局专利,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启动“院士经济”工程、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等高端人才建设,省市县、部门、高校合力引进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准的高端引领人才、硕博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重点科技优质项目等,同时也赋予领衔科学家更多自主创新权。二是深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完善创新科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建立协作机制,使实验室创新产品真正走向产业化。 (四)专业人力资源队伍产业关联行动 “术业有专攻”,加强专业人力资源队伍引进和培养力度,持续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丰富的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坚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融链为引导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让产业从集中走向集聚,布局更加科学,以解决“产业关联度小,集而不群”的问题。 一是在全国各地的先进制造集群内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政策引聚、自主招商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产业园,因地制宜精准服务各地区先进制造的全产业链,避免各地低水平重复与无序竞争。二是抓紧启动人才集团运营,组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引领企业,为集群内部的各企业提供专业、深入的服务,注重产业之间的联系,全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打造上下游全产业链。三是开展“专家进企业”服务活动,邀请人才工程培养对象、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等进企业、访企业,发挥“智囊团”作用,帮助企业解决集群路上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引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集群发展把脉,为群内企业排忧解难。 (五)人才落地“全方位”服务行动 首先,医疗、住房、子女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等城市公共服务越来越成为吸附人才的“关键小事”,加大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服务、薪酬奖励、居留和出入境便利、办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力度。其次,全力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按照“放宽政策、简化手续、提升效率、创新服务”原则实现人才全周期事项,用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宽松的政策环境吸附从高端到技能、基础的产业人才。最后,研究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新政策,并对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给予适当的倾斜,健全人才生态链,构建更加完善的覆盖引才、育才、用才、服务人才等先进制造业“全链条”人才政策保障机制。 六、结语 发展先进制造,做强实体经济。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增强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发挥品牌效应和拓宽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已步入“破冰深入”的攻坚阶段,离不开人力、智力的多方支持。面对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呼吁和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状况的缺口,先进制造企业务必要重视产业集群与人力资源优化的耦合关系,全面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优化配置,切实做好“知识型人才升级行动”、“技能型人才保障行动”、“科技创新人才构筑行动”、“专业人力资源队伍产业关联行动”、“人才落地全方位服务行动”五大行动以应对集群低度化、重点产业技能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关联度小、集而不群的问题,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先进材料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做中国创造、先进制造。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冯德连.加快培育中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J].学术界,2019(05):86-95. [3]陈翊.产业集群发展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协同互动——以温州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8(18):101-104. [4]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5):550-553. [5]蒋满元.关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02):19-22. [6]刘东.基于要素集聚的企业组群演化过程研究[D].重庆大学,2007. [7]王国扣,戴相朝.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1(10):13-15. [8]张湘云.区域品牌的构建与维护[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05):71-73. [9]张江平.产业链视角下山西煤炭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10]林平.人力资源管理“五招”[J].现代企业文化,2013(01):68-69. [11]黄静.美国、日本产业集群特点分析及借鉴意义[D].天津工业大学,2008. [12]魏向杰.特大城市培育产业地标的动因与机制分析——以南京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06):120-124. [13]谭双荣,李新生.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4(23):9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