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
邢韵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项目是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微商经济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路径(201510285077X) 摘要:苏州中新工业园区企业众多,近年来劳资纠纷事件频发,劳资关系亟待改善。文章从企业、员工、求职者、劳务中介等角度入手,发现人员供需结构性失衡、人才市场不规范、劳动违法违规事件频发,劳动监察力度亟需提升等若干问题;通过分析,上述现象的主要成因是劳务中介行业恶性竞争态势严重,可信度差。可采取的对策包括:明确政府在劳资矛盾中的角色与职能、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劳资双方法律意识、规范管理人力中介市场等。 关键词: 劳资关系;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员工权利;苏州园区;对策 一、研究背景 苏州中新工业园区企业众多,近年来劳资纠纷事件频发,给企业、员工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妥善处理劳资矛盾,发展和谐互利的劳资关系,将吸引更丰富素质更高的人力资源,从而有力地助推经济发展;在长远角度上,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优化企业经营,保障员工权利。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抽样法和观察法,根据探究现状——分析成因——提出建议的思路,从企业、员工、求职者、劳务中介等角度入手,进行调查。此次调研由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管理科学调研小组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印刷、发放和回收、数据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等工作。 二、研究方法 调查方式主要是座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 座谈对象主要是人力资源公司的管理者和部分企业管理层,座谈内容包括劳务外派员工管理,劳资形势等问题。 问卷调查的群体大致共分为三类,分别是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源部门和求职者。为提高调研的针对性,项目组将在听取单位意见后,将对调查对象进行再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按分层抽样的方式随机产生调研对象。调查方式主要是座谈和问卷调查;座谈对象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和部分企业管理层,座谈内容包括劳务外派员工招聘、管理等问题。 问卷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员工,调查内容是员工离职倾向、劳动保护、劳资纠纷等方面情况。共投放354份,收回的有效问卷337份,有效率为95.2%;第二类对象主要是管理层,调查内容是单位员工离职率、群体性事件、用工荒等方面情况。共投入78份,收回的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93.6%;第三类对象主要是求职者,调查内容是在工业园区求职时面临的障碍,如住宿、中介收费等方面情况。共投入224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212份,有效率94.8%。 三、苏州工业园业劳资关系现状分析及问题归纳 劳资关系包括劳动条件、童工女工保护、劳工组织与经营、赏罚升迁、处理违约及对争议的处理等,调查发现,在劳动条件、赏罚升迁、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在苏州工业园区,劳资关系处于显著进步的过程之中,罢工事件减少,合同率大幅提高,少缴或不缴派遣员工社保费的现象明显减少,但仍普遍存在不和谐。 (一)劳动违法、违规事件频发,劳动监察力度亟需提升 违规使用劳务外派与实习人员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所有受调查的公司中,派遣劳工比例在45%以上的占五分之一,派遣劳工比例远高于规定的10%的劳务派遣比例,在访谈中许多求职者反映,某些劳务派遣公司谎称是工厂直招,自己应聘上岗后才发现受骗,劳务派遣的违规情况可见一斑。延长工作及加班时间问题较多。调查表明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在执行工作及加班时间规定方面的情况不尽人意,18.4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工作及加班时间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约三成受访者对工作时长这一条件很不满意。员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问卷调查表明有16.71%的人认为公司对他们的健康保护不够,21.82%的被调查者指出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没有合理合法的处理程序,由于工会的缺失或无作为,23.2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权益受损时难以得到工会帮助。 据分析,该现象的原因是劳务中介行业恶性竞争态势严重,可信度差。 部分企业与中介公司采取虚假派遣,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已签订了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却想尽办法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然后让他们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再要求劳务派遣公司把员工派回到原公司上班。其目的是减少企业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支出成本,规避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签订,同时把责任推给劳务派遣机构。中介公司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但工业园区大多数中介公司功能仍然单一,专业化服务层次不高,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定位不清晰。竞争策略还是停留在价格战的水平上。恶性中介导致的结果就是黑中介和乱收费,问卷调查表明有72名求职者有被中介乱收费,占35.29%,还有20名求职者没有做出选择,占8.93%。在外来求职者调查中,有166名求职者认为中介是不可信的,占78.3%;由于收费不规范,企业和求职者对中介公司均持质疑态度。 (二)人员需求与供给失衡,周期性“用工荒”普遍存在 企业(特别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巨大。问卷分析表明有64名被调查者认为公司近期人员需求人数在0-10人,占45%;认为公司近期人员需求人数在11-50人的受访者占15%;认为公司近期人员需求人数在51-100人的占5%;需求人数在50-200人的受访者占10%;认为需求人数在100-500人以上的则占10%。但整体而言,公司人员需求层次比较低,约一成被调查者认为公司近期需求初中文化员工,;近一半调查者认为公司近期需求中专文化员工;对本科及以上明确要求的不到10%。此外,还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学历限制。 工业园区企业员工流动率较高。员工流动率高的原因有三:第一,企业支付薪酬与劳动者薪酬期望差。调查显示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平均工资是3250元/月,而求职者期望是4174元/月。第二,部分企业不提供额外的福利。问卷调查表明在法定福利之外,有很多单位不提供额外住宿等福利。 由数据可知中,尽管苏州工业园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巨大,但对学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并不高,愿意支付的薪酬水平也与员工期望有较大差异,员工流动率高,最终导致企业大量需要用工的同时,却有大量人员寻找工作的现象。同时,工业园区中介公司人员供给能力较弱,进而导致“用工荒”与“求职难”问题并存。 (三)企业员工管理模式以低成本战略为主,忽视员工发展需求 制造型企业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主体,它们往往采取总成本领先型战略,全面控制成本,对企业生产和工资成本比较敏感。