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农村过剩劳动力有效转移机制与国际经验借鉴

2020-05-26 18:53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莹  王雅琪  王子璇  魏颀涵 王一凡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摘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对农村过剩劳动力有效转移的研究,有益于改善当下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的困境。而本文通过说明农村过剩劳动力的产生背景及原因,对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研究,运用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韩国、日本、印度等有借鉴性的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改善社会制度,调整劳动力转移方向,提升农村教育,加强劳动力培训,鼓励农户兼业的一系列政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建议;国际经验;印度;韩国;日本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劳动力转移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寻找就业机会,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民工潮。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不断发展,导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据统计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农民工总量中到乡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5%。外出农民工的分布地区及构成如表所示。

2018年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

表 2018年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1.农民对城市向往——结合博格“推-拉”理论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万千农民怀着对城市的向往和改变自身命运的志向进入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渴望在城市有立足之地。对人口流动现状的分析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博格“推-拉”理论则是最为全面能解释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动因的理论。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是唐纳德·博格(D.J.Bogue)20世纪50年代末明确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与此同时,转入地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转入的“推”的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而人口流动是由推力、拉力、中间障碍因素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结合“推-拉”理论与表可知,农民工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与劳动力资源的承担者偏于向经济发展好的城市流动,并且由于迁出地的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多种不良的环境因素,农民偏向于流向我国的中部地区。除此之外,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也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这就可以解释表中省内流动的劳动力要大于跨省流动的劳动力。

2.农业利益比较低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和城市中的二三产业相比,本身就具有利益低下的特点。农业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低,弹性普遍也低。如果增加产量,不仅不会使收益增加,反而会产生滞销现象,导致价格下降,收益降低,即出现所谓的“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业劳动靠天吃饭,辛苦一年却收获无几,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且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生产资源出现不足。农民依靠传统农业发家致富受到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几乎难以实现,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实现温饱。因此农民工更偏于选择向城市进发,寻找出路。

3.国家发展变化的需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土地的自主权。而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的效率也不断提高,农村的粮食供给由原来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到供过于求,已经能够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基本需求,为他们向城市流动提供了基本保障。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一小部分会转入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剩下相当大的一部分就会形成民工潮。同时沿海城市对外发展的加快,其发展的出口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吸引了民工潮不断流入。

(二)劳动力转移原因

1.人们为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而不断流动

生产结构及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导致了人口大规模转移,突出表现为人口从农民向工人、商人及其他身份的转变,乡村人口向城镇劳动力的转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50.8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03元,这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城市的高收入吸引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城市新兴产业的不断产生、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城市群的大力建设等经济增长动力都为农民工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2.人口趋向于教育水平高的地方

教育系统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有力媒介,不同地区教育水平高低不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论是校园环境、硬件设施,还是经费、师资力量都比不上城市的教育资源,农村的孩子们在美术、音乐、实验和微机操作以及图书馆、博物馆都是缺乏的,农村孩子们在课外知识的普及是无法与城市小孩比及的,所以在素质教育上是不及城市小孩的。城乡教育上的差距,让农村孩子们在求学路中一直处于劣势,社会对人才的发展也更加看重综合能力。为了给后代谋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农村劳动力趋于向城市进行转移。

3.追求进入较高阶层的欲望使劳动力不断转移

现代的社会,社会结构愈复杂,社会阶层愈分化,社会阶层之间是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人们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垂直流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教育、生活、医疗条件相对优越,重要的是就业前景更好,更容易带来身份的转换。

二、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过程分析

(一)劳动力转移机制

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必须先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1.民办型农村服务体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出路。近年来,中国的乡镇企业崛地而起,农村工业化迎来了新的浪潮,农村过剩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到急速成长的第二、三产业中。

2.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对于农村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转移就业的机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乡收入的差距是导致农民向城市流动主要原因,城市化扩大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途径,研究如何在建立城市化的进程中为移入人更好的创造就业条件,具有对其就业提供一定保障的重要意义。

3.转移劳动力的社保问题,随着劳动者在生产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劳动者作为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与承载者应享有的更多权利来保障他们及其子女的生活和教育。

(二)国内过剩劳动力在城市内就业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1.社会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率有所增加,人才的供应和需求缺乏平衡性,就业压力逐步增大。而我国经济建设中又未能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增加了社会劳动力的过剩。以2000年沈阳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为例:第一产业需求人数只占市场需求总量的0.38%,而供给人数却占市场供给总量6.73%,供过于求。其次,根深蒂固的城乡不平等观念阻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散布在农村。

2.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出路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使过剩就业者向高效就业者过渡。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同步流动的过程,因此,增加就业的前提是增加对转移企业的投资。

(三)政府对于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与就业保障问题

1.定期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技能培训,以使劳动力更快的适应工作要求,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增强劳动力的就业意识,培养劳动力的创业就业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以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就业岗位为重点,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搞好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辅之以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引导性培训,使培训的方式,内容符合就业岗位要求。

2.加强知识技能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为劳动力就业提供重要保障。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方式,让培训更贴近农村和进城务工农民,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参加。建立以政府为引导的多元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

三、劳动力转移案例分析-国际经验借鉴与比较

我国现阶段过剩劳动力的转移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对于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来说,劳动力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因此,通过分析部分其他国家劳动力的转移经验,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式,改善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印度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分析

1.案例分析

独立后的印度注重发展工业,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自1901年至2001年呈上升趋势,对工业化的推进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相比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人口城市化率和发展中国家约50%的人口城市化率,印度的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十分缓慢,水平也非常低。印度在注重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时,也在减少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但印度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却并未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可知,印度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

