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业政策区域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王斐娥 广州市番禺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为对象,对产业政策、金融发展与债务期限结构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前两者对债务期限产生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产业政策与债务期限具有正比关系,在政策扶持下的企业可获得更多长期贷款,这也说明产业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微观依据。同时,区域金融发展速度越快,企业获得的长期贷款便越少,但对于受政策扶持的企业来说,金融发展速度加快有助于其获得更多长期贷款,这意味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可使产业政策传导机制得以强化。 关键词:产业政策;金融发展;债务期限;实证分析 一、引言 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在经营中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需要通过借贷方式获得运营资金,在借贷决策时债务期限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债务期限所带来的风险不尽相同,且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发生改变。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受财政、货比政策的影响发生改变,银行信贷政策同样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融资决策,在信贷传导机制下,企业债务期限、资产结构随之发生较大改变。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一)产业政策 在产业政策引导下,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支持,使其拥有更多发展机遇。产业发展由企业个体发展所决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主要通过对信贷、税收以及资本市场等给予一系列扶持政策来实现,尤其是金融和财政,成为政府实现目标的主要政策手段。在金融资源方面,我国属于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为了达成产业政策目标,各级政府一般会对银行信贷决策进行干涉,针对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给予更多优惠支持,如贴息、利率、贷款期限等等,从多方面推动行业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期间,针对金融机构实施的信贷收紧政策,上市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多样,能够灵活应对宏观政策的调整。在五年规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的行业,企业所获得的银行贷款要超过非鼓励行业下的企业,尤其是长期贷款,差距更加显著。在企业受到产业政策扶持时,民营企业更易打破行业壁垒,获得更多金融机构的支持,由此增加投资。可见,在信贷传导机制应用下,能否获得政策扶持对企业融资产生较大差异,进而对债务期限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二)金融发展 在金融信贷方面,时间越长面临的风险越大。为确保银行贷款安全,降低信贷风险,针对企业提交的长期贷款申请银行常常十分谨慎,不但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在担保物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但对于短期贷款来说,因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小,信贷风险较低,银行更乐于接受此类借贷申请。但上述决策的基础在于银行为独立经济人,不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影响,但我国在此方面远远不如国外。在发达国家中,资本市场的人为干预多通过市场化形式来实现,例如以调整货币和税收方式为主的财政措施,一般很少采用政府干预的形式实现。因此,在国外大部分文献中指出,政府宏观决策对企业财务进行的干涉,多通过货币和税收政策来实现。在国内市场中,政府干预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国内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但政府地位始终未发生本质改变。在经济调控中多采用货币、财政、产业等政策来实现,特别是产业政策应用更加频繁。与其他类型的政策相比,产业政策更加灵活高效,以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纲领,特别是在五年规划中,针对未来五年内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与扶持政策进行制定。在纲领的引导下,各级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主动朝着“大力发展行业”倾斜,鼓励此类产业做大做强。因此,受政策扶持产业与非扶持产业在资源分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所获得的发展环境也不尽相同[1]。 (三)企业债务期限 大量研究表明,在企业债务期限的影响因素中,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属于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发展中国家债务期限结构的内外因素进行汇总分析,发现盈利能力、资产特征对债务期限的影响最大。对于不同国家来说,金融体制不尽相同,在债务期限研究期间,还应与外部制度大环境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在金融行业飞速发展下,融资环境也发生较大改变,为债务期限结构完善提供更多便利,企业价值也随之提升。当前,国内债务融资约束问题始终存在,因金融发展程度与长期贷款之间具有反比关系,当地区金融发展迅速时,规模越大的企业所获得的长期贷款额度便越高。 