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对沈阳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启示

2015-07-17 22:3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米煜婷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章受到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A类项目

项目名称:沈阳工业遗产保护与特色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W2014035

摘要:本文以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为基础,通过对国外、国内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案例分析,引入国内外相关案例的成功经验;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调查沈阳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现状,并与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现状进行对比,发现沈阳工业遗产自身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因此,沈阳应在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同时,要建立数据库、完善法律法规、筹措专项资金以及拓展工业遗产的文化生产功能等,对沈阳工业遗产进行再利用。

关键词: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创新;沈阳

一、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从国外的研究状况来看,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路径依赖与突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不同于工业化社会以制造业为社会主导生产方式,现今的后工业化社会以金融资本、技术创新、服务业为主导生产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工业企业、工业厂房或者解体,或者外迁。昔日的工业用地需要得到好的利用和开发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国外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主要体现在主题博物馆、公共休闲区、创意产业园、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等形式,其中德国鲁尔区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一个长期以煤炭开采和钢铁重工业的形象闻名于世的地方,是难以具有旅游吸引力或被社会认知为旅游目的地的。然而,正是这样的鲁尔区开发出一条闻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其中亨利钢铁厂和艾伯豪森的改造尤为突出。这对于沈阳工业遗产再利用路径依赖的突破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开发更是提供了相关的经验。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的工业遗产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受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我国较为发达城市的工业遗产保护模式主要为以下几大类:创意产业园、旅游休闲的公共休憩空间场所和主题博览(展览)馆。我们选取几个典型的成功案例重点说明。北京798艺术区原为一家大型工厂,后引进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才有了现在魅力四射的798艺术区,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艺术创作交易场所,同时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海的苏州河沿岸地区在这方面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福新面粉厂仓库改造成的苏河艺术园区,吸引了多位艺术工作者在此工作。原址为上海啤酒厂的“梦清园”活水公园主题鲜明,吸引了大量市民参观,开发效果显著。广东的中山岐江公园的前身是粤中造船厂,现为开放式的城市休闲文化公园,不仅展现了工业发展历程,也成为了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上述案例地都成功地突破了路径依赖,并且较好地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然而,现今许多城市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比较单一,存在次优化的锁定状态,陷入了路径依赖的怪圈。我们在研究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路径依赖与突破时也要借鉴我国成功的范例,找寻新的突破口。

二、国外、国内与沈阳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现状对比及其启示

国内外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为了清楚地体现这一相似性,我们通过相关材料的收集以及调研,将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现状与沈阳地区进行了直观的对比,绘制表1如下:

1.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现状

地域

代表区域

类型

典型案例

德国、英国

1.主题博物馆

2.公共休闲区

3.创意产业园

4.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

1.亨利钢铁厂: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和改造再利用,展现了当年钢铁生产的历史感与真实感。

2.艾伯豪森的改造:在原来的工业废弃地上建造以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购物中心,以及咖啡馆、网球场等,令游客在休闲购物的同时感受工业文明的魅力。

3.英国艾思布里奇峡博物馆:是工业革命诞生地结合相应的文化遗产建设而成的一个大型露天博物馆式旅游景点。

4.英国泰德现代艺术馆:是由原定被拆除的火力发电厂改建而成,目前这里已成为全世界吸引游客最多的美术馆。

5.德国宝马总部博物馆:建设工业博览馆,举办主题工业博览会,并与招商活动、商务交流和交易、旅游等融合。

北京、上海、成都

1.主题博物馆

2.公共休闲区

3.创意产业园

4.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

1.北京798艺术区:原先是一家大型工厂,后来引进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艺术创作交易场所。

2. 上海苏州河沿岸地区:福新面粉厂仓库改造成苏河艺术园区,吸引了多位艺术工作者在此工作。原址为上海啤酒厂的“梦清园”活水公园主题鲜明,吸引了大量市民参观。

3.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前身是粤中造船厂,现为开放式的城市休闲文化公园,不仅展现了工业发展历程,也成为了一个知名旅游景点。

4.台湾盐业博物馆:是工业主题博物馆,处处反映盐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工业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5.成都东郊记忆:在成华区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修建而成,结合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是集合音乐、美术、戏剧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

铁西区

1.主题博物馆

2.艺术创意中心

3.购物休闲娱乐中心

4.工业景观公园

1. 中国工业博物馆:在沈阳铸造博物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是对沈阳铸造厂铸造车间原址的再利用,再现工业场景,已成为沈阳工业文化的标杆。

