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构建 内部控制 新零售 发展策略 互联网 小微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大学生

全国流通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全国流通经济 >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2025-03-25 13:0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xdsy 阅读:

陈奕儒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摘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优化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能力,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从“功能性”“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性”三个维度分析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搭建科学性、可用性、时代性较强的评价体系与指标结构,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模型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关系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市场秩序与效率的优化。目前,我国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尚无法匹配当前经济高质量增长阶段的需求,因此在新时代发展阶段,优化金融服务能力,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所谓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立体多维、属性多元的战略目标。目前,学术界对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探讨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界定。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孙雪纷(2019)、孙智君(2020)等国内相关学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基础展开相关研究,强调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要“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与市场导向”,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二是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陈雨露(2018)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依靠系统性的指标体系、核算体系与评价体系。郭建伟(2018)强调绿色金融,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作用;三是金融发展质量的测度。李俊玲(2019)、高一铭(2020)等学者针对金融业的关键纬度进行量化研究,围绕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数字、科技等主题,探讨了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徐璋勇(2018)则在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金融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研究。

本研究将基于金融发展理论,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地方政府报告,梳理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建立金融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论述科学恰当的测度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定性与定量双维度理论支撑。

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

理清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有助于金融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与优化路径的构建。关于金融发展质量的理论早在20世纪中期已有学者展开论述,其中,大多研究围绕着“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金融功能论”,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金融生态论”与“金融可持续发展论”等理论,从不同视角阐述了金融发展的内涵特征。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提速到增质的转变,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其发展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根据宏观层面的新时代发展要求,结合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本文将金融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界定为“功能性”“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性”三个维度。同时,结合金融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行研究,深入探索金融业发展质量的理论内涵。

1.回归本源,强化金融业功能性作用

1)服务实体经济

从金融功能性的本源来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马克思主义经济的核心观点指出虚拟经济不具有人类劳动的价值,金融服务实体才是对一国经济的有效推动。另外,在“金融深化论”中也曾强调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建立在金融促进经济增长上实现的,而这一实现需落脚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当中。金融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如果其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则会出现金融体系内部资金空转的情况,同时实体经济会因缺乏金融支撑而逐渐萎缩。归根结底,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其本质一方面是避免金融泡沫化与过度自由化,另一方面则是金融业作为核心动力与助推器,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提高金融效率

金融效率是保障金融功能性作用得以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因素。效率的概念复杂多元,所谓金融效率一方面是指金融系统完成经济运转的水平,另一方面可理解为金融业本身的盈利能力。金融效率可以从内外部两个维度进行界定:金融外部效率通过借助经济资源的运行效率与配置效率进行研究,从而了解金融系统对于各项资源的配置状况与利用程度,分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内部效率则多聚焦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自身,分析其资本收益率或资产收益率强调金融机构获利能力的高低。

3)防控金融风险

在金融业的功能性内涵中,防控金融风险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金融业的高风险性特征,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的要求,再次强调了金融发展质量的底线。防控金融风险,提高资产质量,是提高金融发展质量的关键职能。防控金融风险是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基石,金融风险一旦失控,不仅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更可能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重创。因此,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优化体系,彰显金融业包容性特征。

1)普惠金融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对立情况。面对普惠金融这一发展要求,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投资到信用等级较高或规模较大的企业当中。然而如果不能平等普惠地满足经济群体享有金融服务的需求,那么就妄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进而损害金融业的发展质量。为避免这一现象,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金融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金融业的普惠性旨在助力中小微企业更加稳健的经营运行,将被传统信贷系统排斥的部分群体囊括在服务范围内,从而实现金融业的深化与包容。由此可见,金融普惠性也是金融发展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2)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程度

深化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仅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也是金融发展质量内涵的重要特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思想的不断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体系建设的进程也在逐步加快。构建现代金融开放体系,对于推动我国新时代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发展起到显著的助力作用。一方面,深化金融对外开放还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通过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可以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深化金融对外开放还能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在吸引其他国家与地区机构、产业、产品进入我国贸易交流的同时,也能够完善我国金融制度建设与法治体系搭建。

3.创新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性发展。

1)金融业绿色化发展

绿色金融符合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彰显了金融业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建设理念。金融生态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论与绿色金融理论等研究,论述了金融业稳健发展的新思路,即金融业的发展应注重长期效益的创造,而非过度投机的短期利益,摒弃以往的“掠取式发展”方式,注重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增益,可持续发展。

2)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建设是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金融科技理念的不断深化,各项数字化技术迭代更新,金融业务的质量与效率也在发生巨大转变,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新趋势。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只有顺势而为,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增强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将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嵌入金融系统建设,才能够发挥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价值。

