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振兴战略探究
——以广东省增城区大埔围村为例 叶楚柔1 郑伊彤2 黄子彤1 许晓琳1 黄佳怡1 郑莹珊1 (1.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广东佛山 528000;2.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广东佛山 528000) 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pdjh2019b0139)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文章以大埔围村为例,通过SWOT分析大埔围村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挑战,提出利用互联网助力生态产业发展、扶贫政策扶持科研文化发展的SO战略,加强科研实践本地服务平台建设的WO战略,加强激励力度、完善交通网络系统的ST战略以及加强人才对接、优化人才结构的WT战略,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创新策略与可选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SWOT;大埔围村 一、广东省扶贫现状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大工作部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扶贫建设。纲领性文件的制定显露了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高度关注,大学生村官群体也为广东省乃至精准扶贫注入了新的智力支持。脱贫攻坚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是党基于对当前发展形势的正确认识上所做出的重大决策[1]。截止至2017年底,全省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93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发生率从以往较高水平的4.54%减少至1.52%以下,累计相对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约116万人次,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趋于缩小。新时期我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总引领,突出强调宏观指导性和微观可操作性,为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2]。 二、大埔围村基本概况 大埔围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东部,全村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总人口220多户,共852人,管辖6个自然村,9个经济合作社,农村人均收入5565元。过去,由于大埔围村位置偏僻,缺乏重视,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意识落后,村内缺乏文化建设;产业落后,污染严重,人员流失,集合着贫困村的所有特点,发展十分困难。 90后大学生村官张帆到大埔围村担任书记以后,为大埔围村带去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民众参与”的理念,打造特色产业生态圈,创建精品红色文化宣讲品牌,鼓励村民亲自参与农村建设,同时打造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吸引年轻人进村发展,使大埔围村从过去的软弱涣散村、角落村和问题村蜕变为“广州名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村”。 三、大埔围村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通过准确、全面、系统地评价自身优劣势及外部竞争环境中的机遇和风险,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判断项目的竞争态势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探索方向。 (一)优势(Strength) 1.善于发掘红色文化丰厚底蕴 大埔围村是广州著名的红色文化基地,拥有深厚的抗战历史文化,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曾在大埔围村设立指挥部。大埔围村充分利用自身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设立新时代增城红色文化讲习所,编印相关图册、读本,建成了抗战历史纪念馆,大力挖掘弘扬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大埔围村通过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让村民和游客在欣赏风景与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提高村民素质素养的同时利用共情缓解村内矛盾。 2.积极打造特色生态农业产业 村官积极调动村民的自主能动性,拆除污染严重的80多家“散小乱”养猪场,并引进增城第一家现代化大型养猪场,以此为起点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每年为村社集体增加收入100多万元,缓解了村民就业机会少的难题。2015年后,该村引进花卉种植加工基地,发展生猪屠宰、猪肉深加工等产业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愈加高效益的上下游产业及多样化的产业生态圈提高了村内资本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产业价值。 3.大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 大埔围村主动携手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等增城属地的众多高校,创办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此外,大埔围村正在联合增江街筹建一个全新的创业孵化器——增城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该项目将与现有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增城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效整合,注重增强青年创业意识,掌握创业基本要素,学习创新思维实施创业活动。未来,整个产业园将划分为宣传展示区、运营办公区等区域,满足不同类型青年创业者的发展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人才血液。 (二)劣势(Weaknesses) 1.地处偏僻,基础设施薄弱 大埔围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东部,是广州最东边的一座农村。起初,由于地处偏僻,少人问津,因远离广州市中心而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除此之外,村民靠落后的家畜养殖谋生为主,村内猪场密布、臭气熏天、破屋林立,环境恶劣,还有大量闲置空地,公共基础设施十分不完善,甚至没有公共汽车出入。 2.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意识落后 大埔围村村民大多没接受过高等教育,村民之间常常争吵不断。村内村民只考虑自身利益,常常因为大小事务产生矛盾,缺乏公共合作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忽略了村社的发展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村民之间、村民与干部之间矛盾重重。 3.产业落后,人员结构单一 先前,大埔围村由于环境恶劣、公共基础设施基础薄弱,物资匮乏等原因,产业发展十分落后,主要是以家畜养殖业为主,收入低微,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结构单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现代化新型农民等高素质层次的人才。同时,因缺乏创新创业的相关发展措施,村里的年轻人相比于“建设家园”,更愿意去大城市闯荡,发展后备力不足,村里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机会(Opportunity) 1.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扶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推出多项利好政策扶持乡村振兴,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大埔围村作为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坚持“因地制宜、因难见巧、因势利导”的发展理念,保留延续村落原有红色文化,以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为主导,重新调整发展思路。