2. 铁西区工人村生活馆:是我国首个以工人生活为题材的原生态博物馆,再现了五六十年代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人的幸福生活。

3.1905文化创意园:在重型机械的原址上建造,是铁西区内第二个大型的工业文化展示地,沈阳唯一的文化创意街区。

4. 老龙口酒文化博物馆:东北首家酒文化博物馆,游客在这里既可以领略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直接购买白酒作为纪念品。

5. 劳动公园:是公园模式与工业文化的结合,公园内开辟了500长的劳模大道,兴建了全省首座劳模浮雕,展现了沈阳涌现出的20多位杰出工人代表。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外、国内及沈阳地区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具有高度相似性,主要都为主题博物馆、公共休闲区、创意产业园及工业景观园等几种常见的形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固化,尤其是沈阳地区,对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只是照搬照抄,并没有因地适宜地、具备思考性地开发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

三、沈阳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调研与统计,建立沈阳工业遗产数据库

建立沈阳工业遗产的数据库,既可有利于工业遗产保护的管理和规划,也可与国际标准可比性对接,以便未来进入国际清单和数据库,并为进一步申请进入世界工业遗产做好前期准备,目前,沈阳可以借鉴北京市的798艺术园区、首钢搬迁后诸多成功经验,了解沈阳目前列入的工业遗产占总文物保护单位的比例、分布、特点、利用现状等,并建议利用基层街道及各区县文物保护机构进行现有工业遗产的现状统计和精确记录。

(二)统筹与规范,完善工业遗产再利用政策法规

沈阳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进而使公众都参与其中,然而,沈阳目前缺乏这方面的政策、法规,也没有相关的统筹协调机制,致使一批工业遗产没落,开发利用的也只是照搬照抄,从而出现了路径依赖这一现状。沈阳在工业遗产再利用开发中,应理清当前所有具体涉及到工业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不足。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过程中,尽速通过立法明确工业遗产的保护主体,规定主体的相关权利及义务。政府有必要在规划和保护工业遗产的过程中接受民众监督和建议,同时应对其他主体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过程进行监督并起到有效的规制作用。

(三)借鉴与拓展,筹措工业遗产再利用专项资金

政府采取经济政策扶植手段,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经济政策。沈阳在工业遗产再利用开发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 1976 年的税制改革。税法规定,若开发商在开发活动中,有利于城市历史保护,将免25%的所得税,对改造实行特许权,降低改造税收[3]。沈阳在工业遗产再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改造等环节,可以借助政府力量,筹措工业遗产再利用专项资金,改进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工业遗产再利用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生态环境意义以及资源经济优势,政府对相应的政策法规做出更新和补充,从而激发人们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开发的意识。

(四)融合与提升,拓展工业遗产的文化生产功能

沈阳的工业遗产以铁西区、大东区和皇姑区为主要集中区域,其中已经进行再利用的集中分布在铁西区,大东区和皇姑区,特别是大东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尚未纳入适应性再利用范围的工业遗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很大一部分需要依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兴旺,唯有如此,才能使得相当一部分工业遗产能够被再利用起来。新兴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与研发有关的产业)链条的越长,不仅能有效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能为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提供需求和支持[4],这样才能摆脱照搬照抄的单纯复制行为,突破路径依赖性。与此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由工业生产空间逐步转向文化生产空间,由原来提供工业产品转向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因此,应将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旅游的融合起来,重视参与性和体验性,提升文化消费层次和水平,拓展工业遗产的文化生产功能。

四、结论和讨论

本文在对工业遗址再利用的概念解读基础上,通过实证及相关数据阐述了该产业目前的现状与特征,并分析了进行再利用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其后又以沈阳为例,介绍了该地区工业遗址再利用的现状概况,研究分析了其空间布局特征,归纳整理出其功能模式类型,并概括总结出其发展趋向[5]。笔者通过对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研究及其路径依赖的研究分析,并查阅参考相关文献、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索新的开发模式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对策,找寻其突破口,充分打开其发展空间,让更多人看到其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张京成,曾凡颖,刘利永,刘光宇. 工业遗产开发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J]. 科技智囊,2008(11):36-41.

[2]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3):57-58

[3]武辉,张春祥 城市特色的求索[J]上海城市规划2007(2):46-48.

[4]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6(04):21-23.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