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银行业国际化研究

2015-11-12 22:09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欧阳宜瑾  陈娜  袁蕾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发展和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并购,为中国各银行实现走出去带来新的契机。通过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加之各区域银行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资银行走向国际化的发展与前景。另外,对银行业国际化的研究可以全面、深入地分析银行业的向外发展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在国家新政策引领下,各项目的成立和合作的达成均离不开银行在海外的流动资金的支持。分析银行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问题可以为决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战略上的选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人民币国际化 银行业 机遇与挑战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以中国、中亚、欧洲和非洲为首的各区域经济自由流动相互协调、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高度融合的桥梁。这一理念对内可消化中国产能过剩、盘活存量经济、加强区域协同,对外以资本带动产能输出、拓展外交、扭转国际收支困境。最终目的还是实现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加强欧亚非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为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做出贡献。

而在地球村这个概念被广泛接受的今天,孔夫子学院已经遍布各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古典文化,甚至选择在中国定居,我们的服饰、饮食甚至是交往方式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而我们使用的货币在国际化接受程度却稍逊于其他。小到我们出国跨境旅行兑换的不便,大到对外贸易往来的交易结算的复杂,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触的越来越深,随着国人中国生产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的被出口,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人民币国际化也包含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首先是人民币在境外一定的流通性,简单而言就是人民币在境外可以方便的使用。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体现各国当局对人民币的信任更是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现状的信心。而此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无疑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而促进银行业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契机。

中国银行业自 2007 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化逆势发展,目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相比欧美国家而言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步伐与中国企业和居民走出去的步伐仍不匹配,与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加大的紧迫形势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一、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历程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探索阶段。中国银行是最早布局国际化的银行。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中国最早走出去的银行,从1917年开始在香港设立大陆以外的首家机构,1929年在伦敦设立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多国设立分支。

第二阶段为初期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中国大型银行股改上市之前,以境内经营为主,以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为目标,大型银行陆续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经营。中国银行,1979年,卢森堡银行分行开业,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分行,随后进入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工商银行则是于1992年开始迈出国际化的步伐。先后进入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从四大银行相继股改上市至今,中国银行业实力提升,纷纷加快国际化的进程。进入欧美等发达市场,进入亚洲、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建成了全球的服务网。

二、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现状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2013年底各银行年报数据

从银监会的统计看,截至2014年末,20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在海外53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200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同比增加6.5%;总资产达到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中国银行最具国际化的中资银行。2015年上半年,中行海外资产总额7959.82亿美元,较年初增长6.83%,海外税前利润46.52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占集团资产总额和税前利润的比重保持平稳,分别为27.53%22.91%,领先主要同业但国际化程度仍仅为英国汇丰银行 77.4%的国际化程度的四分之一。

此外,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与实体经济的需求尚不匹配。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到 2013 年为止,中国已经上升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第二对外投资大国和第二吸引外商投资大国,但是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影响力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中国银行业在海外的服务能力、机构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从海外业务非利息收入占比仍然较低可以反映出,中资银行海外业务资金来源收入来源产品服务结构单一的现状仍未得到改观。

但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发展和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并购,为中国各银行实现走出去带来新的契机。基建和互联网共通等项目的开发以跨境支付为条件,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非洲、欧洲高铁建设和光纤建造离不开资金支持,为中资银行带来大量贷款业务,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公司在海外承包的项目共计实现收入67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同期,中国公司总共签署了价值866.7亿美元的新合同,同比增加6.9%。截至6月,中国公司完成或尚在建设中的项目价值共计1.45万亿美元。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从表1中可以看出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仍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行的重点区域。而一带一路版图的三条线路,为中资银行在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的建设提供了依托。特别是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建立,连接了57个国家。不仅解决资金问题,更是进一步发展了中资银行走向国际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高了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

以中国银行为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初,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已有超过600家之多,而且,已与近1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家海外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中国银行在阿曼、秘鲁、芬兰、乌干达等国家开设了中国业务柜台。

在今年820日的银行业例行的发布会上,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跟进境外重大项目约30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500亿美元,意向性授信支持约68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行境内外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投放授信支持近100亿美元。在地域布局方面,中行今年内还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度、缅甸、捷克、蒙古、土耳其等5个国家开展新设或升格经营性机构,在一些国家开展二级机构延伸,不断增加沿线国家网络覆盖密度。