村官通过积极动员村民盘活土地资源,引进增城第一家现代化大型养猪场,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的同时,提升村民整体收入水平。 2.我国“双创”热潮的兴起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新旧发展动力的交汇碰撞激发了新一轮的创新型经济发展, 为我国各类创业孵化平台的构建铺好了基石,也为乡镇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自2008年增城区启动 “青春惠民富民行动”、“增城市青年带头创业致富工程”和“青年创业展翅计划”以来,大埔围村牢牢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在“双创”的热潮下借势推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提高脱贫质量。 3.互联网发展弥补信息短缺短板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市场规模越不断扩大,囊括社会、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不断变换适合当今信息时代的新格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变量之一。互联网的发展弥补了村内外信息不对称的短板,为村内外的人才交流和科研调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威胁(Threats) 1.地域空间偏远,外部援助短缺 增江街大埔围村位于广州增城区东部,位属广州城郊,是广州最东边的一座农村。由于地处偏僻,少人问津,因远离广州市中心而得不到相应的重视,物资匮乏。大量的闲置空地削弱了资本建设发展速度,而缺乏公共交通工具、科教机构等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使其生活服务保障落后,是典型的角落村。其中,落后的交通网络系统使得村内人员进出极为不便,不利于游客进村享受生态农业建设成果,阻碍了村内外的资本流动速度。 2.就业机会有限,就业待遇低进难升 由于村内建设初期产业落后,边际收益低微,尽管《大埔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奖励办法》的发布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激发村内创业实践热潮,然而相比于广州市中心,村内的就业机遇和就业待遇依然大相径庭。村内大部分产业处于问题较多的初创期,企业组织结构层次少,难以提供晋升空间。尽管创新创业缓和了人员流失问题,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仍未消除,居民收入差距依旧悬殊,人口流出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四、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工作展望 (一)SO战略:发挥内部优势,把握外部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旅游业进入催生了移动网络传播时代。目前,微信“互联+旅游”创新模式,而微信公众号以方便快捷、受众广泛成为了各大旅游景点在移动网络传播的重要推力。大埔围村未来的特色生态农业旅游推广和红色文化弘扬可以借力而行,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个崭新的宣传平台,向外界推送大埔围村的特色旅游文化及深厚红色文化,提升大埔围村景区的知名度,扩大受众和客源。 另外,大埔围村还可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广东省脱贫攻坚工程,加强交流平台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实践站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宣讲活动。大埔围村可以面向社会企业单位乃至各高校积极宣传红色文化,吸引更多的党员、学生到来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壮大攻坚队伍,填补乡村振兴的实践空白。 (二)WO战略:利用外部资源,克服自身弱点 加强科研实践的本地服务平台,延展创新产业链。大埔围村可合理利用目前国家的各项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与所在地政府的科研联合,促进科研人员对本地资源的高效取用,提高科研资源整合利用效率,减少重复研究,使基地成为科研相匹配的合作方。另外,大埔围村也应加强科研成果应用到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中,按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引进潜力人才,进一步延展现有产业链,并向后加强创新的产业市场研究,并使符合产业需求的新领域落地应用,提高产业生产力,提升脱贫质量。 (三)ST战略:发挥自身优势,抵御外部风险 一方面,可以加强激励力度,提高内生动力。大埔围村可以加强创业就业等补贴制度的建立、设立优秀个人奖项等奖励激励村民参与到农村扶贫建设,提高村民的建设成就感;另外,还可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如村委公众号运营管理、建设成果展示等,通过充分调动村民的脱贫意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确保农村建设质量和巩固建设成果。 另一方面,也可完善交通网络系统,铺设适量的村内外交通路线及公共交通设施,并将交通网络系统扩展至邻村,加强村内外的人才和资本交流。便捷的交通可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入村落,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推动招商引资,拓宽自身和邻村的资本发展空间,扩大资本获益范围;同时也可以确保村民更方便地享受城镇的社会公共设施资源,减缓自身建设成本。 (四)WT战略:主攻自身弱势,回避外部风险 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建设和人才引入机制,加强科研人才对接,优化人才结构。首先,大埔围村可以优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才支持培养机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提升人才发展服务水平,建立专业化扶贫队伍。其次,还可通过培养市场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市场管理体制,设立公益岗位,引导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大力引才,尤其是旅游管理相关方向的人才,并积极发挥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积蓄作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还可通过完善建立人才的选择、激励、竞争机制,增强储备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加力稳定脱贫,为脱贫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表 大埔围村精准扶贫SWOT分析表 五、总结 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大埔围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广州名村”。大埔围村自身建设过程中善于发掘红色文化丰厚底蕴、积极打造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大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但也有着科技创新产业基础薄弱,人员结构单一的弊端。在乘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扶持、 “双创”热潮、互联网科技发展的东风的同时,也面临着地域空间偏远,外部援助短缺、就业机会有限,人员流失严重的外部威胁。对此,文章分别针对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遇、利用外部资源克服自身弱点、利用自身优势防御外部威胁、减少自身弱点回避外部风险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以期为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更多创新策略与可选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志浩.聚力脱贫攻坚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精准帮扶路径研究——以灌云县图河镇兴隆村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1). [2]刘晓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