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对逆向物流模式的优化
鄢圣辉 顾嘉源 蔡雨成 钟旭晖 王培 江南大学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9362Y) 摘要:伴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提出,逆向物流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但逆向物流实施仍存在很多困难,如何解决逆向物流困难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对逆向物流类型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传统模式下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描述。并提出利用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传统的逆向物流模式的优化方案,对信息系统的模块功能与数据流程进行介绍,优化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逆向物流模式优化 一、引言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这个名词最早由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并证明了其与商业和社会的相关性。随着政府加强环保的立法,企业竞争加剧,极高的退货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使得企业管理者意识到构建有效的逆向物流的重要性[1]。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增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关系。但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和高成本等特性,使得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与实施受重重阻碍[2],如何有效合理的实施逆向物流也成为重多学者研究问题之一。 为有效实施逆向物流,许多学者对于逆向物流问题展开优化研究。干华栋(2008)基于RFID技术,加强企业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控制,提高逆向物流的处理效率[3]。程艳霞(2005)、岳辉(2004)等学者对于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实现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4]-[5]。多尔蒂(Daugherty)通过实证研究了管理信息系统对逆向物流绩效的有正相关性[6],管理信息系统对逆向物流的价值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章立足于传统模式下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逆向物流的模式的优化方案。 二、逆向物流的分类及现状 (一)逆向物流分类 逆向物流由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构成[7]。
表 1 逆向物流类型 在如今的市场氛围下,很少有商家在出售产品时不向消费者保证可退换的条件,而且电商更是启用七天无理由退换的政策,所以退货逆向物流相较显得尤为普遍。由于回收与退货逆向物流处理方式基本一致,且鉴于回收周期较长,退货逆向物流更具普遍性,在此将对退货逆向物流展开分析。 (二)退货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在如今的退货逆向物流环境中,物流公司作为配运载体,先将退换货产品由消费者运输至零售商家,零售商家收获检测后,再对不可直接二次再售的返还给制造商进行重修再造、零部件回收和废弃处理等操作。逆向物流中所涉及的多重主体、信息不共享和产品数量不确定性等因素,会给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和发展带来重重阻碍,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退货回收逆向物流现存问题 现存的传统逆向物流模式(如图1所示)以物流中心为配运载体实现逆向物流,但其中还存在许多弊端。 (一)信息不对称 在该模式中各单位主体不具信息共享条件,当零售商收到用户的退换货请求后,无法第一时间判断该产品是否具有二次销售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可以二次销售的产品无法直接转寄给其他用户,对于无法二次销售的产品也不能直接转寄给制造企业,便会产生不必要的物流成本。产品在主体之间无法跳跃传递,致使退货原因的多级传递导致信息失真,形成“牛鞭效应”,退货的真正原因与收到的便相差甚远,企业基于错误信息的活动决策便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逆向物流缓慢降低服务质量 当用户申请退或维修产品时,通常希望能够尽快收到退款或是换货维修产品,但逆向物流的复杂性,使得但用户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这不仅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并且对于产品的满意度也会走低,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逆向物流不确定性降低运作效率 逆向物流产生的地址和时间以及回收的质量和数目难以预测,当产品从消费者手中收回后,单个产品必须在仓库中储存,达一定数量后才能统一拆解,每件产品的相对处理效率偏低,使得逆向物流进行缓慢,从而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率。 由此可见,传统的逆向物流模式有待优化。 四、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案 (一)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逆向回收物流的产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和存储和传递来达到对逆向物流活动的有效管控,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8]。 (二)新模式下的业务流程 在该模式下,采用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配有完善的退货标准说明与流程,来捕获退货产品信息。同时配合建立的回收分拣中心、拆解中心与配运中心,以便对回收产品进行集中式处理。 当客户产生退货需求时,客户按照退货流程将产品信息上传至信息系统,检测者上门取件与核实退货信息单。收挑拣中心收到信息后绘制退货信息表,并按照产品质量问题、产品传递对象错误和产品过期过时三种类别进行分拣处理。处理流程也分为三类:回收-维修-再加工-二级市场、回收-检测-二次销售、回收-拆解-废弃处理。 (三)系统模块功能 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模块主要分为回收模块与退货模块,下设有产品分拣、拆解、库存和配运管理模块子系统。现所列出为关于产品流动相关的主要模块(如图2所示),对于财务管理和客户信息等模块没有一一进行列出。 1.产品分拣模块。产品分拣模块功能主要是将集中回收的产品进行检测,然后按照直接再售、再加工零部件和报废产品三种类型分类。产品的检测按照企业产品损坏评估标准,确定产品损坏度,并决定处理方式。对于直接再售的产品无需维修直接做登记入库处理,需要维修的送往维修后做登记入库处理,对于再加工零部件和产品送往拆解中心拆解处理。 2.产品拆解模块。