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的思考

2014-02-07 00:32 来源:xdsyzzs.com 发布:姚静娟 阅读:
姚静娟  江南大学
摘要: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是商业银行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挑战的银行战略转型选择,其表内影子银行模式加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和资本脱实向虚的经济风险,对央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带来较大挑战。本文旨在对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业务创新的方向和监管思路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风险   监管
近年来,同业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最具创新活力的业务,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方向。同业业务的基本功能是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但受监管套利驱动的同业业务创新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认清同业业务的实质和影响,构建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的模式和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监管的现状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传统的银行同业业务主要是银行同业拆入和同业拆出,旨在调剂短期流动性。银证合作的开展拉开了同业业务创新的大幕,目前同业机构已扩展到证券、信托、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除传统的同业拆放和票据转贴现外,近几年主要出现了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和资产管理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2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同业10.06万亿元,买入返售资产7.5 万亿元,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15.13%。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存放12.2 万亿元,卖出回购款项2.69 万亿元,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为13.87%。其中,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普遍超过20%,兴业银行同业资产比重在2012年6月末达到39.62%的历史峰值,同业利润占据银行全部利润的半壁江山。
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监管套利。近年来同业业务创新有下面几种模式。一是银信合作模式,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借道投资信托计划将理财产品所募集金投资于银行信贷资产、信托贷款等。这部分资金无需计提拨备,无资本金要求,到2010年通过银信合作有超过2万亿的资金绕过贷款规模监管为企业提供曲线贷款,银监会于2010年8月发文,对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进行重点监管,要求2011年底完成银信合作转表任务,严厉的监管使银信合作这种同业创新受到了抑制。二是银银合作的同业代付模式。同业代付是在票据贴现、银信合作被严控后银行推出的又一同业业务,该业务的基本作用是使相关委托行和受托行增加存款、增加利息和中间业务收益、增进银行企合作关系,同业代付计入同业资产,作用相当于短期贷款,但不受贷存比要求和贷款限额的限制,也无须在企业征信系统中登记,逃避贷款规模控制而使资产膨胀的作用使此项业务疯长,部分代付的承兑票据还存在着并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违规情况,使代付实际上又演化为普通贷款,增加了对资金流向控制和监管的难度,迫使银监会于2012年8月下文对同业代付业务实施严格监管。目前商业银行又创新了同一偿付等其他形式的同业业务,蕴藏着大量风险。三是买入返售的同业模式,这是目前同业业务中最主要的产品之一。其业务路径主要是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投资于同业存款等低风险资产后,同业存款的吸收行又经买入返售等方式进行资金运用,结果反映表内资产的银行存放同业、买入返售数额大幅增长,获取少占资本、少提拨备、多增贷款额度、增加杠杆的监管套利。今年3月银监会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实施上限管理,买入返售的空间大大缩小。四是银证、银保的“通道”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借道证券、保险资产管理业务,有 “银证资管通”、“银保资管通”。
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给银行自身的流动性带来了风险,给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首先,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一方面,宠大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使得整个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更强,个别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很快会传导到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另一方面,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依赖批发业务,结果是负债稳定性差。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资金成本增加而大幅错配资产与负债期限,会导致关键时期流动性严重短缺,加大货币需求和短期利率波动,扰乱市场预期。借助同业业务转移表内贷款还是做大表内存款,都加剧了特定时点存款市场的波动。今年6月和9月上海同业拆放利率的剧烈波动已向我们警示了这种风险的存在。其次,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和调控的实际效果。同业业务资产方和负债方双重表外化,加速了金融脱媒,加大当前金融资源的错配,增大资本脱实向虚风险。借助银信、银证等通道业务直接或间接将资金投向政策限制的行业和领域,比如最近几年严控的房地产行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严重干扰政府调结构、促转型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
三、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解决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创新中的问题,监管必须坚持既堵又疏。一是继续加强对同业市场的规范性管理。同业业务凶猛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监管套利,提高同业业务的监管标准,按表内同类业务标准来对其进行相应监管,降低监管套利空间。可采取限制各家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方式应对同业膨胀,其作用直接、见效快、易监管。二是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现行“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实施功能性监管的模式已难以适应泛资产管理时代的监管需要。比如银行通过证券、保险等开展通道业务可将银行信贷资产腾挪至银监会监督范围之外形成监管盲区。将来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对此必须适时调整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三是加快推进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同业业务的基本功能是流动性管理,买入返售和同业代付等均是银行特有的流动性工具。通过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既可以达到银行流动管理的目的又可以盘活银行存量资产。
参考文献:
[1]康书生,董铁峰.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监管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
[2]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