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心理所有权研究综述
覃正虹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心理所有权反映了一种个人认为目标物(或目标的一部分)是他/她的一样的心理状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关注这一概念,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本文系统地回顾国内有关心理所有权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包括心理所有权的概念、维度与测量、形成与前因、作用结果以及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所有权;前因;作用结果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31-0000-03 一、引言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焦点是理解员工如何与组织和工作产生联系,或在心理上如何对组织和工作产生“依恋”,而心理所有权是这一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兴概念[1]。随着Pierce等人于2003年的正式提出,心理所有权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有关其概念、维度、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等一直是讨论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对心理所有权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面对日渐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对目前国内心理所有权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进行系统回顾。因此,本文从心理所有权的概念、维度与测量、形成与前因、作用结果以及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的角度进行归纳与梳理,从中探讨国内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二、心理所有权研究现状 (一)心理所有权的概念 心理所有权起源于雇员所有权理论,在此基础上Pierce等人(2003)将其定义为个体对目标物(或目标的一部分)产生一种拥有感的心理状态[2]。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沿用了Pierce等人提出的概念,他们基本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定义,例如李燕萍等人(2018)认为心理所有权是指一种占有目标物的个体感觉,对不同的目标物个体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所有权,比如组织所有权和工作所有权[3]。一些学者还探讨了心理所有权扩宽的子概念,例如张辉(2012)提出了“品牌心理所有权”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员工对公司/服务品牌产生所有权感受的心理状态,它描述了员工将品牌视为“我的品牌”的程度[4];郑晓明等人(2017)扩展了“创业团队心理所有权”的定义,它是创业团队成员个体心理所有权与团队集体心理所有权的有机结合,包含创业团队成员自身对企业的所有权感又包含创业团队成员共同的对企业的所有权感[5];寇燕等人(2018)发展了“顾客心理所有权”的概念,其指消费者将企业、品牌、产品、服务等目标物或其一部分视为“自己的”的一种心理状态,强调顾客对与消费有关的对象的所有权感[6]。此外,集体心理所有权、知识心理所有权等也是国内研究中常见的概念。 (二)心理所有权的维度与测量 国内关于心理所有权维度与测量的研究数量不多,基于本土情境设计的心理所有权量表尚未得到很大的发展。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倾向于直接采用国外成熟量表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后的量表。例如,尤玉钿等人(2011)基于Van Dyne与Pierce(2004)编制的量表设计了一套《教师心理所有权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背景下的教师心理所有权是一个包括自我概念、态度、责任感三个维度的多维心理结构,并验证了该量表是可信和有效的[7]。而陈浩等人(2012)通过修订Avey的心理所有权问卷,得出中国人的心理所有权分为促进性心理所有权与防御性心理所有权两类,前者包括自我效能、责任、身份归属三个维度,后者包括防御维度[8]。 (三)心理所有权的形成与前因 在Pierce等人(2003)早期的心理所有权研究中,他们认为产生心理所有权感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对所有权目标的控制、对所有权目标的熟悉和对所有权目标的自我投入[2]。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也对心理所有权的形成和前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可以大致分成两类。首先是组织因素,包括组织公平、组织变革、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关系亲密度等。例如,梁果和李锡元(2018)通过分析发现,主要是通过控制和认同两条路径影响了个体对目标物的控制、亲密了解和不断投入,从而带来心理所有权变化[9];姚凯和李智(2018)从社会交换和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得出工作特征、工作环境特征与文化距离在国际人才集体心理所有权形成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10];魏巍和彭纪生(2018)的研究表明,绩效导向和维持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均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组织心理所有权,进而提升员工创造力[11]。其次是领导因素,例如李锐等人(2012)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威权型领导作风与员工的心理所有权呈负相关,同时会显著“压制”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对其心理所有权的积极影响[12];陈浩与张嘉唯(2016)认为家长式领导能显著积极预测心理所有权[13]。此外,国内少数学者从人口学特征的角度研究了影响心理所有权的因素,例如杨连杰(2013)发现餐饮业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与心理所有权呈负相关[14];尤玉钿和曹科岩(2018)的研究证实了高职教师的心理所有权在性别和职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15]。 (四)心理所有权的作用结果 国内大多数关于心理所有权作用结果的研究都集中在其积极影响上。例如,张辉等人(2012)对旅游餐饮业服务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心理所有权对外部代表行为和内部影响行为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同时对服务提供行为有间接影响[16];谢瑶和顾琴轩(2015)则认为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创造力和工作绩效正相关,并验证了在高工作反馈下,工作技能多样性能通过工作心理所有权对员工创造力产生更大的影响[17];何清华等人(2017)的研究发现心理所有权能对组织主人翁行为中的学习进取和敬业忠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助人、顾大局以及学习进取与项目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18]。此外。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创新行为、项目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等[15][19~21]也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 除此之外,国内也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心理所有权的消极作用。例如,王艳子和温晓波(2018)发现在个人层面,如果员工的心理所有权过强,一旦对目标物的占有感受到侵犯或遭遇损失,更容易触发其焦虑心理、烦躁情绪等消极心理,同时心理所有权强的员工不太愿意与别人分享所有权目标,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氛围;在组织层面,心理所有权可能会引发组织绩效问题,给组织变革带来阻力,并可能会引发一些打破组织规范、侵犯他人利益等不道德行为[22]。 (五)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 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中的心理所有权经常作为实证研究的中介变量出现。例如,周浩和龙立荣(2012)的研究认为变革型领导通过组织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影响下属进谏上司和进谏同事[23];邱敏和胡蓓(2015)的研究发现心理所有权在内/外在激励与员工敬业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24];许红华等人(2017)的研究表明员工心理所有权在自我意识、关系透明与促进性建言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25];李燕萍等人(2018)的研究显示组织心理所有权在授权型领导对自身工作相关建言和非自身工作相关建言的影响中均有中介作用,而工作心理所有权只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自身工作相关建言的影响中有中介作用[3]。 除此之外,心理所有权有时也作为实证研究中的调节变量出现。