三、研究假设 (一)假设1:受产业政策激励发展的企业可获得更多长期贷款 产业政策的颁布对企业债务期限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影响可从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为达成产业政策目标,政府针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等,增强抗击风险能力;受产业政策影响,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也会延长一定的债务期限,使企业获得更多长期贷款。二是因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仍居于主导地位,可使用宏观调控方式干预银行信贷规定,为企业谋取更多贷款。为避免官员调任对借款成本产生不良影响,此类贷款通常以长期贷款为主,因此提出本假设。 (二)假设2:在区域金融发展背景下,企业获得的长期贷款逐渐减少 因国内并非各个地区都开设了证券交易市场,目前只有深圳和上海两地有证券市场,因此在上市企业债务集资方面,各个地区的经济中介不尽相同,所具备的融资条件也有所差异。与个人投资相比,银行在采集贷款企业信息时更加便利,且对企业采取的监管措施也更为高效。可见,区域金融中介机构发展越强,金融单位在信息采集方面便更具优势,对企业采取的监管措施也更加高效。短期借款的存在可使银行迅速采集企业信息,包括生产与经营两个方面,使金融机构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针对濒临破产的企业,短期债务融资也有助于银行快速收回本金。可见,对于金融发展迅速的区域来说,银行风险意识更强,受政府的干预相对较少。为减少监管方面的投入,提高风险控制力度,在金融发展迅速的区域通常以短期贷款为主,长期债务融资相对较少,因此提出本假设。 (三)假设3:区域金融发展速度越快,在产业政策扶持下的企业获得的长期贷款越多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与长期贷款相比,短期贷款在信息采集与企业监管方面更具优势,当企业出现异常经营状态时,短期贷款更容易收回,面临的资金风险相对较低,但这是在宏观政策的前提下所得的结论。在产业政策扶持下的行业将获得更多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等,企业拥有更多发展机遇,一些金融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常常市场意识更强,也更愿意将贷款资金分配给拥有政策扶持的企业。对此,在金融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银行的放贷条件更宽,企业能够获得更多长期贷款,因此提出本假设。 四、产业政策、金融发展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以2010—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对象,刨除金融类、所有者权益负数的样本,对剩余的12500个样本进行研究。产业政策信息源于国民经济五年规划,全部财务信息从GSMAR数据库内提取。为避免极端数据对最终结果准确性产生的干扰,本文对连续变量为1%和99%实施Winsorize处理。 (二)变量描述 1.产业政策。如何精准衡量产业政策十分关键,本文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定义。在五年规划文件内,带有“大力发展”、“鼓励发展”字样的行业,便可判定为政府支持发展的行业。在本研究中,宏观政策虚拟变量为INDi,j,当企业属于政策支持行业时,则取值为1,反之则为0。 2.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化标准由贷款金额分配指标、金融市场化、行业竞争指数三者构成,对金融发展潜力进行评估,指数与当地金融发展水平成正比。 3.债务期限结构。用绝对量与相对量体现债务期限结构,前者是企业本年年终长期借款与年终全部资产之商,后者是年终长期与短期贷款之商。 (三)模型创建 为了验证上文的假设,创建以下模型对产业政策、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结构带来的影响进行验证,如下所示。 式中,IND代表的是产业政策;State代表的是企业性质;ROE代表的是净资产收益率;Groeth代表的是销售收入增长率;Tbl代表的是固定资产比率;Lev代表的是资产负债率;Size代表的是企业规模。其中,产业政策指标中如若企业所处的是政策鼓励发展行业,则取值为1,反之则为0;企业性质指标中,以国企为虚拟变量,如若该企业为国企,则取值1,反之则为0。根据样本观测值统计分析可知,从整体来看,全部上市企业中获得产业政策扶持的占比52.6%,长期贷款在企业融资内的占比较低,均数为25.5%,债务期限结构均值为13.5%。同时,统计结果还体现出国内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有所区别。针对企业是否为政策扶持行业进行分类,根据结果可知,与非政策扶持企业相比,政策扶持企业的长期贷款比例更高,成长能力与盈利能力更强[2]。 表 1 样本分组描述统计
(四)实证结果 针对假设1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可知,产业政策与债务结构成正比,也就是在政策支持下的企业,将获得更多长期贷款,这与理论预期相符合,同时也为产业政策的传导机制提供更多企业相关依据。在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与长期贷款比率均为正,这与大部分文献研究结果相同,意味着企业规模越大,声誉便越大,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提供长期贷款。盈利额与长期贷款比例具有正比关系,意味着具有较高盈利水平的企业更易获得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 以长期负债比率为因变量,对假设2和3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假设2主要考察地区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期限间的关系,以金融发展为关键系数。如若该假设成立,则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系数为正数。根据回归结果可知,当地金融业变量系数为-0.008,在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假设2成立。该结果与国外一些文献的研究结果有所区别,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般金融发展能力越强,长期贷款的占比越高,但在我国却恰恰相反,金融发展能力与贷款期限成反比关系,当区域金融迅猛发展时,银行更倾向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在假设3中重点对产业政策、金融发展、债务期限结构间的影响进行分析,因此交互项成为关键系数。