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服务发展
——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刘颖 中国农业银行 摘要:“农为邦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服务“三农”上具有先天优势,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面临新的挑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金融三大矛盾有待破解,本文以农业银行为例,提出通过“互联网+”带动线上平台搭建,打通产业化链条,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商业银行 “互联网+”热潮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塑着几乎所有的行业。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互联网在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上,在推动“三农”金融服务上有了新的内涵。传统金融模式下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高成本、高风险、信息不对称”等发展痛点,有待金融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大优化,尤其是助力商业银行服务形态向链式、网式服务延伸,模式向综合金融转变,层次向现代金融提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难题。 (一)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与金融供给分散不足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纵向来看,从初级农业种养业催生和拓展出加工、流通、销售等新的环节,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横向方面,实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约化经营,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经营格局。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层面,金融服务都必须解决产业化发展互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弱质性(规模小、成本高),先行的金融机构“拓荒成本”较高,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薄弱的金融基础设施,形成幼稚金融产业(Infant Finance Industry)加之政府长期以来的通过利率和补贴等工具干预农村市场,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情况下,正规金融居于主导地位,服务模式单一,无法满足集约化需求,效率和社会福利也受损失。 从需求供给理论分析来看,农村金融服务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结合,形成大数据体系,打通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环节,着眼全程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才能有效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新型城镇化是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于一体的进程,需要多样化的金融资源投入,一是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中长期信贷资金需求巨大;二是需要债券、信托等多样化投融工具;三是新城镇居民对电子银行、掌上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服务设备的需求显著增加,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催生。广袤的农村市场中,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半径偏大,既要满足普惠型要求,又要达到商业型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依靠增加物理网点来拓展市场,必须创新服务模式。 涉“农”涉“小”金融服务与资本逐利本性之间的排斥性,决定了银行信贷资金容易流向规模较大的企业和项目,对农户贷款和小额贷款产生“挤出效应”。从操作角度,商业银行层层上报审批的权限控制模式,难以适应“少、急、频”的需求。且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中长期工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的品种缺乏,人才、资金和制度等层面都面临发展“瓶颈”。 (三)基于功能论的多样化诉求和农村金融生态条块分割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性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并存的正规金融机构体系,与此同时,大量松散的、自发的、不规范的非正规金融机构长期存在。受到国家对信贷资金总量控制、商业银行加快信贷风险控制等的影响,也受到资本形成能力和金融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恐贷、慎贷、惜贷”的局面。 金融功能观强调金融动员资金、配置资金和分散风险的功能,认为金融机构的功能比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更为重要。农村金融又具有极大的外部性,特别是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促进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规金融机构的功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大等特征多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存差扩大,贷款不良率偏高,农村资金外流。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机制尚不完善,县域金融生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样化功能的有效发挥。 基于稳健发展的理性选择,需立足区位实际,借助“互联网+”,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加快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 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互联网+”服务“三农”新思路。 中国农业银行被赋予在“三农”经济建设中“金融引擎”的历史定位,拥有点多面广、“三农”县域资源丰富,业务和产品分类齐全等金融服务特点,但特色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效益。互联网的发展为服务“三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推动服务模式创新。 (一)“互联网+”电商平台 现有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从农户到消费者需要辗转多重环节:首先农户将农产品卖给批发商,再由批发商通过零售商、超市、各农贸市场最终转入消费者手中。整个流通链条信息传递耗损较大,买卖价格之间的差价被推高,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都会打折扣。农业银行通过搭建“互联网+”电子商务,打造了B2C2B的三农垂直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建立标准化入口和三农特色频道或APP,结合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精准扶贫工程三大主题,着力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产业,推动移动金融新生态完善。 (二)“互联网+”龙头企业+农户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介入了农业产业链经营的各个环节。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随着发展日益广泛,特别是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提速,使得其上下游的金融交易信息有据可查,线下金融活动逐步具备上线条件,企业更加关注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资金周转效率。农业银行专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整合“e商管家”和“e农管家”,打通城市与农村,突出延展性、撮合性和地域性,实现全产业链、全流程式运营服务体系。平台的搭建能够真实掌握农户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真实信息,有效解决传统信贷方式中三农客户信息不透明,获取成本高的问题。 (三)“互联网+”移动金融 目前,一方面基础安全服务建设。推进账户体系向泛账户演进。依照不同风险等级完善静态账户密码、短信认证密码、软token、K令、K宝的认证和培育,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存量客户金融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农业银行以消费金融为主线,通过构建丰富的业务场景,突出缴费和优惠中心功能,线下商户和网点资源支持社交生活场景构建,对接金融服务平台四大产品线,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 三、加快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要素的合理配置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位置。农村金融客户主体复杂,需求多样,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保险类金融、财政性资金等不同金融供给方共存发展。 (一)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从构建服务“三农”多元化金融生态视角,农业银行应承担其社会责任,通过精细化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普惠型”金融服务。在移动互联时代,金融的边界正在逐步淡化,还要着眼建立满足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涉农、涉小”这个难题破解上,金融机构改善服务功能是远远不够的,从各国发展经验看,建立起“激励相容”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在制度层面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助力“三农”发展。建立财政金融一体化的财税引导政策,对涉农金融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良性互动机制,建立与货币政策相容的监管引导政策。在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利好支持下,兼顾县域资金外流等刚性约束;在整体政策设计和统筹中,充分考量区域性不平衡的差异,加强分类指导,稳妥推进涉农定价市场化。 (二)建立涉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 “互联网+”推进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从线下向线上汇聚融合,农村金融竞争使得核心企业供应链全信息化服务需求迫切,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创新探索倒逼商业银行改革。一是 建立面向全国农户的数据库,农业银行核心涉农企业多年来积累的真实交易数据,包括经营信息、合作信息、客户评级等要不断更新和维护,可为高质量的“数据质押”,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融资活动奠定基础。二是配合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业银行依托全方位的普惠金融服务渠道,通过转账电话、POS机具、ATM机、“e”农管家等形成连通城乡的服务网络,通过对农户的资金流动信息和存款信息分析,为农户信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建立公开、透明和共享的机制,在数据核心圈中,农户的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的可持续性、可循环、全覆盖和交叉验证性,探索违约农户在信息网络中的冻结机制。 (三)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 建立大数据风控与监测机制,为“互联网+”服务农村金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农业银行立足建立统一的信用风险、信息安全、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合规风险等管控机制,进一步探索在风险甄别、控制、转移和化解方面的模式和方法;推行涉农业务的精细化风险管理,分层分类实施;依据区域差异实施动态风险授权管理和定价机制;建立快速又有效地问责和免责机制。努力强化风险的前瞻性管理、刚性控制和差异化管理,综合运用“互联网+”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戴维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苏剑、罗涛译,商务印书馆,1999. [2]郭兴平.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