例如,朗艺和王辉(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对组织的心理所有权对领导认同感的中介效应起到调节作用[26];杜鹏程等人(2018)的研究揭示了心理所有权在工作自主性与创新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27]。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心理所有权研究的现状与最新进展,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一)拓展心理所有权的内涵 现有研究大多数是围绕基于工作的心理所有权和基于组织的心理所有权进行的,但我们无法排除心理所有权存在于其他对象和领域中的潜在可能。今后,学界可以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继续拓展心理所有权的内涵,也可以从不同的目标物、研究对象、岗位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丰富心理所有权理论。 (二)开发立足于本土情境的量表 目前,基于我国本土情境背景对心理所有权维度与测量的研究很少,大多数研究仍是以国外的成熟量表为基础进行的。虽然尚未有研究明确指出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心理所有权的形成与影响的差异,但仍然呼吁要立足于我国本土情境更深入地研究心理所有权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开发符合本土情境的心理所有权量表,以获得更可靠的研究结果,同时促进心理所有权的跨文化研究。 (三)丰富心理所有权的前因与结果变量 国内学者对心理所有权前因与作用结果的探讨主要是从组织和领导的角度出发,而基于个体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存在空白,诸如人格特质、个人价值观、个性等个体因素是否会对心理所有权产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未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集体、行为等角度尝试进行研究。 (四)探讨心理所有权的负面作用 现有研究对于心理所有权的作用结果以及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多强调其积极作用,但目前也有部分研究验证了心理所有权在过高或过低以及跨层次情境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消极作用或是与期望相反的情况。未来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在怎样的情境下心理所有权会显现出消极作用或是与期望相反的情况、心理所有权的负面影响是怎样的以及如何避免心理所有权的负面作用。 (五)研究心理所有权的动态性 以往的研究常常忽略心理所有权的动态性质,单在某个时点来进行测量,收集到的都是静态数据。然而,心理所有权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为情境中会有各种因素影响心理所有权的作用结果。未来研究可以跨越多个时间点收集纵向数据,观察心理所有权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心理所有权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 (六)建立运用心理所有权的有效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在心理所有权形成和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对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运用好这些理论成果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实践操作方法。未来研究可以积极探索在实践中运用心理所有权的有效方法,包括开发员工的心理所有权、发挥心理所有权的积极作用以及避免心理所有权的消极作用等。 参考文献: [1]Dawkins S, Tian A W, Newman A, et a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7, 38(2):163-183 [2]Pierce J L, Kostova T, Dirks K T. The state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tegrating and extending a century of research[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3,7(1). [3]李燕萍,史瑶,毛雁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3). [4]张辉,白长虹,牛振邦.品牌心理所有权、品牌承诺与品牌公民行为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2,25(4). [5]郑晓明,陈昊,龚洋冉.创业型企业股权分配设计与创业团队心理所有权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创业型企业的双案例比较分析[J].管理评论,2017,29(3). [6]寇燕,高敏,诸彦含,Samart Powpaka.顾客心理所有权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40(2). [7]尤玉钿,龙君伟,曹科岩.教师心理所有权量表的编制与施测[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3). [8]陈浩,惠青山,奚菁.Avey心理所有权问卷的修订及与相关工作态度的关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 [9]姚凯,李智.国际人才集聚背景下的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8,38(6). [10]梁果,李锡元.心理所有权的产生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11]魏巍,彭纪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型差异性、组织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创造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1). [12]李锐,凌文辁,柳士顺.组织心理所有权的前因与后果:基于“人-境互动”的视角[J].心理学报,2012,44(9). [13]陈浩,张嘉唯.传统价值观、家长式领导与员工心理所有权——基于中国本土文化情景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6(5). [14]杨连杰.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心理所有权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 [15]尤玉钿,曹科岩.高职院校教师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J].高教探索,2018(10). [16]张辉,白长虹,陈晔.饭店员工心理所有权与跨界行为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4). [17]谢瑶,顾琴轩.技能多样性对员工创造力及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心理所有权与工作反馈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4). [18]何清华,陈震,李永奎.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员工心理所有权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基于员工组织主人翁行为的中介[J].系统管理学报,2017(1). [19]刘善仕,张兰,冯镜铭,等.我创新因为我是主人翁:心理所有权对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被调节中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0). [20]何清华,陈震,李永奎.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员工心理所有权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基于员工组织主人翁行为的中介[J].系统管理学报,2017,26(01). [21]陈浩.心理所有权如何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作用的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7). [22]王艳子,温晓波.心理所有权“消极面”影响研究综述与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18(12). [23]周浩,龙立荣.变革型领导对下属进谏行为的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与传统性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2,44(3). [24]邱敏,胡蓓.内/外在激励、心理所有权与员工敬业度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5,29(12). [25]许红华,刘德森,燕诗舟.心理所有权对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J].企业经济,2017(2). [26]郎艺,王辉.授权赋能领导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的领导认同感和组织心理所有权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6,39(5). [27]杜鹏程,房莹,姚瑶.工作自主性、差错学习与创新行为——心理所有权的调节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