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影视金融产业化发展综述
王剑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工商学院 摘要:影视除了能够使人民在工作之外收获更多的乐趣,还能够促进消费需求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我国在文化方面发展比较繁荣,必须更加进一步扩充我国的影视资源,这样影视产业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构建影视产业融资配置体系,推动影视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影视资本;融资途径;产业特点 前言 电影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由于是无形资产,在申请银行贷款方面不如其他可以抵押的行业方便。而我国电影公司成立时间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公司规模比较小,这种条件还不支持公司上市,在电影寻求投资方以及影院排片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于是,如果有非常有经验和能力的金融机构涉足到影视行业,在公司资本处理方面,电影公司可以将权利交与专业金融机构,这样提高了资本运作的时效性,电影公司也会放心很多。 一、影视业圈背后 “暗流涌动”的资本方 2017年《战狼2》在电影院播放成绩风场引人瞩目,五十亿票房的成绩不仅在华语电影方面独占鳌头,放到整个亚洲地区来说,都打破了亚洲的最高票房,关于电影在金融运作方面的信息就吸引了影视金融业人士的注意力。根据传媒的说法来看,《战狼2》最开始被投放到影院时,以北京文化保底、中国电影参投等三家出品公司共同为吴京开出了8亿保底金额,其中文化保底公司占据保底金额大头,另外两家公司就以购买北京文化保底的基金的方式投资。近几年来的国产商业大片,几乎每一部都要在上映前背后都有各方资本涌动的身影。 二、票房保底、股市变现……资本在影视业圈的玩法 文化产业开始变得商业化后,这种操作模式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开始走影视路线,通过影视公司进行资本操作变现,这就表明文化产业开始离不开金融资本。而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它面向的人群最多,重要性最大,因此影视行业与金融资本结合的实例在我国不胜枚举,方法多种多样: (一)什么叫保底 关于保底,涉及到的主体有电影制片方和电影发行方。这是这两者之间的对赌协议,发行方会对电影票房进行事先预估,如果制片方同意预估票房就会与发行方制定一个共同协议,制片方就获得了发行方的一笔金钱,当电影上映时,若票房收入高于预估数额,根据协议的内容,发行方可以获得高于平时分成的金额,如果票房收入低于预估数额,发行方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亏损。 (二)什么叫基金 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村的村民除开生活开销外,都有可以支配的钱,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钱该怎么用,这时就可以将钱拿出来,用钱来吸引猎人帮村民打猎,如果猎人很有能力,劳动成果高于之前商议的工资,这时村民就将分散闲钱转换成了金钱,那么在支付猎人工资的村民方面按照各自支付的金额来瓜分猎物,这两者是成正比的。相反,如果猎人只会说不会做,没有打到任何猎物,之前支付的工资就付之东流,上述例子中,猎人的工资就是私募基金,只有商议工资的村民才知道这些钱的来源。 (三)什么是私募股权基金(PE) 私募基金在股权上的表现方式是私募股权基金,一般产生于没有上市的公司,如果该公司之后实现了上市计划、被其他公司并购、该公司管理层反过来购买了这个公司等这几种典型情况,公司股票就会增值,这时候卖掉最为合适。在银行申请贷款在审核上对申请条件要求较高,审核周期也不灵活,因此,电影行业人士更加偏爱私募股权基金,它在收集分散金钱方面有优势。对于非国内资金,电影行业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关乎到电影的发行,私募基金则可以利用境外资本,这样就突破了国家对外资的规定范围。 三、金融 “牵手”电影业背后藏着什么 对于我国来说,金融资本在电影业中发挥作用,这一现象经过了一系列发酵才最终成型。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影是政府计划的一部分,是政府投资拍电影。当时的影视产业看不到任何私人资本的身影,国家对电影资本享有绝对的权利,严禁任何私人资本涉足文化产业;改革开放后,要想拍电影,没有资本可以走银行贷款路线;民营企业发展后,电影企业自己出资拍电影,收入也归自身,其他行业资金可以出资电影项目,或者购买电影公司股权;如今,金融资本在电影业中发光发热,这一现象推动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 十八大以后,我国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为了融资,可以将版权进行质押操作。在我国,《满城尽带黄金甲》拍摄时,张艺谋以电影质押向英国的渣打银行贷款制作电影,这时银行资金涉足文化产业的第一次操作。