4.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度内涵特征并非平行关系,而应将其与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相互关联,进一步论述金融业与经济增长的连接性。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由提速转型为增质,强调金融对经济“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促进作用。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中,其功能性是基础,服务经济发展新理念的实现与开展;包容性则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弹性支撑,在空间层面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完善;而金融业的持续性特征作为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助推器,则在时间的动态变化中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三、金融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金融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金融业整体发展状态与效能的关键工具。根据已有文献研究,结合上文对金融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本文构建了多维、立体的金融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从而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金融业的发展水平提供量化依据。其中,包括8个一级指标,即金融自身发展质量中的金融功能性、金融包容性、金融持续性三个维度,以及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作用中的对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共五个维度。二级指标(也即测度指标)共计33个。

1.金融业自身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1所列的金融自身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评价维度与指标含义,并明确了计算方式和属性

在金融功能性方面,针对金融服务实体的量化指标按照总体与细化的角度进行设置。其中,总量指标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衡量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而“金融服务使用率”等效率指标,则通过人均从银行获得贷款与人均GDP的比值,反映了金融服务的使用程度。另外,引入“投资转化率”、“银行信贷资金边际产出率”等指标,以衡量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而“证券化率”和“保险赔付率”等,则反映了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和保险业的赔付能力。

此外,本体系就金融包容性指标分设金融普惠服务和对外开放程度两个维度。通过“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和“涉农贷款余额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等指标,评估了金融业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同时,“外贸依存度”等指标则反映了金融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而在金融持续性发展方面,涵盖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两个一级指标。其中,绿色金融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完善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信贷业务、投资业务、保险业务、财政业务等,因此评价指标分别设置为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保险以及绿色财政。数字金融维度的“四新”经济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与深化应用的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强调经济的创新性体现与数字化性能。

1 金融自身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金融自身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金融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作用的评价体系

2所列的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作用的评价体系,涵盖了支持经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及共享发展五个维度。以经济创新与协调发展为例,体系通过计算测度地区内,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科技类贷款金额在科研经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以及贷款量在当地企业贷款总额中位居前例的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占比,分别衡量金融对科技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该体系通过多维度指标,全面评估金融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程度。

2 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作用的评价体系

表2 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作用的评价体系

四、评价体系测度模型

针对以上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文选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与组合赋权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障碍因子诊断方法进行发展质量水平的分析。

1.层次分析法

AHP层次分析法作为主观赋权法的一种,是指采用两相比较的方式建立矩阵,利用数字大小的相对性对指标进行赋权。通常来说,数字越大说明指标越重要因此对应的权重也会越高。在具体分析时,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调研评分,对上文设置的33个测度指标进行层次重要性分析。例如向南阳市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网点的负责人,以及高校专家学者发放调查问卷,采集南阳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分值。对收集到的数据按照比例九标度体系进行取值标准的确定,并注意检验数据的一致性,确保排序合理。若一致性指标CI小于0.1,则说明层次因素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

2.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常用的客观赋权法,其核心在于确定多个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决定指标权重。一般而言,信息熵值越小,指标离散程度越大,对应指标的综合评价影响权重就越大;反之,则指标权重就越小。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处理。注意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的区分,其中,正向指标的值越大对应的指标状态越好,负向指标的值越小对应的指标状态越好:

熵权法

3.组合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由专业人士通过主观经验对指标进行赋权。但权重数据可能因主观随意性形成一定偏差;客观赋权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主观赋权的随意性,但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建立一定的数理推导计算权重系数,有时可能会使指标重要性同等化,出现权重系数不合理的现象。因此,为平衡这种状态,本文决定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算出的指标系数进行算术平均,来确定指标的均衡权重系数。

4.障碍因子诊断法

在完成对指标权重体系的综合评价够,为了更加准确合理的找到影响南阳市金融业发展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可使用障碍因子诊断法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得出障碍度对比情况。

第一步,定义因子贡献度。公式为:

障碍因子诊断法

五、总结

通过分析研究,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从其功能性、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视角出发,综合研究经济发展新理念下,优化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必然性。金融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部分,不仅关注传统金融指标,更融入了对金融科技应用、绿色信贷占比、对经济开放协同支撑作用等新维度的考量。同时,结合量化模型为上述评价体系提供了可操作性工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以及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理念要求下,文章深入探讨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与评价体系,为提升金融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服务能力提供思路建议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雨露.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业在新时代的核心使命[N].金融时报,2018-03-13.

[2]郭建伟.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N].金融时报,2018-02-24.

[3]高一铭,徐映梅,季传凤,等.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10):63-82.

[4]李俊玲,戴朝忠,吕斌,等.新时代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价——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9(1):15-30.

[5]孙雪芬.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J].江淮论坛,2019(5):26-31+56.

[6]孙智君,陆铖.习近平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观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35(6):3-21.

[7]徐璋勇.金融发展质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545-551.

栏目设置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