4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签署了中巴经济走廊重要合作备忘录。其中,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和从巴基斯坦向中国新疆油气运输管道的起点,瓜达尔港是该经济带的重点。今年9月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已获瓜达尔港2000亩土地的43年租赁权并且将长期租赁给中国,用于建设瓜达尔的首个经济特区,这不仅对巴基斯坦的经济起到模范作用,更加把中国的经济特色带到巴基斯坦,展示中国特色。瓜达尔港作为提出一带一路首个集自贸区、机场功能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码头的战略港口,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化企业的产业功能,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人口就业、经济增长以及外交政策起到了促进的功能。同时,对于中巴双方企业在经济需求方面的要求,可以促进中国银行业在巴基斯坦共和国的建立,设立分公司。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带下,对银行的需求更是不言而喻,国外贷款、开具信用证等业务将会是中国银行更近一部加入到南亚地区。而且今年4月工商银行拉哈尔分行在巴基斯坦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国际化的步伐更加矫健。

四、银行业国际化的机遇

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拥有了良好的向外发展的宏观政策面支持。一带一路贯穿欧亚、连通亚太欧洲经济圈,覆盖沿线26个国家、区域和44亿人口。将产生21万亿美元的经济效应。这个世界上最长的经济走廊,最大的市场,将产生最大的投资机会,以一带一路为发展路线的区域和国家使各类金融业务获得新的开拓空间。亚投行的建立成为各类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保障。与亚洲各国的贸易、旅游、教育等出境结算业务,与欧洲、非洲如铁路、光纤以及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一方面为银行资金增加了流动性,另一方面政策长期支持保障了各类业务的稳定性,降低风险。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政策制定者一直关注、积极推进银行业国际化步伐,把在国际上的人民币结算、报价做市、资金拆借放在重要位置,定下使人民币逐步平稳走向国际化和企业走出去的方针政策,保障在海外的中资银行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促进银行业向外拓展。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的机会正在增多,从原先东南亚一些国家,如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如今扩展至更多国家。一带一路所经国家,在基建设施等项目的合作前提下,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为各中资银行的存贷业务提供资金,以经济增长的高速和投资需求的扩大为银行业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创造条件。人民币的国际化与银行业的国际化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各国对中资银行投资的需求的不断扩大是可以预见的。

近年来银行业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主要体现在各地区网点的扩增、金融创新和业务的区分逐渐明显化上。与外国基建项目和对外贸易往来合作、个人业务激发银行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争取从物理渠道和电子网络渠道两方面同时出手提供更完备、快捷的服务。中国银行最早开启海外业务,经历08年经济危机重创后再次复苏,现已将服务个人和企业走出去,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开展海外业务的主要方式。相比之下,建设银行更加着眼于一带一路大型项目具体的投资和贷款业务,而工商银行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推出个性化服务,业务面不断扩大。中资银行综合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其利用自身优势,拓展产品业务,加强金融创新,走差异化的国际发展道路。

五、国际化道路上的挑战

近期宏观经济面上,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维稳的策略愈见明显、结构性矛盾凸显中国进入转型期。GDP同比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10.6%一路降至2014年的7.3%。经济指标下滑让外界一度对中国经济产生怀疑和忧虑。人民币汇率在8月降至几个月来新低,幅度高达1.86% 。专家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走弱,维持美元对人民币预期2015年底前在6.35左右,而到20166月将在6.4左右。同样作为维稳手段侧面说明前期的政策调控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也需要通过汇率政策进行调控,允许出现主动贬值,为出口考虑,说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在下半年中国股市一路下跌创出今年新低,8月底全球股市暴跌,疑似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到来,至于资金的配置与去向如何,是否会转移回流至银行业其他业务中还是未知数,对海外银行业的发展增添一丝不确定性。

进入国际化要求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增强,有雄厚和优质的资产作为扩张的基础。中资银行虽在一带一路带领下占领了大笔业务和投资资金。而资产质量才是对中资银行在海外发展的前景和道路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如何与历史悠久、资产充足、已获得世界认可的老牌外资银行竞争,同时自身减少不良贷款率,丰富业务和拓展各类渠道,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依然存在诸多考验。

参考文献:

[1]姜建清.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时间与思考.全球化,2015(5)

[2]周毅.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文献综述.知识经济,2012(13)

[3]欧明刚.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报告.和讯银行,2015(4)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