产业政策与竞争变量间的交互变量为FCIND,根据回归结果可知,该变量的估计值为0.025,在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使假设3成立。这意味着当地金融发展能力越强时,在政策扶持下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长期贷款。在回归分析中,分别以区域信贷市场化、金融市场化指数将金融发展情况展现出来,可知两项指标估算量均为负数,但产业政策与信贷市场化、产业政策与金融市场化指数的估算量均为正数,可见假设2和3均成立。 以债务期限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检验结果可知,信贷市场化、竞争变量指标的估计值为负,且具有显著性,产业政策与信贷市场化的估计值仍然为正,且具有显著性,可见假设1、2、3均成立。根据上述结果可知,金融发展并未使上市企业的长期贷款融资减少,但对于获得政策支持的企业来说,当地金融发展速度加快对其获取更多长期贷款起到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国家信贷传导机制起到进一步强化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业政策与债务期限具有正比关系,在政策扶持下的企业可获得更多长期贷款,这也说明产业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微观依据;二是当地金融发展速度越快,企业获得的长期贷款便越少,但对于受政策扶持的企业来说,金融发展速度加快对其获得更多长期贷款来说具有促进作用,这意味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使产业政策传导机制得以强化。 (五)对策建议 1.重点扶持落后地区金融业发展 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进入到经济发展前列,必须要尽快改善金融弱质现象,使区域金融业发展竞争力得以提升,充分发挥现代金融在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市场风险分散等方面的功能,在区域内形成产业升级、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作为,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为区域金融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组织优化,扶持区域内生物医药、新能源、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更多金融资源留在当地。大量实践表明,金融资源的主要趋势是朝着高新技术、垄断行业聚集,侧重于投向高回报、优质的大客户,区域发展应顺应这一趋势,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通过税收优惠、完善财政配套设施等,吸引省内外金融资源与当地优质产业融合,由此扩大金融资源规模,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2.落实差异化金融政策 政府应积极实施差异化金融政策,为经济落后区域提供更多金融政策帮扶。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具有差异化特点,与统一货币金融政策间产生较大矛盾。一些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投资回报率较高,可落实统一的利率管理与市场准入制度,但对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来说,采取“一刀切”政策有失公允,很容易拉大贫富差异。对此,政府应积极落实差异化金融政策,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更具灵活性、优惠性的金融政策,以灵活利率、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使当地金融机构更具发展活力,可在短期内促进当地金融规模与质量提升。 3.整合区域金融资源,促进金融创新 区域发展应牢牢把握国家推行的崛起战略,将区域内金融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促进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制度与组织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当地金融监管机构应鼓励区域金融机构大力研发新技术,在符合国家金融政策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推出更多与区域市场需求相符、类型丰富、创新型金融产品;二是政府应牵头组建金融集团,借助信息技术、市场建设等优势,营造更高水平的金融市场,使区域金融资产配置、掌控力得到全面提升,由此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在组织创新工作中,当地可以市场机制为主体,发挥政府调整的辅助力量,培养更多金融产业,为区域内中小型金融企业提供者政策扶持,并吸引省外、国外资本与当地金融机构参股、合营,由此扩大当地金融机构规模,在良性竞争与互补的基础上完善区域金融组织格局;三是发挥区位与资源优势,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立足于最基础的环节进行改良创新,并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加强当地经济与国际资产市场间的联系,由此增加区域金融资源总量,推动金融业务创新,注入更多发展活力,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推动当地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我国独特的产业政策背景下,对产业政策、金融发展对债务期限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产业政策与债务期限具有正比关系,在政策扶持下的企业可获得更多长期贷款,且金融发展速度加快对其获得更多长期贷款来说具有促进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应积极作为,通过整合区域金融资源、落实差异化金融政策等方式,带动经济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真正实现金融创新,有力保证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珍珍.区域金融发展、审计意见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浙江金融,2019(02):6-7. [2]蒋涌.制度环境、政治关联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