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人力资源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人力资源 >

江苏沿海高校众创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2019-08-18 22:1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陈吉  马美婷  范嘉倩  王姝 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24008Y

摘要:创新创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当代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由大学生群体主导的众创型人才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各地区的众创教育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在这种背景下,江苏沿海高校如何进行众创人才的培养,并以此为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同时为我国众创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与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创业项目培训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众创教育被看做是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尤其是在这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的21世纪,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人才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导向。而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级知识分子中较为年轻的团体,不仅知识储备较为丰富,其拥有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活力也是其他高级知识分子所欠缺的,符合我国十三五规划对创新创业主要人才的定位。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我国各大高校重视并落实的一个教育方向。然而目前我国的众创教育仍处于初步的试验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充分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充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国家竞争力。

二、江苏沿海高校众创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江苏沿海高校众创教育的现状

由于中国教育对新的教育模式的吸收较为缓慢,同时"众创空间"的概念本身进入中国又较晚,因此,现阶段,我国系统化的众创教育模式尚未完善,主要表现为师资配备不足,创新创业课程缺乏完整体系等。我们通过对盐城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这两所江苏沿海高校的走访调查发现,这类普通高校的众创教育模式单一,即简单地请知名企业家或当地创客空间的相关人员给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演讲,并未提供专业教师以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指导。这种单方面、临时性、小范围的传授,并不能很好地普及创新创业的实际内涵,因此在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创客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难以达到精准定位,大学生创业活动举步维艰。

(二)江苏沿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数据平台软科系统在2017年根据各省市高校自主公布的大学生创业情况统计得出,如图1所示,江苏本科生平均自主创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根据另一数据调研平台云团研究院的调查统计,如图2所示,我们发现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江苏高校学生的创业比例仅次于北京和浙江,约占13%。由此可见,江苏大学生的创业主力部队主要集中在职业院校。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够浓厚,同时根据对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走访调研发现,选择自主创业的职业院校大学生大多是因为找不到或害怕找不到工作被迫而为,而不是早有计划的主动创业。另外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也未形成系统化规划,创业的存活率很低,据初步统计,3年内退出市场的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超过半数,目前江苏沿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并不乐观。

图1  2017年各省市本科大学生创业情况

1  2017年各省市本科大学生创业情况

图2  全国各省份大学生创业比例

2  全国各省份大学生创业比例

(三)江苏沿海高校众创教育发展的优势

2017年以来,江苏出台了"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实施意见",同时开展了"全民创业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并构建起"1+2"新就业政策扶持体系。另外,国家在最近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门槛降低,创业活动也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和法律保障。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成转型升级的新使命,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江苏省大力实施“创业江苏”行动,以便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潜力与活力。另外,《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批示后,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生跨越式发展,因此江苏省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即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江苏沿海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三、江苏沿海高校众创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一)众创人才培养方向趋于功利化

当前高校非常重视众创人才的培养,但在培养方向上存在功利化误区。一方面,高校普遍把众创人才培养定量化,注重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及成效的数据指标,只关注参与项目的学生是否能够达到上级指定数量,而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后续发展、持续运营等不关心,这明显违背了众创人才培养的初衷,忽视了对创新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众创人才培养被视为提升学校形象的一种手段,不少学校为了完成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让学生占用教师的创新创业成果,消退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也限制了众创人才培养的学生受众范围,使得众创人才的培养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这种功利化的人才培养重""不重"",使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也不能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众创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脱轨

尽管大学生是众创人才培养的重要群体,但创客教育与专业融合性不够。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创客教育与学生本身所学专业很大程度上不存在关联性,更多地集中在基础创业理论培训。通过对江苏沿海部分高校的官网的浏览发现,不少学校都开办"创办你的企业"(简称SYB)创业培训项目,该项目课程开展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该创业培训项目课程内容主要关于创业理论的课堂讲授,明显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专业实践培训,不能够很好地联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因此很多学生的创业项目选择主要以打印、零售、快递、租赁等专业技术含量低下的传统经营模式为主,缺乏局限性和创新性。因此我们应该融合众创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双轨并行,培育专业应用型众创人才。

图3  SYB创业培训项目课程

3  SYB创业培训项目课程

(三)未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在对众创人才的培养上,大部分高校往往照搬照抄,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培养模式。许多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培训的讲师,可能自身都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甚至滥竽充数,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充当的讲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不能深入核心教育,难以解答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难点难题。且在授课过程中,多以理论教材为主,辅以相关案例分析,单一固化的课程设计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另外,缺乏后续跟进服务。讲师结束课程培训后,很少有人继续关心并跟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最后往往导致项目失败。只有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创业苗圃,并加大整合力度,才能保持创新创业人才的供给。

四、江苏沿海高校众创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众创空间及培育创客文化

江苏沿海高校众创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组建一支由专业大学生为主体的众创团队,以便为高校创业大学生提供完整的,完善的创业孵化系统服务以及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同时在众创空间的实践中塑造创客精神,培育创客文化。另外,高校构建众创空间培养众创人才可以借助互联网发挥集聚效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学生可以和其他创新创业者及校外企业家进行同领域或者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协作互助,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高校构建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还可以与一些校外企业,社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让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参加其实习实践活动,积累实习经验,摸索创新创业的规律。积累实习经验,摸索创新创业的规律。

(二)制定高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要积极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内或者校外举办的科学技术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逐渐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具体内涵的思想认识,以便大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初步学习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丰富自身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并逐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另外,高校要充分发挥其雄厚的教育资源,以教学为手段,开设一些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课程设计将传授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思想渗透到日常知识学习当中去,同时还要注重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教育双管齐下,以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善于把握创业机会以及敢于创业的能力和思维,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健全和完善众创人才培养的机制

高校对众创人才的培养还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的帮助,专业教师不但可以传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拥有指导和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能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还离不开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资金、项目上的支持与帮助。另外高校还要建立创新创业激励制度,对创新创业成果进行适当的奖励,例如可以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学分或者奖金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活力。高校还可以邀请优秀的校友企业家,开展讲座传授经验,从社会层面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储备。另外,高校构建众创空间要注意适应市场机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法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

五、结语

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场所,也是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地和创新技术成果高产区。江苏沿海高校众创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高校对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提供的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在学习任务中渗透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国家政策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和鼓励以及补贴的政策,也能够让众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建构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傅骞,郑娅峰.创客教育区域推进策略研究[D].中国电化教育,20185.

[2]匡艳丽,郝其宏.反思与构建:高校创客文化培育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9.

[3]邱家明,陈鹏.地方本科高校创客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8.

[4]崔伟,陈炜.新常态下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8.

[5]田博文.高校众创空间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经济导刊,201832.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