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浅析我国现代银行业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17-02-19 22:1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贺正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以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进行金融支持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参考国外经验,分析我国现代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而提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关键词:现代银行业;实体经济;支持

一、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进行金融支持的理论研究

(一)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从国际金融发展史来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项原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开始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的缺陷,也警示了银行业创新的边界以及经济发展必须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客观现实。在2008年以后,大部分欧美国家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加大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出台了限制金融创新的相关政策。在中国,金融工作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也因此更加谨慎稳重。在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在国内外引起了重大反响,这是金融思想史上重大的中国式创新,同时也是降低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必要手段。

(二)银行业的金融支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银行业的金融支持对实体经济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具体的主导影响也是不同的。

从金融发展史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的金融是深根于实体经济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特别是在战后经济复苏与现代工业体系的成熟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货币金融市场的深化,金融的虚拟成分发生了逐步的扩大,经济危机的发生也是因为金融泡沫而起。尤其是对于新兴国家来说,从工业的起飞到成熟阶段,这中间会有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调整过程,包括经济的转型、产业的升级、服务业和消费的承接等,也被称为是起飞萧条时期。在这个时期,会出现传统实业投资的风险增大,但新兴产业却还不成熟的现象,这也是以金融业为主的虚拟经济负面影响开始突显的开始。我们所熟知的拉美国家以及东亚各国很多都是经历过这个时期的。

二、我国现代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银行业追求自身利润,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精确

在银行业中,尤其是商业银行,本应是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但实际上,部分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出现了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而追求自身利润的倾向。尤其是一些银行通过负责的金融产品在银行业或金融业的范围内进行交易并获利,存在着自我繁荣的倾向,导致信贷资金流入了虚拟经济,并没有在实质上实现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特别体现在,银行业的利润连续多年实现了高增长,但是近年来的实体经济发展却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资金处于困窘状态,盈利能力下降,以至于出现了亏损,甚至到了濒临倒闭的地步。金融本来应该起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银行业单方面攫取了过多的利润,从而导致了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利润变薄,没能达到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精确支持。

()紧缩的信贷政策制约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

一是银行的信贷额度与节奏更加严格。银行对基层信贷额度和放贷的节奏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周期短,变化快,使得银行信贷出现了短期化经营的趋向。这种现象,一方面会对银行在市场中的信用度产生影响,减少银行开展新增业务及存量业务等;另一方面银行出现到期却“无钱可贷”,发生资金供给的“断档”现象,也会无法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二是资金的供求矛盾仍然存在。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依然较高,但是银行信贷资金的紧缺还会导致贷款定价的上涨,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融资负担。如果信贷资源供求矛盾继续加剧,银行信贷额度不足且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将对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政策机制的不足影响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的效果

一是政策制定的方向不明确。部分银行的总行在制定政策办法时,出现了可以模糊政策要求的现象,政策办法中不能明晰地体现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这样就使得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在传达过程中出现了衰减甚至是走样,严重影响制约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

二是面对政策的变化欠缺敏感的反应机制。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国内经济环境也是复杂多变,也使得国家在经济、金融政策方面的下发频度、密度与力度都有所变化,而银行业在平稳政策环境下更侧重于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对政策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在面对政策变化时会出现准备不足,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不能够及时对国家政策进行反应与变化落实,这也就严重影响了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缺乏常态化的政策传导机制。对于国家政策的传达、解读、落实局限于文件与会议模式,缺乏有针对性地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在执行上不能主动,不能突出自身实际的个性化理解与落实;在对政策的理解上过于狭隘,拘泥于小规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大方向。这些现象都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政策传导机制进行规范,从而提升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效果。

三、我国现代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手段与途径

(一)要求银行业准确把握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确保支持方向的正确性

首先,要准确认知并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当前,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有:战略性新型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要准确地将这类企业列为自身的重点支持对象,这就需要银行业对投资、证券、信托、基金保险、等社会金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融合股权与债权,有效推动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为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比如,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链的延伸、先进工艺的采用等。尤其要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比如有机绿色农业项目、清洁生产型工业项目等。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政策有倾向性地进行支持,有助于部分落后行业尽快被淘汰,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产能高度过剩且没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其次,切实调整业务及客户结构,确保基层实体经济有效受益。银行业对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进行调整,将有限的信贷资源从大型企业、国企向民营、中小及小微企业进行倾斜,尤其支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符合改善民生的产业,资金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进行均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稳定就业,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确保基层的实体经济得到有效受益。

 ()要求政府创造良好环境,为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是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上,对需要改善投资环境的地区进行政策倾斜,从而有效支持其实体经济发展;其次是对经济发展规划与经济政策信息加大对外透明度,正确引导银行业的资金方向;再次针对经济行业的不同,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适当的金融支持;最后对民生领域的信贷风险补偿进行完善,尤其是针对涉农信贷业务,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保障银行业对基层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的热情与力度。

()要求银行业以正确方向为指导,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优化资源配置,银行业要充分认识到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是在当前资本约束不断强化背景下的现实选择,对贷款投放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落实差别化的行业信贷政策。二是加大风险管控力度,确保资产质量稳定,银行业通过合理安排贷款投放顺序,综合使用贷款计划、资金、经济资木和信贷限额等手段,来有效提高信贷资产收益,保持良好流动性,全面提升信贷发展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及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监测,及时进行风险预警,从而保证资产质量稳定。三是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要积极完善与地区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产业集聚等相协调的金融服务体系,尤其针对那些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建设,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具有引领作用的绿色产业建设进行重点支持。

()要求监管部门发挥指导作用,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信贷业务尤其是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有利于打消银行业在对外贷款方面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其投入积极性;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引导银行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鼓励其开展丰富的业务形式与合作模式,不仅缓解其信贷额度的压力也有利于实现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要求,同时对银行的市场定位与客户选择也进行科学引导,从而更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雪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银监会将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纳入十部培训[N].金融时报,2012.03.20

[2]洪崎.转型期的实体经济发展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N].金融时报,2012.03.12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