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跨境电商人才引育对策研究
董文娟1 钟海东2 1.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中心 浙江宁波 315000 2.浙江万里学院数字产业研究院 浙江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学科规划(之江青年专项)项目(19ZJQN20YB);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9A610046);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育对象培育项目:宁波从外贸大市向外贸强市转变中跨境电商的角色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为外贸发展提供新空间、新动能,行业人才引育为其发展提供保障。本文总结宁波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协同发展成效,分析当前宁波跨境电商人才引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宁波跨境电商人才引育从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推进跨境电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型企业,发挥社会培训与行业协会参与人才培育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对策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重构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成为外贸发展的新空间、双循环的新动力、制度创新的新抓手、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1]。宁波作为全国首批荣获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和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经过几年的积蓄发展,宁波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在国内稳居第一方阵,进口居全国首位,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2020年,宁波网购保税跨境电商进口单量1.2亿票、货值2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4%,均占全国1/4;跨境电商9810模式出口货值占全国近一半;海外仓203个,面积突破200万平米,分别占全国1/9和1/6。跨境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人才为其提供保障。2019年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相关教育机构增设跨境电商专业,促进产教融合,为跨境电商发展强化人才支撑。宁波跨境电商人才培育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形成具有“宁波特色”人才建设模式,助推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一、宁波跨境电商人才培育成效 (一)全国首家跨境电商行业特色学院在甬设立 2016年7月,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以“人才支撑、服务支撑、智力支撑”为建设目标。与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等机构合作,入驻各高校举办各类跨境电商培训,为行业培育兼具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跨境电商人才。学院通过与高校、政府、企业合作,在高校建立各种类型的跨境电商特色班、举办各类跨境电商会议,发行双月刊《宁波跨境电商》,为宁波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和人才培育、政策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建议、参考和宣传。学院培养经验吸引了省内外三十多所高校前来参观学习,项目负责人多次受邀在全国性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会议上作主题报告,联合各大高校开设紧缺人才培训班二十多个,累计培养毕业生1500余人。此外,宁波工程学院成立宁波跨境电商孵化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跨境电商直播研究中心,启动电商直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北仑麒麟外贸跨境供应链促进中心,宁波高校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现代产业学院。 (二)首个全国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驻甬 2017年9月,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联盟在宁波成立,秘书处常驻甬。该联盟是一种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首届理事长单位23家,理事单位122家,由国内高校、研究院、跨境电商知名企业等机构组成。全国跨境电商产教联盟是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以公益性和服务性为原则,以合作共赢、资源共享为基础,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团结组织全国热心从事跨境电商产教合作事业的工作者,服务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跨境电商产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推进跨境电商产教合作改革与发展,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8]。积极拓展产教合作资源,搭建产教交流平台,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了校企合作交流和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月,中国(宁波)“小语种+”跨境电商产教融合联盟在宁波外事学校成立,围绕宁波市一带一路、中东欧国家等跨境电商未来重点工作,培养行业稀缺人才。 (三)宁波各高校齐发力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满足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宁波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途径上主要是在跨境电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为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等几个与跨境电商相关的专业中设置跨境电商模块方向,以及在同一个学院的几个专业整合以及建立跨学院跨专业的特色班等形式[4],呈现出“3E融合”综合教学改革模式、“入园办学、引企驻校”模式、“课堂+基地+公司”三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模式等人才培育模式。宁波各高校在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开设各类跨境电商班,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经验在全国影响不断扩大。跨境电商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9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浙江省首个在教育厅备案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的专业,按照专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启了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2020年3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浙江万里学院作为全国首批高校获批开设跨境电子商务新专业,并牵头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同年,学院作为全省唯一荣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并积极参与全国跨境电商行业人才标准建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主持的《跨境电商之速卖通》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学生跨境电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竞赛奖项过百。 (四)社会人才孵化为产业发展强化支撑 宁波市跨境电商产业链条辐射生产、贸易、服务等各个环节,跨境电商人才建设为良好的产业雨林生态,为产业发展进一步构筑保障。以侧重于实践的跨境电商专业培训机构和产业孵化园也在宁波各地区纷纷建立,有效解决宁波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人才问题。