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对员工管理主要还是采取低成本战略,竭力减少对员工的支出。员工基本工资往往略多于最低工资,不得不加班以获取更多收入。与此同时,多数公司还会对员工进行严格的考核,员工工作有所失误便会受到惩罚。随着员工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员工期望的工资福利水平逐年提升,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成本增加,最低工资标准及社保基数逐年提高,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加。这就导致企业为获取更多利益,往往会想办法降低用工成本,这就出现了少交、不交社保,超时加班,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及实习生超标等现象。 与低成本战略紧密相联的是多数公司不愿让员工参与公司的管理,有22.2%的被调查者表示几乎不参与公司管理,部分企业也不愿对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投入过多,企业工会缺位问题严重,导致员工诉求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表达。而这与员工的权利意识不断提升的现实相对立。员工的意见不能真正反馈到经营决策者那里。企业内部工会组织的缺失,工会组织不能承担起职工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作用,导致劳资双方矛盾越积越多,诱发了更多不稳定因素,相当程度上致使苏州工业园区劳资关系问题紧张。 四、对策探讨 (一)明确政府在劳资矛盾中的角色与职能,建立合理有效的机制 构建政府宏观监管体制,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劳资冲突的化解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一是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有效的发挥劳动争议裁判者的作用,三是建立公平合理的薪资机制。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通过职代会、劳资恳谈会、民主议事会等形式,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劳动者政治权益。 建立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以社会公正为导向:为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控制贫富差距,解决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劳资双方法律意识 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中存在知法犯法违规操作的现象,苏州工业园区的员工和外来求职者中存在明知权益受损却选择容忍,不敢依法维权以及不知如何依法维权的现象。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苏州市政府、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取多种形式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特别是劳动法宣传与服务落到实处。可以通过苏州电视台和地方报刊、广播电台等传播媒介,及时宣传关于劳动法的公益广告,报道劳动侵权与维权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典型案例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经常发布关于劳动法常识、维权途径、维权案例等信息。 在劳动者提出劳动侵权调解和仲裁时,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应以公平公正为基调,坚持劳动法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的原则,偏重于保护处于弱者的地位的劳动者。一旦确定劳动者受害情况属实,需对违法违规用人单位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并进行事后跟踪监督。通过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的负强化在劳动者心中形成“社会公正,劳动者合法权益会受到保护”以及在资方心中形成“社会公正,违法违规侵犯劳动者权益必将受到严厉惩罚,决不能第二次犯错”的意识。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应承担向员工宣传劳动法的责任。企业应该将劳动法意识培养和内容学习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部分,每年法制宣传日都开展普法活动,通过一次次真实的对员工劳动权益的尊重与保护形成尊重员工、崇尚法治的企业文化和法律意识。 (三)规范管理人力中介市场,优化工业园区就业市场 规范管理人才市场;在参与调查的求职者中,有73.3%的求职者选择人才市场为招工方式之一,其中,有63.16%的求职者认为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市场规范,但仍有有36.84%的求职者认为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市场并不规范,例如,“黑中介”在人才市场比比皆是,乃至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以下针对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市场出现的几点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 针对人才市场出现的招聘信息缺乏和招聘信息失真问题,应要求企业在人才市场进行招聘时,提供全面的、真实的招聘信息,以提高求职者的求职效率。针对人才市场出现的学历歧视问题,企业应酌情适当放宽限制要求,减少因学历歧视而错失优秀人才的情况。针对人才市场出现的招聘秩序混乱、求职效率低下的问题,人才市场应完善招聘设施建设,加大秩序维护力度,减少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秩序混乱现象。 针对劳务中介行业恶性竞争态势严重、可信度差的问题,政府和法律必须提高劳务中介机构成立门槛,加大监督和惩治力度,规范惩治条例,减少中介公司乱收费、提供虚假信息等现象。针对外来求职成本高的问题,企业应自觉做到维护员工的权益,使得工资与员工的工作能力相匹配,不恶意降低员工的工资水平,适当应员工要求提供吃住等员工福利; 针对日渐上升的员工流动率,企业应自觉做到:通勤时间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增强工会透明度,使得员工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可以通过相关程序得以申诉,降低群体性劳资纠纷出现的频率,从而降低员工的流动率,减少人才的流失。针对部分外来求职者提出的“求职过程中交通不便”的问题,政府应加强重视,提高交通便利度,减轻求职者的求职负担。 结语 劳资关系牵涉到每一个个体的切身利益,由此衍生的招工就业、绩效激励、权益保障等问题,也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综上所述,劳资和谐实际上就是追求双赢的社会财富增长模式,而实现这些 有赖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诸多方面的改善;苏州工业园区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进程,还有赖于政府部门,企业管理层,劳工本身,乃至人力中介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苏州这一高度依靠制造业的城市而言至为关键。 本次调查研究指涉明确具体,展开调研的落脚点切实可行,调查方式丰富,成本较低,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缺陷是,样本容量较小,调查地点局限,难以保证所采集数据的无偏性;调查进行的时间节点选取有误,不利于调查的进行和访谈的开展,可能对调查结果也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常凯.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曾秀兰.社会组织在调处劳资矛盾的角色与作用[J].探求, 2013:4 [4]Jie Shen,An Analysis of Changing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bo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2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