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的分歧策略探讨
蔡丹丹 广东理工学院 摘要: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变化,支付形式也发生变化,数字货币逐渐占据着经济的舞台的重要部分。于“互联网+”的支持下,数字货币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同时它也成为政府所要面对的热点问题。为满足央行数字货币需求,需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其中,区块链技术则是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基础的备选技术,但是,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分歧。故此,文章对二者之间的分歧进行研究,再提出处置分歧的相关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央行数字货币需求;分歧;策略 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和安全可靠的货币形式,能够满足当前支付系统的基本需求。其中,区块链技术具有点对点交易、分布式记账和区块信息广播等技术,有助于交易的顺利完成,可作为央行数字货币基础的重点技术。但是,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基于此,本文展开对具体的分歧研究,提出相关策略,详细内容如下。 一、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分析 (一)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构建比特币区块链网络和交易信息加密传输的基础技术,较比当前电子货币支付模式,它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便于交易的顺利完成。现结合实际情况,对区块链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去中心化。在该项技术的支持下,网络实现去除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结构,任何一个节点都具有均等的权利与义务。而且,即使某一个节点发生损坏,也不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2)去信任。参与整个系统的节点之间数据交换是不需要任何信任的,系统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是公开且透明的,各项数据均为公开的。这样也就使得系统在制定的规范范围内,不存在欺骗行为。 (3)集体维护。数据块的维护功能是在所有节点的支持下,实现功能维护。而且,维护功能节点是所有人均可参加,进而实现集体维护。 (4)可靠数据库。分数数据库的形式,能够保障所有节点均具备完整数据库拷贝。在具体的服务中,想要实现对数据库的修改,必须保障控制51%以上节点。如果单独对某一节点的数据进行修改,不仅无法改变数据库内容,还不会对其他节点造成干扰。这说明系统在具体的服务中,所参与的节点越多,数据库的安全性越好。 (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一种价值的数据表现形式,借助数据交易发挥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存储的功能。数字货币不一定是国家或地区的法定货币,政府部门不会提供担保,在具体的使用中,是使用者之间的协议发挥作用。电子货币则是法币的数字化体现,用于实现法币的电子化交易。当前,央行也研究符合国内特征的数值货币,并进行了相关测试。与比特币比较,央行电子货币属于法币,它是由政府作为信用担保,且稳定性良好,波动性不高,且在具体的交易中,不会向用户收取相关费用,安全性良好。如下表所示,将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进行对比。 表:比特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差异 央行数字货币在具体的应用中,对传统货币具有一定的冲击性,当前央行属于试验和实践初期,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随着试探的不断深入,将带来相应的影响,且需要制定一定的应对措施。同时,鉴于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与优势,该项技术则作为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备选技术,然而央行数字货币需求与区块链技术之间具有一定的分歧,需要得到处置与控制,满足央行数字货币需求。 二、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的分歧研究 结合央行数字货币需求与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情况,可大致将二者之间的分歧分为3点,现详细的对这3点分歧进行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一)区块链去中心化与央行数字货币顶层结构的分歧 交易信息应尽可能的在平行节点网络中达到共识并广播扩散,以期推进部分或网络成员共同承担中心责任,逐渐模糊交易中心的作用,实现同质节点和均衡重心的目的,进而达到降低信任成本的目的,并且使得数据的健壮性与透明化程度得到提升,这种理念极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而央行数字货币则要求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交易的优化,并且保障法币本质不发生变化。央行作为国家法币的存续基础,且要求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流量管理等的核心地位必须得到保障。同时,还要求其所处的节点应具有最高权限与相关的调控能力。这样则可以发现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则存在明显的分歧,为保障该项技术的合理运用,需要对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央行数据货币需求的中心地位进行调整与控制。 (二)区块链私钥依赖性与央行数字货币受众群体的普适性 区块链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将非对称加密体系作为密码学的关键,运用HASH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非线性关系,以RSA、D-H等的公钥与私钥不相互理解为基础,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系数,进而保障交易的顺利完成,降低交易风险的发生。实际的区块链网络中,公钥及HASH明文等均数据公共的,为保障用户的个人数据信息安全,主要是借助私钥实现全网共识。这种情况下,也造成私钥的唯一性,造成人与私钥之间不存在约束。另外,分布式记账也存在回滚和修正难度较高的问题,如果私钥出现丢失或泄露等情况,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区块链技术在运用中,对私钥的依赖十分严重。而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用户为广大群众,为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则要求央行数字货币的门槛极低,且能够应对因受众疏忽所致的损失,实现对损失的追回。将区块链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比较,则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方便安全使用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需要得到改善与处置,从而保障央行数字货币的顺利发行。 (三)区块链交易信息的透明化与央行数字货币保密需求存在分歧 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去信任特性,可以发现该项技术在具体的实施中,主要为透明公开的,各项数据均可被查询。而且,每个节点的余额记录进行查询,并且交易过程中,共识圈内的所有成员,均可以对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查询,这样也就使得代币产品的各项信息属于透明且公开。