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路径探析

2015-09-05 22:59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张少成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绿色金融视角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研究—以京津冀雾霾治理为例(201510068001)”,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B02-0203)”和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年校级教改立项重点项目“金融理财规划专业内涵建设研究(TJWD-11A-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迄今为止,中国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发展绿色金融迫在眉睫。本文在绿色金融概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英国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问题;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问题也随之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全球学术界、各国政府和组织开始认真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所造成的必然产生的矛盾, 积极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模式。在此背景下,金融界开始研究如何才能够发挥出金融业对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并迅速在全球形成一股潮流,绿色金融理念应运而生。

一、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绿色金融又称为“可持续金融”,主要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重新审视和改变相关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进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在于如何正确处理金融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它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传统金融一般强调切实的经济利益,其经营活动一般的以经济利益作为其活动的考量标准。而绿色金融则更加强调金融活动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它将环境保护力度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衡量其活动成效的考核标准,与此同时也积极通过自身活动引导社会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

其次,绿色金融必须依靠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和推动。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资源作为公共品,其理应由政府支持和提供。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性机构,除非有政策有硬性规定,否则商业银行一般不考虑贷款方的生产或服务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这点讲,绿色金融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政策的强大支持和推动。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2006 5 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兴业银行成为我国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这一概念正式引入我国,标志着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进入起步阶段。2007 7 30 日,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这项关于绿色信贷的政策,旨在通过信贷措施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控制,以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截至201010月末,兴业银行已累计发放节能减排贷款423.05亿元。紧随其后的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也都积极开展了绿色金融贷款活动。12011927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启动了“绿色信贷”评估研究项目,并计划建立“中国绿色信贷数据中心”,为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管理和评估风险提供权威的信息支持2。截至2011年底,国内25家规模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已有13家发布了绿色信贷规范文件。可以看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总体上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绿色金融意识不强、市场体系不完善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一)社会各界的绿色金融意识不强

绿色金融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形成共识,并需要社会各个经济实体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开展行动。但就我国当前大众的主流意识来看,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并没有形成共识,有些人甚至都不了解绿色金融,何谈高度重视。就绿色金融的本身来说,银行是实施绿色金融的主体,但实际情况是在银行业内部,也只是监管部门和部分商业银行意识到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业务模式、发展方式转型的良好途径和必然之路,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而有一部分商业银行对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上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等一些误区问题,进而影响其本身及经济社会绿色金融活动的开展。企业也是发展绿色金融必不可少的主体之一,但多数企业缺乏对绿色金融的了解,更谈不到投入时间和财力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二)绿色金融的市场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设立的绿色金融机制强调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碳排放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问题,突破了以往使用政府采取行政管制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传统做法。如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和实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制度的国家,2002年英国启动了涵盖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交易制度。自20024月启动至2004年,累计减排1574万吨二氧化碳3。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在参与主体方面,主要是部分商业银行,参与主体数量较少,且缺少专门的绿色金融机构;在融资渠道方面,主要局限于银行贷款,而直接市场交易相对缺乏。

(三)绿色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自然离不开法制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撑是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制度性保障。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法制建设也刚刚起步,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相对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不能保证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路径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不仅要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碳金融发展的市场经验,还需要一整套机制设计,综合利用市场、金融、财政税收等手段,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企业自主减排的积极性,更好地整体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一)加强对绿色金融的宣传

为加快绿色金融的发展,社会各界及经济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首先充分认识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的各级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广播等大众媒体在这方面应主动承担起宣传发展绿色金融重要性的职责,对其发展的必要性、现实性和重要意义加以介绍,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视栏目进行专家访谈以达到加强宣传对的效果。另外,银行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中坚力量,更要积极主动地动员全体员工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传媒工具进行宣传。理论界要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就理论问题进行研讨,一方面为发展绿色金融造势,另一方面积极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发展绿色金融,在政府的相关法规政策制定、技术攻关等方面提供相关准确的理论指导。

(二)加快设立政策性银行———环保产业银行

从一些发达国家色金融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由于发展绿色金融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门槛,有一定得专业性和技术性。所以,要求所有银行达到同样的高度,都实现快速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只有一部分专业银行才能做出一定的效果。因此,我国应加快成立政策性的节能环保产业银行,通过政府的一些政策扶持以提高其发展效率。关于环保产业银行的发展可以先进行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再在全国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布局。

(三)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到目前为止,尽管我国出台了一些有关绿色金融的条例、制度,但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绿色金融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保证其有序地、健康地发展,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一整套法律法规。当前,应加快节能减排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制化进程,通过立法确定相关约束性指标,从而让绿色金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金融主管部门抓紧出台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配套政策措施

发展战略是就绿色金融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步骤、措施等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而目标的实现和实施方案的落实,需借助政府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及政策。因此,为保证绿色金融在我国的稳步、健康的发展,金融主管部门应抓紧制定和出台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发展战略首先要制定与实际现实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的发展目标,制定出的发展目标既要有长远目标,也要有分阶段的小目标,发展目标的制定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绿色金融的要求,并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其次要制定切合实际的相关实施方案。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方案比较,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措施要包括财政支持政策、绿色信贷政策、奖惩政策以及相应配套的项目环境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

(五)培养高素质绿色金融专业人才

    在金融机构和环保部门中挑选业务经验丰富人,外派进行针对绿色金融的工作学习,掌握绿色金融的相关业务及法律法规,或者公派到国外深造学习绿色金融知识。采取这种业务上手快的培养方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弥补人才短缺的状况。同时注重从高校吸纳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到绿色金融部门实践学习。为绿色金融的人才储备打下基础。另外,聘请国外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前来指导、培训,以加强与国外沟通合作,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13.3

[2]吕斌.雾霾下的京津冀.中国环境报[N].2011-12-03

[3]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C]2011.5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