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中共阜新市委党校
摘要:改革开放近半世纪以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补充到必要到有益的补充再到“两个毫不动摇”,每次的进步都是质的飞跃,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经济贡献和引领作用非常显著,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常常用“六七八九十”来概括,即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国定资产投资超过70%,税收贡献超过80%,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出口企业和出口交货值100%,由此可见,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是不能小视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也导致在现实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和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民营经济;企业;经济
一、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小,规模小
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说是以国际大循环理论为基础, 因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和出口,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经济长足发展,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偏远贫困地区迁徙到城市,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民营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附加值不高,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条件下,产品技术和科技研发出现资金困难的情况,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市场竞争而几年内扩大生产却利润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被兼并和转型其他行业的情况经常出现。当然,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一些国内甚至世界知名的民营企业,如华为、海尔、小米等企业,科技产品含量也越来越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完全可以与国际同行业媲美。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仍然是小微企业且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核心关键技术支持及自主创新,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竞争力弱,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微笑曲线”底端。二是由于国土辽阔,发展不均衡,很多民营企业长期处于单打独斗阶段,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或集约型发展模式,因此即便这些民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却往往受到客观现实条件制约。还有部分民营企业家由于视野不够开阔、格局意识差,容易盲目决策冲动,渴望做大,不求做强。只求规模,不求质量。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什么都敢想敢做,一味急于求成。可事实并没有经过严密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强大的科技保障,努力显得苍白无力。实践已经证明,盲目的扩张生产力只会惨败。民营企业应正确处理好“做强”和“做大”的关系。
(二)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
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是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是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些时候,银行有钱也不敢贷款给非公企业,除了担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还担心政策风险、政治风险、声誉风险等等; 二是信贷产品少、授信额度低、国家货币政策紧缩、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导致融资环境偏紧。
(三)发展环境有待提高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策供给不足,民营经济存在自然成长状态,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指导意见少之又少; 二是生产成本压力巨大。 “高质”原材料、“便捷”交通运输、“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成本逐年大幅上升,且市场需求乏力。产品价格的上涨不能消除原料、能源等成本带来的压力,造成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窄。三是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大,招工、留人难也是民营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在很多地区还长期存在,尤其是在引用人才的思想方面,大多数高学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往往还是对国有企业、大型合资企业趋之若鹜,造成很多民营企业人才难觅。同时,人才待遇和发展规划直接与企业管理有直接关系,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难以在待遇和人才晋升培养方面与国有企业和大型合资或外国独资企业比肩,尤其是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经常是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
(四)创新能力比较弱,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大多数民营经济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非常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不多,总体研发投入占比小,在一线创业创新的人才严重不足,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民营企业普遍管理水平偏低,管理理念老旧,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等等因素制约了民企的发展。所以民营企业家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很多民营企业家虽然有着很强的商业头脑,但囿于自身教育条件限制,往往没有国际视野,缺乏民族意识,造成企业在做大之后遇到做强的瓶颈,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的发展应因地适宜、原材料供给便捷及量力而行的发展方式。在企业初期成长的阶段,就要做好企业内部优化,尤其是制度管理和财务管理。
二、如何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在国家战略层面给予一定扶持
根据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导向,要加大力度进一步落实好扶持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优惠政策。 一是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当年批准的民营企业建设用地落到实处,对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用地规划、指标上给予倾斜。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由于受资金限制和宏观政策收紧限制,政府有时无力兑现相关政策奖励措施。对此政府可以设专项基金角度加大对民营企业财政扶持帮助、可以低息无息信贷、税收适当减免等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安置就业、扩大生产。
(二)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引导银行推出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抵押融资业务的力度和范围,简化信贷操作程序,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加强贷款资金管理使用,确保贷款及时到位,缓解当前民营企业资金供求矛盾。二是加强民进资本管理,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县区招商倾斜力度,不断丰富县区招商引资项目库,在确保金融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放开竞争性经营行业和投资领域,多渠道、宽领域吸引域内外投资者。四是探索鼓励设立民营经济专项发展基金,用于民营企业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绩效考核奖励等,作为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保障。
(三)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扶持帮助小微企业抓住机会,主动转型升级,通过引进人才、科学管理、产品配套升级等提升企业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设立切实有效的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提升企业效益。二是实施民营大企业大集团成长计划,有规划、有针对的服务民营大企业大集团。三是建立整体企业数据库,实行“一企一策”,广泛培养,重点扶持,对利税大户给予一定奖励;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技改项目,要做好对上争取,给予资金支持。
(四)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并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一是要提高民营企业自身推陈出新的能力,同时提高企业承接科研成果项目的能力,利用科技创新发展与技术研发的优性互动,来促进民营企业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利用。加强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对绿色发展、技术革新等良性发展。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企业技术研发部门,同时促进各类研发资源无偿向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增强民营企业私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不良行为。二是建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基金,以便支持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扶持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具有显著带动作用和模范作用的重大项目。三是围绕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要求,制定严格的用工标准及培养计划。要改变过去任人唯亲的老观念,要实现企业任人唯贤,严格按照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引进竞争制度,敢于聘用能人,用创新的理念挖掘高科技人才,使科技创新始终是我们的目标和使命。四是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投资营商环境,与国内先进地区相对比发展,加快推进“法治社会”“信用社会”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决消除各种隐形障碍和“潜规则”,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五)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必须发挥主体作用。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所在。二是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的带头模范作用,更有效,全方位的保护好企业家的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深度发掘和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典型代表,大力弘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务实,敢于担当的企业家精神。三是营造和创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良好氛围,鼓励广大企业家树立创新目标和理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六)努力优化环境,增创竞争优势
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包括从筹划、开办、营运到结束的各环节)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其中包含国际公认的四大要素,一是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水资源、面积等地理因素,人口规模和气候条件;二是经济状况,比如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的完善和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经济和物价的稳定程度和经济政策等内容;三是政治法律,包括政治的稳定性、政府对外关系、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健全性;四是社会文化,主要包括语言和文化传统、教育状况等。打造地区营商环境需要以这四大要素作为切入点,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不同发展阶段给与各要素不同程度的重视,最终实现这四大要素的全面协调,实现营商环境改善,促进地区经济繁荣。而打造营商环境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党政合署办公,说到改善地区营商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必由之路;二是改进政府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三是整合创新旅游资源,突出特色旅游,个地区的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风清气正的政商关系,充满吸引力的人文历史环境和人优美怡人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就阜新而言,比如宣传藏传佛教历史文化渊源,搞活蒙古贞特色民俗活动,定位京沈两大都市圈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人员的流动和城市的靓丽必将为阜新经济社会增添新的活力,助推营商环境的改善。
(七)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拓阜新对外开放新局
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一直长期低于全国水平,与东南沿海开放省份差距更大。正因为对外开放度低,东北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逐渐落于人后,经济发展增速放缓。阜新位于辽宁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更低,因此经济活发性明显不足,长期在煤炭这样的资源型经济模式主导下体制机制弊端更深。 2013年至2014年,党和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东北由于自身的地缘环境制约,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进展缓慢。阜新目前恰好处于中蒙联合出海大通道构想的重要节点位置,而且现有连接内蒙东部的地区的资源运输铁路正在建设当中,未来能否与蒙古国达成合作,成为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不仅需要政府层面出台长期的发展规划,科研院所也应该及早开展相关国际研究,按照“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东北亚各国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积极探索与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实现战略对接。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为民企发展营造平等竞争环境[N].科技日报,2019-12-25(001).
[2]关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N].阳泉日报,2019-02-02(003).
[3]付宣翔,邓智颖.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