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风险及其监管研究
陈卓珺 广东社会科学大学 摘要:为了促进数字货币的稳定发展,本文阐述了数字货币定义和市场规模与结构,分析了数字货币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监管措施,包括央行要参考主流数字货币的经验、政府需关注数字货币的社会影响力、构建监管平台、坚持有效监管以及金融创新结合的原则,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货币;风险防范;监管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货币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支付以及消费的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监管机构的关注。数字货币属于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有利于解决传统货币发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如超量发行、恶性通货膨胀等,减轻汇率变化的消极影响。虽然数字货币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同样存在危机以及问题,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将数字货币变成犯罪的工具,威胁到社会以及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此,应该分析和掌握数字货币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加强监督管理。 一、数字货币定义和市场规模及结构 数字货币就是计算机通过区块链及密码学产生,在网上发行以及流通的虚拟货币。按照认可程度的主体差异,能够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企业、社群以及国家数字货币。 到2019年的七月份为止,全球数字货币种类一共有3729种,交易所一共有258个,总市值达3902亿美元。从下面的表1中可以看到规模前五的货币名称和价格情况。 表1 全球数字货币规模排行前五发行情况
二、数字货币新金融的风险 (一)安全风险 现阶段,很多数字货币都具备一套严格的密码学系统,相对来说,只要不产生重大的科技变革,或是数字方面产生标志性改变,基本上可以确保安全性。然而资本追求利益和人的贪婪性是问题产生的根本,数字货币价格的提升,导致货币被偷和帐号被盗等问题越来越多,黑客不会攻击数字货币系统,然而会利用系统的漏洞以及木马程序等方式,盗取相应的数字货币,导致拥有者产生经济损失,且数字货币具有一些特点,如匿名化、去中心化等,导致警察追查难度较大,很难追回损失[1]。除此之外,数字货币是一种新的事物,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政府仲裁机构,数字货币被盗者不能基于司法系统实施申诉。另外,犯罪分子了解数字货币私钥后,受害人不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对于账户的所有权,导致司法审定以及判决难度较大。 (二)法律风险 数字货币变成一些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以及手段,如逃税、洗钱以及赌博等。由于数字货币的特征,导致其在交易环节无法实施监督管理,打破时空束缚,交易保密性很高,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保护伞,导致产生各种犯罪行为。 (三)政策风险 不同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存在差异,首先,持肯定以及认可态度的国家有日本、德国以及美国;持观望态度的有英国等;持反对态度的包括泰国等国,之所以存在不同的态度,主要是各个国家对于内部金融体系的管制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虽然数字货币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然而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管制,变成各个国家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政府的经济和金融管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发达国家由于政治体制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相对来说较为成熟,具有较多的金融管制经验,对于新生金融事务的应对能力比较强;而对于发展落后的国家来说,很难应对新生事物,只能采取反对的态度。 (四)道德风险 数字货币行业存在很多的乱象,经常发生跑路事件,例如艺术链、太空链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矿世币存在白皮书造假的嫌疑,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风险。结合ICO data.io统计,到2019年的6月份,ICO和以往相比降幅较大,筹集资金多于3.4亿美元,数字行业融资运用优化了的新形式,如IEO、STO。链得得China DD,基于分析超过500家的数字货币基础数据,分析归纳了将近60个典型的问题项目,这些问题项目涉嫌跑路、诈骗等,链得得划分类型统计,中国、日本、东南亚、韩国以及欧美地区市场的数字货币问题案例,总结欺诈手段,对数字货币方面的各种平台潜在风险实施综合预警。从下面的表2中可以看到数字货币问题案例的分类统计。 表2 数字货币问题案例的分类统计