产品拆解模块功能主要是将从挑拣中心分流来需要拆解的产品进行统一拆解,并将拆解得到零件按照可用标准进行贴标签登记录入数据库。 3.配运管理模块。配运管理模块功能主要是将需要运送的产品或零部件从库存取出运送至各相关需求单位主体进行调配。 4.产品库存模块。产品库存模块功能主要是将可用零部件和可进行二次销售的产品存储信息录入,对于零部件的型号和损耗等情况皆有统计,为企业生产计划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四)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为解决逆向物流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及高成本和客户满意度等问题。现对逆向物流模式的优化主要通过引入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如图3所示),该信息数据流程图是业务流程的体现亦是对各管理模块关系的描述。 在此逆向物流模式中,将整个信息系统看作是一个功能,而消费者或零售商的退货信息便是此功能的输入数据,该功能中的各个管理板块会对输入数据做出相应的处理,制造企业会从中获得相应的产品相关信息与库存信息,并结合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活动。 分拣管理系统存有退货回收数据表,对于客户退货原因都有详尽的统计,企业可以依据退货原因分析,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一手数据来源。拆解管理系统存有受损和可用零部件信息表,企业对受损零部件可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出产品易损部件,用更好的替代零件为后期的产品提供更好的质量。库存管理系统存有仓库物品信息表,记录着产品零部件的库存信息,为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来源。配运人员信息表,记录着配送人员编号与配送产品零部件信息。 该模式下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产品信息的流通不再逐级流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产品的流通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化,消除了传递信息失真的可能。企业还可以对退货信息的分析,可以大致得出不同产品的相关退货率,从而对产品回收数量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进而更好的安排逆向物流活动。 五、优化后逆向物流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信息共享,降低成本 在信息系统支持下,供应链的每个节点企业都可以同时收到退换货产品信息。当消费者发出退货信息为错误传递对象类型(无需维修可直接二次销售)时,制造企业可以将产品信息与其他有同类消费需求的消费者匹配,检测者上门取件后检测退货类型与系统上传一致,检测者取件后可以直接将产品运至第二个消费者手上。在逆向物流的库存管理模块中,企业可以实时获得可以再利用的零部件存量及耗损程度信息,企业将其加以不同程度的再利用,而达到降低原材料成本的作用。相比原有的逆向物流模式,不仅减少了重复的运送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库存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企业的活动决策也能得到可靠信息的支持。 (二)退货数据管理分析,提高服务价值和竞争力 在如今的网络普及环境下,市场从原有的供给主导转向了需求主导,消费者也从满足需求转变为追求价值。企业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成为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商家或制造企业会第一时间对消费者的退换货信息处理并快速做出合理反应,以满足消费者的退货需求。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以往退货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生产自己的差异化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个性需求。在新的逆向物流模式下,企业可以提供更完善的售后服务,生产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三)降低逆向物流不确定性 在RFID技术支持下,对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可以进行监控,企业从原有的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企业对逆向物流的产生也具有了预测能力。在新的逆向物流模式下,设有集中的收集中心、分拣中心与拆解中心,可以对回收产品进行集中处理。虽说如此,但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仍会面临强大的挑战。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每件产品的状态信息,产品在分拣中心可以按照对应的类型进行自动分流,送入分解中心对需同类型处理的产品进行统一拆解处理,以此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循环。 六、结论 管理信息系统的引入为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变得更有预测性与可控性。基于第三方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建立新的逆向物流模式,管理信息系统让整个物流过程更透明化,数据的储存分析让逆向物流更有预测性。优化后的逆向物流模式下,降低了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减少了材料成本,提升逆向物流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海浪.逆向物流 不再沉寂[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5):12-14+23. [2]孙林岩,王蓓.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5(10):928-934. [3]干华栋.基于RFID技术的逆向物流模型[J].物流技术,2008(08):120-122. [4]程艳霞,吴应良,刘勇.面向退货管理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8-10. [5]岳辉.企业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初探[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S1):55-56. [6]Daugherty P J , Myers M B , Richey R G .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REVERSE LOGISTICS: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SHIP COMMITM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2, 23(1):85-106. [7]邹辉霞,荆海霞.基于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管理[J].中国流通经济,2003(07):21-24. [8]林秋平.第三方逆向物流及其信息管理平台开发[D].四川:成都理工大学,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