但是这种出资由于缺乏专业性,在后来的几年中,投资就出现了亏损。 股权投资的重要性体现在:规模大的金融公司利用股权投资将各个业务独立的公司联合起来,在成本上进行控制,掌控操作中的风险和操作进程,实现了金融业和影视文化产业的链接,实现了他们之间的效益合作最大化,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链” 。 四、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它与整体经济状况的周期往往是逆反的 纵观我国经济市场状况,股票不尽如人意,银行也下调了利率,但是各种大制作、明星堆集的电影发展却十分迅猛,这说明电影投资领域还是很不错的;2016年时,我国的电影票房数额已经达到了492亿,2017年为559亿,同比增长14%,而2018年一个春节期间票房就达百亿,电影总体投资回报率还是很可观。特别是《战狼2》等大IP超级票房的出现表明,中国电影的“口红经济”效应已经到来。 所谓“口红效应”,指经济不景气,但是却引起了口红被大量抢购,从经济上来说,因为经济不景气,人们没有获得预想的收入,这时对收入的要求就会放宽,人们就会减少一些大额支出,例如买房买车的消费需求等就会下降,这时,人们由于减少开支而存下来的钱就用来买一些很便宜的物品,这样就拉动了这些廉价商品的内需。 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可以仿效“口红效应”,根据市场变化来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同样也适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因为经济不景气带来的损失。金融资本如此庞大,自然要寻找新的盈利点。在美国,电影产业一直是“口红效应”的最大受益者,在美国七次大的经济危机中好莱坞电影产业脱颖而出,从而奠定了其独特的产业地位。同时在电影产业的刺激下,美国动漫和游戏产业也开始成为“口红效应”的另外两个受益产业; 再简单点说,越是经济低迷时,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越需要丰富的文化产品来补充大脑或慰藉心灵。因为国际上正在发生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这一现象也波及到了文化产业,但是,从以上的观点来看, “口红效应”在发挥作用,国际上的金融危机是影视文化产业的甘露,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五、影视金融火热态势之下更要保持着冷静 虽然当今影视资本热钱涌动,大大促进了我国电影业的发展,但是金融资本除了对电影业的好处外,还有相反的一面有待考证。 电影行业资金来源经历了政府投资、从银行申请贷款、依靠企业自身资金以及引入外资等阶段,放眼当今,出现了复杂多样的投资方式,如私募股权基金、寻求广告合作、将电影版权质押等,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可以通过公司上市的股票和债券等来融资,规模小的电影公司也可以寻求私募基金的支持,因此在投资渠道上困难已经不大了。 但是,金融归根结底掌控在人的手中,是人利用金融工具来管理资金的行为,这种操作手段在我国发展年限尚浅,在运用上还存在问题,即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关键在于我国电影行业该怎样操控它,因此,保证电影行业不被金融工具限制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 (一)资本的运作需要有权威可信的信息数据 首先应有信息透明、数据权威、版权完善的产业环境。由于电影作品是无形资产,因此版权是电影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而且版权也可以质押给银行来贷款。 (二)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 电影市场和金融相结合,这给电影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拍摄制作,到市场上发行和推广,电影融资事先获取信息到融资过程的监督,从防止电影风险发生到提高电影收入等等各个过程,这里面涉及到的层面包括了法律问题、经济和电影行业问题,各个层面我们都必须了如指掌,因此,同时能将电影知识和金融知识运用得很好显得非常重要,这种复合型人才是未来极度需要的。 (三)投资者要有冷静清醒的认识和风险意识 影视行业资本充裕了,资本管理者应该保持清醒的意识,客观分析资本状况,不能总是一腔热情地办事,面对市场变化必须要时刻注意防止风险发生。 电影业的风险有很多,电影拍摄没有获得许可证、在审查环节没有通过以及票房不理想等都是电影会遇到的风险,除此之外,电影拍摄是否完成和在投资渠道上的风险,这些风险可以由不同的对象分别承担。 结束语 当前,我国影视金融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特殊性和在发展体制上的弱势使得电影行业不能连接金融和资本市场,因此构建影视产业融资配置体系,推动影视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将是国内影视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