印度在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却十分不活跃,而导致其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的主要原因:第一、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城市工业发展提供的劳动力就业数量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无法保证;第二、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发展缓慢,农业结构脆弱;第三、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工中文盲占大多数,尽管印度企业内存在劳动力需求缺口,低下素质的劳动力也无法填满这样的缺口。

2.我国对策经验

分析印度经验可知,有如下对策:

第一,改革工业就业制度,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扩大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少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第二,均衡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印度因为有限的城市工业发展提供的劳动力就业数量而导致劳动力大量流失,所以要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城市工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就需要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工作岗位以此为农民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第三,重视农村教育,提升文化素质。城乡教育的严重不均衡也是拉大城乡差距的一个重大因素,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一直是比较落后的,重视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升,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鼓励毕业大学生下乡支教,多发放补贴,是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

(二)日本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分析

1.案例分析

二战后,日本进行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日本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到1985年,劳动力由从事第一产业大规模转向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率由原先的48.74%降到了7.99%,农业生产总值也由原本的21.2%大幅度下降到了3.4%,至此日本算是基本完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务,而且在这年间,日本的农民家庭收入增长了7倍。

日本的农村劳动力得以成功转移,主要原因还是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从事其他非农产业的兼业化的类别转变。到1985年时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兼业农户的比重已经占到了总农户的68%,而正是这种比重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有效的缩小了城乡差距。

2.我国对策经验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借鉴其经验可知:

第一,鼓励休闲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强对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做好后期的运营推广工作,帮助劳动力在地区内的有效转移。休闲农业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而且在保证绿色环保的前提下,增加了农民工就业机会。

第二,定期定向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使劳动力更快的适应工作要求。虽然我国人口在源源不断的增加,但技能专业方面的人才一直是匮乏的,而大量的劳动力正是培养发展的对象,有针对性的培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力的就业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韩国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分析

1.案例分析

韩国新村运动时政府实施第一、二个经济发展5年计划,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并扩大出口,但在此期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农业对工业的增长速度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导致农村人口的大批流动。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韩国光复后,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了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与此同时,部分服务行业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为了防止大规模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韩国政府还采取了分散工业、新建教育文化措施以及疏散政府等三大措施,将经济实力的均衡分布作为人口重新分布的关键,通过工业生产的分布来牵制劳动力的流动方向,保证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合理性、准确性与有序性。不仅是日本,韩国在转移劳动力期间兼业农户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兼业在一定程度上补全了农民工靠农业养家糊口的空缺不足。

2.我国对策经验

新村时期的韩国与中国在城乡差距扩大与产业结构变化滞后等方面相似程度高,借鉴可知:

第一,调整劳动力分配结构。将有才能的人才投放到合适的产业,创造大容量的就业载体,根据企业行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而对于没有工作经验和未经过培训,门槛较低的工作,就适合从农村中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还要优化内部结构,挖掘就业潜力。

第二,适当控制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政府要本着人人机会平等,公民权利平等的原则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市场,合理发展城乡共同发展。虽然以户籍制度为主规定的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但是这样的制度实则是有悖社会人人平等的发展原则。重视公民权利平等是平衡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关键,只有通过合理的分配,良好的市场就业环境等措施才能保证劳动力流动的均衡有效。

第三,农户兼业也同样适用中国农民。正是这种农业与其他行业兼顾的就业模式产生的价格弹性给农民工在农业经济波动或者劳作不景气时提供了缓冲的保障,这也是劳动力有效转移后农民对农业与其他行业之家就业的一个均衡。

四、政策建议与展望

根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社会制度的改善。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改革工业制度,扩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我国工业发展,为转移后劳动力减少市场的就业压力。完善社会制度,在贷款,医疗补贴,社保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提供足够的保障,为转移后的劳动力就业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农民工们在新的就业环境享受到平等应有的保障与便利服务。

第二是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方向。适当控制大规模的劳动力迁入城市,户籍制规定我国户口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两大分类,虽然这样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与就业,违背了人人自由,机会平等的发展观念,但也确实维护了社会人口流动的有序性,而本着人民平等的原则就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除了迁入城市的转移劳动力外,还建议应当加大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力在地区内的就地转移。在绿色环保,最大利用本地资源的前提下,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大农民的就业机会,在另一种程度上促进了过剩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第三是对劳动力的培训。均衡发展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先提升其就业、法律法规等意识之后,降低工作中的事故发生率,再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分层次培养,优先发展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才能的农民工,对其进行了专业的技能培训后投放在合适的产业就业。对于缺乏文化水平和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只需经过简单培训,为其提供门槛较低的简单的餐饮类、服务类的行业工作,帮助劳动力适应转移之后就业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促进过剩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第四是农村教育的提升。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提升整体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解决农民进城务工后涌现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照顾,农村的教育设施也落后,孩子们所能接触学习的新鲜事物有限,政府加强对农村孩子的关爱帮助必不可少。提升了对农村儿童的教育,也是促进农村后代的文化素质提升。

第五是鼓励农户兼业。虽然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已经完善很多,但是农民的土地权益依然无法保障,况且仅靠经营农业的规模完全不足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农民放弃兼业产生的恶劣影响并不会少于农民抛荒。农户兼业保证了劳动力市场大的价格弹性,保障了农民的生活为自己留下退路,这样的措施促进了劳动力即使在转移之后也保障了土地的劳作,才能真正做到过剩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我国劳动力过剩的情况才能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樊新生,高更和,罗庆.农村劳动力流动空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5(07).

[2]陆益龙.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社会影响——来自皖东T村的经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01).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冯胜.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南亚研究季刊,2009(03).

[5]詹福稳.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乡镇经济,2000(06).

[6]刘珊珊,王东阳.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5(04).

[7]孙海荣.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