而这种情况,则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央行数字货币在实际的发行中,需要具备良好的保密特性,避免数字货币受众交易信息或数字货币信息泄漏,但是,这一特性对央行数字货币也存在一定的利好。故此,必须慎重对待。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央行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掌握,并且能够在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对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挖掘,从而了解到经济个体行为。并以此为前提,实施相关管理、监管和调控等内容,从而有效的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降低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确保持币者的基本利益,控制隐患。对于持币者的个人交易信息等内容,央行数字货币的持币者需要进行相关登记,包括具体的姓名信息、地址信息等内容,同时央行还能获取持币者的交易明细。而区块链技术的去信任特性,则使得这些信息全部透明,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可造成国民经济运行动态关键数据的暴露,还会造成持币者各项信息的暴露,会明显造成持币者的恐慌和担忧。故此,央行数字货币需求与区块链技术的去信任特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为实现央行数字货币需求,必须保障对包含央行自身在内容的共识圈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泄露。 三、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分歧的策略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文章发现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存在明显的3点分歧,这些分歧的存在,限制了区块链技术在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中的应用,为满足央行数字货币的需求,并保障该项技术的合理运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应对分歧的相关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一)构建分离协作的联盟链双圈体系 为实现双圈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构建的基础进行分析。其中BFT共识是双圈体系的关键,它是一种顶层节点数不多,但是可以实现分层控制权限的区块链形态,在实际的双圈体系构建中,它可以保障共识圈与交易圈的搭配,并且结合实践,可以发现其可以与央行数字货币的二元性需求相吻合,可迎合需求,便于数字货币发行。 在具体的体系构建中,需要明确体系的主要参与方,主要由商行与商业银行为基础,在具体的区块链中,应对相关成员进行权限设置,并且交易应经过具有权限的参与者对交易进行确认和广播发生等,之后再将交易写入到主链中。在这一体系中,央行作为数字货币的发行方,央行所处的地位为中心地位,并且参与维护、控制、管理等,且央行具有最高读写权限。这一体系中,交易圈不参与数据写入,仅承担相发起与接收交易、结果获取、交割几项内容,其他内容则由共识圈负责。 这种体系选用双层设计,并满足实际交易的需求,它不仅可以保障央行的核心地位,还可以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具体分歧的处置,满足交易的便捷、低成本等需求。 (二)商业银行接受委托成为交易的执行者 在上述体系构建完成后,可以进一步对交易的意愿和操作进行分离。其中,交易的发起者将各项写入、金额等交易信息提供给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则承担交易的委托任务,将这些信息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区块链格式。转化完成后,商业银行将信息及对应私钥发送到央行。央行在接受到信息后,则根据具体的信息内容,实现对信息的分配,再由得到分配的银行,对交易进行确认与反馈,央行回收信息,经过确认后,广播到共识圈内,由具备相关权限的成员进行分布式记账,最终实现交易。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对风险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应对区块链对私钥过度依赖的问题,从而实现对私钥风险的控制,能够保障交易可靠性的基础上,能够顺利提升交易的顺利性。 (三)技术手段多管齐下、避免数据泄露 针对区块链去信任与央行数字货币的隐私性需求分歧,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数据泄露问题。 1.加强应对极高压力峰值的并发处理、纵深搜索、延迟悬吊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再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技术优化,不断提升这些技术的适应性,使得这些技术能够成为问题处置的基础。 2.对共识圈进行限制,选择多维严密技术手段,实现对共识圈的限制,包括权限的严格管控、回溯的管控。并实行的流程结束后清除,规避人工回溯。对于共识操作,应保障该项操作仅在主链末端加挂的有效交易区块,规避敞口逆数据流方向探索主链内容等。 结束语: 文章研究分析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的分歧策略,先结合实际情况,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具体特征,再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分析,分析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进行比较,明确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内容。再对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需求的分歧进行详细分析,主要从二者的特性入手,进行具体分析共总结了3处分歧。再结合这些分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从而保障二者能够有效契合,满足央行数字货币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洋,敬春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J].中国市场, 2017(14). [2]龙勇,廖原,李伟进,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结算的影响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16(12). [3]丁一茹,单露露.基于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技术研究[J].商情,2017(18). [4]邱勋.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路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西南金融,2017(3). [5]张曦文.基于货币形式变革对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1). [6]印文.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拟于年内挂牌[J].印刷杂志,2016(12). [7]周雷,陈婕.国家数字货币应用区块链技术初探[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8(6). [8]李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研究与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20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