立足于项目发行方式角度而言,和传统融资方式存在差异,ICO是区块链项目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绕开当前的商业银行以及证券发行体系,把资金输送给融资或有资金需求的人,进而脱离监管,经常出现问题,存在较多的风险,如监管规定的空白、不能追讨补偿、人员知识不足、技术不成熟等[3]。立足于发行方而言,发行方会诱导投资者,背后相关的企业报表不真实,没有通过有效的价值论证,存在计划发币总价值多余项目自身价值的风险。立足于项目投资者角度而言,数字货币的价格变化较大,投资者投资目的较强,没有重视项目自身盈利状况,使得发行的代币价格和项目价值不符。 三、数字货币新金融的风险防范策略 (一)政府需要关注数字货币的社会影响力 现阶段,相关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先后发布了治理公告,如取消杠杆、收取交易手续费等,这些是央行对于国内数字货币平台初步治理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涵盖两部分,分别是自发和强制,公告旨在减少数字货币交易量,堵住不法分子运用数字货币犯罪的漏洞。对国内数字货币市场进行规范,给之后的合法经营奠定基础,然而这些政策却变相剧烈打击交易量以及价格,影响了数字货币的发展。结合政策可以发现,目前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并非是支持,而是希望其降温,让投资者树立理性的态度[4]。结合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而言,网络的发展和数字货币的特点,促进着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此,国家除了要管理控制数字货币带来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还有运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政府需实施正确的监管 结合数字货币的属性,国家除了要加大对于各种非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之外,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引导发展,规范相关的经营活动,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首先,严格的对新入市的交易平台进行审核,规范平台的有关条件,从源头上落实好管控工作。其次,针对已经上市的交易平台,需要全面的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存在违法的行为,应该严厉的进行打击。需要注意的是,处罚行为要尽可能的避免影响市场,防止给数字货币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5]。目前国内很多人对于数字货币的认知不足,对其的看法以及态度比较极端,要么认为是“暴利”,要么认为是“骗局”,疯狂者存在盲目信任的问题,购入大量的数字货币,甚至是听信假的“金融专家”和“网络达人”的说法,这是部分不法分子伪造骗局以及数字货币的一个原因,不利于数字货币的市场发展。对此,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工作,落实好监督管理措施。 (三)央行应参考目前主流数字货币的经验 中国银行建立的数字交易平台已经通过测试,且在2017年在央行下的研究机构挂牌,央行变成世界首个推行数字货币的国家级金融机构。可以看到,国家在不断地促进数字货币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能够代替传统货币,国内推行的货币数字化就是将法定货币数字化,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例如人们在使用各种数字支付方式时,使用的还是人民币,而不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展现的是产品价值和产品之间的比较价值,能够提升交易效率以及效果。立足于这一层面而言,数字货币和传统货币的本质不一样,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分布式记账方式,能够解决交易中的信用问题,通过点对点进行交易,减弱货币的交易介质功能。此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了货币价值的尺度性能,所以,数字货币需要锁定尺度性能。现阶段国内推行的主权数字货币是对数字货币发展大趋势的正面应对,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货币制度中,借助各种科技,提升数字货币的安全水平,加强监督管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控其发展,促进国内数字货币的健康、规范发展[6]。 四、数字货币的监管的建议 (一)建设监管平台 1.规范数字货币监管 当前数字货币发行量以及交易量日益增加,怎样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得到了各个国家政府的关注,部分国家收紧监管,部分国家的监管机构采取统一的方式,可以看到,每个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监管态度以及策略存在差异。要想将数字货币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全面发挥出其积极作用,就要有效地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和加强数字货币的监督管理机制,预见金融创新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而促进数字变革。因为不同国家的监管存在差异,使得部分项目在一些国家中寻找法律中的空白和漏洞,对此,需要对监管进行规范。首先,立足于法律建设层面来说,应该清楚地说明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对企业有关的法律条例进行规范,清楚规定发行方以及交易所的义务以及责任。其次,立足于税收征收角度来说,一些国家会将其作为商品或是资产征收税收,每个国家的税率存在差异。对此,可以立足于税法方面清楚规定税收征收,避免出现投机行为,基于制度确保其币值稳定。再次,立足于发行机制角度而言,针对企业构建一套系统的类似IPO的发行标准,对企业发行数字货币进行规范,确保投资者的利益。最后,立足于监管实践角度来说,各个国家的政府需要立足于不同的方面,如清楚法律地位、征税、监管协调、规范交易有关服务机构等,落实好监督管理工作。随着各国政府在监管方面的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和其他数字货币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议强化法律方面的建设,积极的探索运用新技术,优化监督管理的效果,构建统一的监管平台以及框架,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提升我国的话语权。 2.加强托管机制的应用 数字货币行业在发展中波动起伏,但是其市场发展速度加快,资产规模日益增加,对于数字货币资产进行托管具有重要的作用。托管服务一般包括三种方式,分别是交易所托管、个体托管以及第三方托管。