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新常态”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趋势探讨

2015-09-28 17:0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张振兴  财新传媒有限公司

摘要:“新常态”作为中国高层对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和重要定义,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起到了决定性意义。在“新常态”下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深化改革在金融领域方面的重点。自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以来,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普惠金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与“新常态”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论述、新形势、新要求引入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一个全新的发展理论,成为一个重要而深远的话题。

关键词:新常态  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发展建议

一、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机遇

新常态之所以称之为“新”,即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则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201411月,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并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几个主要特点: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同时,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是经济增速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如果中国经济仍然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以中国现有经济体量计算,其发展速度和体量仍会在全球名列前茅;其次是增长动力更加多元,经济增长也将更趋平稳。目前确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储备,使中国有能力化解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将有利于化解各种不确定风险,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再次,中国经济结构将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提高消费、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的快速发展,并降低单位GDP能耗,使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最后,政府将大力简政放权,促进市场活力的进一步释放。

二、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

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亦译为包容性金融)在2005年由联合国提出,它强调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普惠金融包括以下四个目标:一是家庭和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较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开户、存款、支付、信贷、保险等;二是金融机构稳健,要求内控严密、接受市场监督以及健全的审慎监管;三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增强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普惠金融最初的基本形态是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涵盖了储蓄、支付、保险、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普惠金融的概念引入中国后,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2013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3)提出:“切实推动包容性金融发展,让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012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和中国普惠金融工作组对中国的金融普惠状况进行评价,认为有所改善,但还不充分:银行账户和银行卡的使用如今已很普遍,但要使这些基本的银行服务覆盖至最贫困人口,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尽管农户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最近几年有所增长,但仅有少量中小企业能获得银行贷款。

三、互联网金融对促进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影响

2015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5年将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可以说,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深化改革在金融领域方面的重点。随着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络和使用人群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人们对金融服务的大量新需求,金融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金融急速发展。

创新性互联网金融,是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借贷以及互联网财富管理的便利。从实际效果看,互联网金融平台显著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边际改善,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互联网金融使更多的人自主参与到网上支付中来,从而使更多的人获得金融服务,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互联网金融使得更多的借贷交易顺利发生,从而使传统上不能获得借贷资金的低收入者以及急需借贷资金的人获得借贷资金;使得更多人参与到财富管理中来,从而降低了财富管理的门槛,提高了财富管理的服务质量。

四、我国普惠金融未来发展建议

发展普惠金融是一项关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关系到人民福祉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在服务理念、产品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还需要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在顶层设计、监管政策、信用环境等方面做好支撑保障。推动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准确把握中国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以及发展处于什么阶段的问题。目前来看,针对特别贫困的农村人口、底薪工人、失业人群、小微企业的基础金融服务不足,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坚持普惠金融的理念,坚持民生金融优先,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所有人群、所有地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完善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明确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和改革路线图,建立更具包容性、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体系,实现要素、服务和保障在城乡间均衡配置。坚持商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把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和商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互补性的机构体系建设方向,引导并着力构建功能互补、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包容性强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防止出现“大企业过度服务、小企业急需服务”。

第二,创新普惠金融的市场体系及组织体系。建立多渠道、广覆盖、严监管、高效率的股权融资市场,健全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和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便捷、灵活、多元的投融资服务,培育私募市场,鼓励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

第三,强化普惠金融的政策保障机制,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的财税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普惠金融的风险补偿环境。

第四,构建普惠金融政策的优质保障体系,根据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施行差异化的货币金融政策,针对偏远地区、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的信用信息、融资担保、支付结算等各类金融需求,建立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第五,要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加大普惠兼容的宣传教育工作,妥善处理金融消费纠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及综合金融素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新华网,20141110日。

2.焦瑾璞、黄亭亭等,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及实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2015年第2期。

3.陆磊,普惠金融的悖论,财新,2014 年第7 期。

4.朱民武、曾力、何淑兰,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第1期。

5. 高建平、曹占涛,普惠金融的本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第8期。

6.周小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 求是,2013年第18期。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