2017年,阿里巴巴在宁波成立中国第一家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孵化中心[3],整合宁波39个免费培训场地,培育实操1.2万人次/年。亚马逊、eBay等各大电商平台也陆续推出101·时代青年计划、“E青春”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计划,截止2020年末,亚马逊101·时代青年计划已扩展到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院校,培养学生超四百人。豪雅集团、乐歌集团、正正电商等宁波本土企业联合高校合作开展实战项目、技能培训、创业项目合作孵化等内容,创业孵化成效显著,成功创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上百家,带动高校毕业生创业率达10%。例如,数字科技园区、阿里巴巴中供拍档橙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具备多种功能的北仑跨境电商海享电商梦工厂。行业协会、联盟整合资源,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跨境电商出海联盟搭建人才孵化模块,宁波跨境电商协会瞄准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痛点,与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共同构建跨境电商水平认证体系。社会培训每年输出超万人,有效解决宁波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人才需求。 二、宁波跨境电商人才引育存在的问题 (一)跨境电商行业人才供应不足 宁波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人才需要量大,当前人才存量及人才结构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要求。目前,宁波相比深圳、广州、杭州等地的跨境电商人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商高端技术、管理、复合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是制约今后宁波跨境电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宁波高校每年专业毕业生不管是从知识结构、还是能力要求,都出现较大断层[6]。跨境电商具有经济学、语言文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复合的特点,目前存在传统外贸业务员不懂电商,传统国内电商人员不懂外贸,满足本地化营销的多语种人才少、供应链人才少等问题[10],虽然,每年各类跨境电商孵化机构培养不少人才,但很大一部分属于再提升、在培养,行业人才成长慢。 (二)跨境电商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调研发现,宁波跨境电商企业普遍存在缺人问题,人才缺口超80%。企业缺少跨境电商复合“即战”型人才,但毕业生“体验性”就业,缺少专业技能,达不到岗位胜任的要求,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且培养意愿不强。企业人才需求分散,缺少企业文化建设,很难跟高校成班培养,订单班存在一定约束问题。此外,随着行业发展的不断成熟,企业短期培养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才流失和热情殆尽后的乏力。临时性用工紧张。由于“双十一”等购物节的火爆,跨境电商用工也呈现明显的潮汐式波动。本地生源少且就业积极性不高,外地中西部高校学生来甬实习就业意愿强,但住宿生活成本高成为制约因素。 (三)缺乏跨境电商行业产教融合试点企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论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宁波市作为计划单列市纳入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在全国均在第一梯队,但在2019年4月公布的国家首批24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中没有一家是浙江省的企业,在全省107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中宁波也只有12家,且没有一家是跨境电商企业,产教融合有待磨合。 (四)构建适应跨境电商产业生态链教学体系有待加强 行业变化大,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虽然现在部分高校内已开设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但高校电商专业理论更新速度慢,传统单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合适的跨境电商教材数量有限,实际操作部分少且缺乏灵活性,以及具有实践经验跨境电商的师资队伍奇缺和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等问题,教学内容比企业实践滞后。随着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人才缺口日益凸显,建立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和评级标准成为重要任务。宁波人才培养没有形成体系化的规范,虽然像浙江万里学院等宁波本土院校也参与全国跨境电商行业人才标准的建立,但广州2020年11月全球首发《跨境电商从业人员技能等级划分与评定》,宁波高校跨境电商智库相比起步较早,却缺少有质量的产出。 (五)跨境电商社会培训力量相比薄弱 虽然宁波目前有吉博、东方等社会培训机构,还有协会、园区等团体组织的培训,但社会教育机构人才培养又欠缺系统性与扎实性。且宁波相比杭州、深圳等地,社会培训相比力量较弱,缺少专业化吸引人才机构。以杭州为例,杭州社会培训是以“立足杭州,服务全国”为战略,2020年杭州综试区认证十大跨境电商社会培训基地,单单余杭区杭州赛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培训的跨境电商实操培训,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万级”成绩:2020年度线上线下活动600余场,培训人次达20多万人,全国范围内服务1万多家外贸企业。宁波跨境电商社会培训相比规模小。州综试区认证 三、跨境电商人才引育推进举措 (一)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完善跨境电商人才体系建设 围绕跨境电商产业链各个环节,整合政、企、学、研等资源,细化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加快跨境电商人才体系建设,完善多层次培训体系,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着的精英人才。同时,围绕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不同维度竞争优势,瞄准跨境电商发展方向,细化人才引进政策,筑巢引凤[5],特别是高端创新人才,为构建良好跨境电商雨林生态提供保障。加强统筹,如杭州、南京、上海的人才优势,加强人才合作交流。推进市委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深入实施“甬江引才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高标准举行“毕洽会”“高洽会”等重大人才招聘活动,将企业用人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精准匹配,特殊时期采用“云上牵手”,加快集聚外贸跨境电商优秀人才,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推进跨境电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高校里体制机制存在一定约束,建议由行业协会等牵头搭建运行更加自由的现代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是在与产业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高校建设,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主体共管的行业特色学院。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应突破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探索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12],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产业优势,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培养适应和引领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根据浙教办函〔2020〕277号文件精神,积极支持在甬本科高校申报跨境电商现代产业学院,不断提升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学院、宁波跨境电商孵化学院等行业特色学院在校政企协同育人方面的建设水平,探索校企共建课程、师资、教材以及协同创新中心、创业基地,协同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1]。 (三)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型企业 宁波市作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建议加快培育市级、省级、国家级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跨境电商产教融合企业一定扶持激励,做好宁波自身“强产业和强教育”的强强融合。从行业角度,积极完善校政企协同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育模式,以“3+1”就业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形式,设立“2+2”或“2.5+1.5”订单式特色班,让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同时探索综合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11],打造一批精通外语、营销和账号运营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微专业”、特色班等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梯队。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政校企联动、梯队式培育跨境人才队伍,搭建跨境电商实习实训就业桥梁,发挥头部企业引领作用,探索精准育人道路,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产生更大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应。 (四)搭建跨境电商创新人才孵化平台 加大对全国(宁波)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和宁波跨境电商出海联盟等创新人才孵化平台的支持力度,提升跨境电商创业孵化水平。鼓励跨境电商服务商根据传统外贸制造企业不同层次、各种类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提供战略、技能、实操等不同形式的培训孵化服务。推动人才孵化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发挥院校、院所优势,提高人才孵化综合成效。政府搭建校企合作的立交桥,主动对接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提供高质量免费培训[9]。同时设立人才培养培训专项费用,成立宁波跨境电商讲师团或师资库,定期开展线下交流和培训,对于能提供跨境电商社会培训的企业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培养跨境电商创业人才,将创业实战和创业竞赛融入到跨境电商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训、赛、创”三位一体的跨境电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五)以校企合为依托共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前瞻性和创新性。一是学校既可以企业家进课堂,引企入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也可以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到企业顶岗实习。二是对接行业标准,加大课程与教材建设力度,推进跨境电商专业建设。在跨境电商课程与教材建设中要对接行业标准,课程建设中,要注意引进行业标准来改革课程内容,不断打造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引导高校设置更加精准的专业课程,及时将社会的人才需求反应到日常的教学当中。三是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加强课堂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委员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校企合作建设跨境电商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跨境电商校企信息化教学平台,将跨境电商项目策划、交易流程、运营管理等信息通过实训平台,实时应用到跨境电商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师授课的被动学习。优化校企合作的模式,通过院校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从前端培训输出人才衍生到企业联合运营,提高人才存留率和企业归属感,将个人枯燥的技能提升融入到有交流氛围的平台,轮训在甬高校师生跨境电商师资团队。加强跨境电商高水平师资引进与培养,打造宁波跨境电商师资资源库,围绕RCEP、数字经济、自贸区等+跨境电商,加强前瞻性研究[2]。
(六)发挥社会培训与行业协会参与人才培育积极性 培育社会人才培训基地。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让高校与社会培训机构能够有效配合,相得益彰。社会培训机构相对高校在人才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有较强灵活性,对市场人才需求敏锐度高,调动社会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强,适于承担短期跨境电商专业技能培训任务[5]。培训机构聘请有实际经验的跨境电商卖家和买家授课,培养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实现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鼓励宁波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全国(宁波)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宁波出海联盟等借助独特优势,整合资源,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教育机构平台[7],打造跨境电商人才蓄水池,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同建设跨境全生态链。 综上,宁波具有港口、产业、开放等优势,是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只要发挥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协调人才供需方,就能帮助企业抓住融入跨境电商产业链和数字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机遇,稳步实现“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目标,推动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婷,樊重俊,王宇莎.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Models Analysis and Market Study in China[J].物流科技,2016,39(08):17-19. [2]韩苗苗.宁波市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分析——基于对宁波252家外贸企业的调查[D].宁波大学,2017. [3]江虹;薛露.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17,9(05):28-31. [4]汪正宏.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视界,2019,5(08):90-93. [5]高子清,张金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校企行政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5):54-58. [6] 孙从众.“一圈三中心”背景下宁波跨境电商发展对策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08):101-104. [7]李民.福建自贸区跨境B2C平台建设探索——基于双边市场理论[J].莆田学院学报,2018,4(02):8-9. [8]李佳赟.首个全国性跨境电商产教合作联盟在浙江宁波成立[N].中国新闻网,2017.7. [9]王莹,朱占峰,朱耿. Assessment of Cross-border Trade E-commerce and Port Resource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Data of Ningbo Port[J].物流科技, 2018,3(6):89-90. [10]陈敏.Facilit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Foreign Trade by Cross-border E-commerce[J].商业经济,2016,11(08):58-59. [11]《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8/t20200820_479133.html. [12]两部门启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聚焦区域产业发展急需[EB/OL].http://k.sina.com.cn/article_1784473157_6a5ce64502001z0yi.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