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

2015-06-28 23:0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李滨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高校毕业生自己的未来,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作者通过研究财政政策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当前的就业现状后认为,财政政策支持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是当前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应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优化对教育和就业的内部支出结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财政政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大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人问题,它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政治问题。作为一个高等院校财政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财政政策与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

二、财政与就业关系的理论

西方的学者对财政政策的定义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而进行的一系列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的一系列选择。通过西方学者对财政政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财政政策和就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财政政策的目标就是为了增加就业,或者说财政政策是为了增加就业而诞生的,它是促进就业的杠杆。西方关于财政政策与就业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让萨伊等,但他们都认为通过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政府无需实施财政政策。真正认识到财政政策对促进充分就业的重要性的是凯恩斯,他认为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供给量决定总需求量,但均衡水平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水平,是否达到充分就业均衡要根据有效需求的大小来决定,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通过乘数效应使总收入成倍增加,从而增加有效需求进而扩大就业量,即就业量是产量的函数,N=NY),产量影响就业量。从凯恩斯的理论可以看出,财政政策是影响就业量的重要因素,扩张型财政政策与就业量呈正相关关系,紧缩型财政政策与就业量呈负相关关系,国家可以通过扩张型财政政策工具增加就业量。

三、财政政策扩大就业的机理

在我国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的主要项目是垄断性强、外部效应大、产业相关度高、投资份额大、建设周期长、有基础性作用的产业、公共设施和新兴高科技产业。政府投资构成了社会总需求,必然对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投资可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进而扩大就业。政府投资对就业的直接作用表现在两个阶段:拉入阶段和延伸阶段。在投入阶段,一方面较低的资本技术构成要求每一单位的资金相匹配的劳动力更多,另一方面,较低的资本价值构成使得投入的资金中更多的转化为了劳动者的工资,尤其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收入,这样就使投入资金能发挥更强的收入效应。在延伸阶段,由于劳动密集型政府投资结构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者,吸纳效应和收入效应合并发挥出较强的消费效应,由于低收入者具有较高的恩格尔系数和边际消费倾向,其将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发挥更大的拉动需求的作用,最终实现扩大就业的规模。政府的税收政策也可以直接扩大就业,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因此,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通过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雇佣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雇佣高校毕业生,都能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当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毕业生的能力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失业,财政用于加强毕业生培训和就业见习的支出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就业。

四、我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

1           2003~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毕业生(万人)

212

280

338

413

495

559

611

631

660

就业率%

70

73

72.6

70

70.91

86

87

76.6

77.8

数据来源

①:2003-2009年数据:丁宇,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行为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2010,6

②:2010-2011年数据:温家宝,20123月政府工作报告。

由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平稳,都在70%以上,但是由于我国每年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的总量不断增加,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总量呈递增态势。由表1还可以看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呈现低迷,而我国2008年和2009年的就业率达到了86%87%,是历年的新高,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财政的支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财政新增4万亿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以尽管世界经济低迷,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没有造成大量人员失业。《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动画、法学、生物技术、体育教育、英语等专业连续三年入选“就业红牌专业”,被视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麦克思公司首席专家王伯庆指出,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较低,一是因为这些红牌专业听起来名头很响,但因为办学门槛和成本低,大部分学校都可开设,几乎是一张嘴就能开个专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二是因为人才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造成的,导致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同时,地质工程、船舶和海洋工程、石油、采矿等专业继续被颁“绿牌”,就业率持续走高。报告还显示,31%的大学生“学非所用”。2012届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生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高职高专为62%,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为87%,其次是工学,为76%,最低的是农学和法学,均为53%,高职高专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药卫生类,为86%,其次是土建类,为80%,最低的是食品类和电子信息类,均为52%。“学非所用”背后显示的是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工作基本能力的掌握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笔者认为,这是造成很多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之一。报告对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体制内”单位最受欢迎。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对高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最大的单位,而毕业生却不愿意去这些单位就业,这些与很多其他国家是不同的。报告同时表明,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比较低,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2.9%,本科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1.2%,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创业比例高于本科毕业时,创业是带动就业的发动机,而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低以致创业带动就业的贡献小。