所有的托管机构都致力于提升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然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化。第一,技术安全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数字资产市场中存在技术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加密货币被盗、黑客攻击等,若是托管机构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就会威胁到数字资产的安全。第二,托管方面的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7]。不仅要求机构对募集的数字货币资产进行托管,还要设置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机构安全性。除此之外,可借助区块链技术,托管合同签订线上化、控制和跟踪托管资产、按照投资监督指标运行、实现智能合约化,做到全网智能托管。 (二)坚持有效监管和金融创新结合的原则 1.将监管沙盒和分类监管进行结合 监管沙盒就是提供一个安全空间,对监管规定进行放款,减少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限制,让企业能够在安全空间范围内对新的服务及产品进行测试。能够避免监管太过严格而限制金融科技创新,同时防止一些金融创新给生活及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兼顾了金融创新以及风险管控。分类监管就是划分金融机构的类型,实现相应的监管要求。基于探索增加分类监管以及监管沙盒,进而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金融创新,加强对风险的管控。监管沙盒是弹性的差异性监管,基于在其中测试和评估风险,判断创新是否可以大规模的应用。要想落实监管沙盒,需要具有明确的授权或是许可的金融监管机构,当前我国香港以及英国采取了这一措施。基于将这两种监督管理方式进行结合,可以划分不同企业发行的数字货币的类型,实施分类管理,同时对特定行业以及企业发行的货币采取监管沙盒,为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2.兼顾金融创新和监管创新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具有联系,近些年来国内促进金融自由化发展,这推动了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金融机构基于金融创新能够规避监管,提升自身的效益,然而也会因此带来一些监管及风险问题,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金融创新一般立足于金融监管中不足的地方。金融机构或是企业基于金融创新,希望逃避监管,进而减少风险及提高效益,做到外在供给。金融创新导致金融风险以及监管的难度提升,让市场变得更加复杂,需要用到各种先进的工具以及技术。金融创新的产生以及发展、积累产生的金融风险,能够推动监管的优化和健全,所以,金融创新有利于监管的完善。如果已有的监管方法及措施不能满足金融创新要求,就需要对监管实施创新,基于现有的监管经验及措施,借助先进的技术进行创新,通过监管方面的创新,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可以看到,应该兼顾金融以及监管方面的创新,积极的鼓励金融创新,促进其发展,提升监管的技术手段以及理论体系,合理的进行监管创新,实现同步发展,提升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及协调 第一,积极的探索国际化管理策略,推动以及优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化。立足于国际金融业层面而言,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给国际监管政策提供建议和意见,扩大监管政策的范围。第二,对监管措施进行统一。当前不同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监管态度不同,主要包括道德说服、监管相关参与主体、基于已有监管法规实施监管、采取广泛的监管、禁止使用数字货币。对此,应加大监督管理协调的力度,自主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中,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的发展,给国内各个领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数字货币已经发展成金融和科技融合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漏洞进行犯罪,和数字货币相关的案件数量越来越多。对此,国家应该把控好数字货币的发展以及风险,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落实好风险防控工作,进而促进数字货币的健康、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出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杰.人民币数字货币与境外数字货币对接的风险防范研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J].财会通讯,2021(18):143-146. [2]赵长明,薛莹,张倩.数字货币的起源与风险防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7):120-121. [3]杜语桐,黄再胜.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本质与功能:一个文献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21(07):55-63. [4]任天运,邵佳.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文化,2021(17):22-23. [5]王柳.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意义及风险防范[J].创意城市学刊,2021(01):145-151. [6]张姝哲,韩兴国.数字人民币运营模式、政策影响与发展建议[J].理论月刊,2020(10):50-58. [7]田红.数字货币新金融的风险防范与监管[D].上海财经大学,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