五、现阶段财政扩大就业方面的不足

(一)财政政策支持的产业结构不平衡,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不足

2                 2003~2012年我国的就业弹性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GDP增长率(%

10

10.1

10.4

11.1

14.2

9.6

8.7

17.8

17.8

9.7

就业增长率(%

0.94

1.03

0.83

0.76

0.77

0.64

0.66

0.37

0.41

 

0.37

就业弹性

0.09

0.1

0.08

0.07

0.06

0.07

0.08

0.02

0.02

0.0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GDP增值率较高,但就业增长率较低,就业弹性很小,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了失灵。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我国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造成了失业人口的增加。近些年来,党和政府追求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享受的税收减免优惠少,高科技产业享受了大量的税收减免等优惠。通过第三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的产业,财政资金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拉动力最大,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附加值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经济附加值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所以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造成很大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而高薪技术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并且,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实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高科技生产手段,使越来越多的机器运作代替人工劳动,从而造成很多在业工人失业,从而造成GDP的增长率和就业的增长率不协调。此外,市场经济越发展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由此造成大量的企业兼并和重组,从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失业。国有企业数量少,吸纳的员工数量少,但它受到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容易获得贷款,中小型民营企业数量多,吸纳的就业人员数量多,但不易获得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不易获得贷款,赋税沉重,比较容易被兼并和破产。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目标的不平衡造成了财政资金投入的不平衡,国家财政资金的投资不平衡造成了我国近年来就业率增长缓慢。

(二)财政用于教育和就业的专项资金效率低下

近年来,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和就业的资金投入,但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效果不明显。通过第四部分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高专的学生数量高于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数量,但国家对高职高专的教育资金投入较少,大量的教育资金投入了高等教育院校。国家用于高等教育院校的科研经费多,为高等院校创造的就业实习见习岗位少,但科研教育机构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少,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大,使很多高校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强,但缺少实践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很多毕业生失业。国家财政政策对初次就业的支持力度大,对二次就业的支持力度小,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而言,2011届毕业生为90.2%2012届的为90.9%,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二次就业率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国家财政对这一部分的支持力度和对初次就业的支持力度有很大差距。创业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就业,还能帮助别人就业。国家虽然重视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性,每年给予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但从第四部分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很低,大部分毕业生喜欢“体制内”的工作,既缺乏创业的热情,也缺乏创业的能力,造成财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率低下。

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运用财政政策提高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效率

本文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不足,就业弹性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财政政策支持的产业结构不平衡造成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少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得到了大量的财政支持,而对吸纳大量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综合以上分析,我国应借鉴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协调发展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提高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效率:美国政府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颁布了《经济增长和税收减免协调法案》和《工作岗位创造和工人援助法案》,降低企业税负,刺激投资和增加就业机会;日本政府通过增加投资和减免企业税收就业岗位;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和中小企业基层联络中心,简化中小企业就业手续,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及免征1-3年的所得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德国小企业开办最初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并提高最高免税额,如果在东部地区创办小企业还可以优先获得贷款,并免征企业所得税;俄罗斯为创办中小企业提供廉租商业用房、减免税收等服务,并决定从2003年起对中小企业再减税50%-70%。我国应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减免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财政对教育和就业的内部支出结构

从第五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财政对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支持力度有很大差距,投资高等院校的科研资金多,就业见习实习的资金少,使好多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我国财政支出每年用于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的数量很大,但用于高校毕业生再就业的比重低,使很多在初次就业中缺乏热情、再就业中缺乏能力的人不能就业。财政政策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教育培养中就业观念的引导,使高校毕业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只依靠财政支出和税收减免创造就业岗位还远远不够,应通过财政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提供就业保障的资金,发挥多方面多渠道的带动作用。

七、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得出结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政策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但我国财政政策的运用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使我国的就业弹性比较小,很多高校毕业生没有工作,但只要统筹考虑,全面规划,立足实际,借鉴国家成功经验,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笔者相信一定能克服不足,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大大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曹军,李红梅.财政政策与就业水平的相关实证分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