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型中小企业专利管理
李健 王莉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作为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专利通常代表着本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专利保护和管理理念逐渐被中小企业领导者所关注,已有不少中小企业在专利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小企业在专利管理方面仍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管理经验不足,容易造成企业专利无形资产的流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利;管理 1.专利管理的概念 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将专利分为三种,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企业开展专利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合理配置企业的科技资源,促进企业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同时,专利管理能引导企业采取积极的策略促使企业专利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高,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企业外向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主要围绕企业专利的申请、授权、保护、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如专利申请、专利权的许可与转让、专利信息收集与利用、专利战略研究与运用、专利权的保护、专利纠纷的处理等事项。从内容上看,则涉及专利管理机构的建立与专利管理人员的确定、专利规章制度建立与完善、专利产权管理、专利信息管理、专利利益分配与奖励等内容。 2. 专利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创新成果存在隐性和显性两方面,企业的知识资产跨越了技术发展的整个连续过程,专利技术是指智力资本中可以得到法律保护的部分[2]。显性知识的运用往往是以隐性知识的理解为基础,两者是难以分割的。通过对显性知识的保护,可以使得与之相联系的隐性知识有一个安全防护带。 专利不但为企业提供了保护自己知识资产的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建立持续创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专利文献、技术情报、法律情报和经济情报为一体,企业可以藉此分析和研究市场的技术动向,提高研究开发起点,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成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首先都是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运用专利文献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3]。西方发达国家所拥有的专利数量约占全球专利总量的90%,发达国家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占用、许可、转让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和连续性使得企业可以利用专利技术设置壁垒,或者形成技术创新的途径依赖。例如,在原有专利继续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新的专利技术如果其实施的前提有赖于在先技术提供的条件和基础,那么新的专利技术就是已有专利的从属专利,实施从属专利必须得到在先专利权人的许可才能进行。 3. 创新型中小企业专利管理现状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方面主要有: 首先,中小企业领导层比较精干,比较具有冒险犯难的创业精神。中小企业比较专注于目标市场与技术开发创新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较快做出创新的决策; 第二,中小企业组织架构较有弹性,容易结成联盟,有利于企业知识和技术的共享; 第三,大企业对研发技术人员最好的奖励往往是职务的晋升,而创新型中小企业却把技术创新作为他们竞争战略的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的地位很高; 最后,大企业对市场规模较小的技术创新,或不太重要的创新兴趣不大,而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它们往往比大企业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因此,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某些方面技术比较先进,研发成果也比较多。 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研发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高,企业没有设置知识产权管理的专职人员。中小企业的研发、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技术培训,能力较弱,专利分析、撰写申报能力不强,以致于研发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可能造成技术成果被别人抄袭从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如果研发投入大,而产品市场竞争力又不强的话,很容易出现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严重影响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甚至导致企业严重亏损或者倒闭。 因此,中小企业虽然灵活轻巧,但由于企业资源规模不足、条件有限,在技术创新保护方面面临的困难有: 企业研发和技术管理资源投入不足;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是非常健全,职能划分不明确; 高素质科研、技术管理人员不足; 规模与市场影响力不足; 创新成果容易被跟进的大企业模仿和超越; 核心能力的累积程度不足; 产品规划不全面,技术的完整性不足。 4. 创新型中小企业专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4.1 专利制度建设 根据公司的规模和组织架构,制定切实可行的专利管理制度和流程。因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必须依据合理优化的流程,只有规范了制度,才能依据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并且将该制度融入公司研发以及经营的流程中,保证专利工作与公司经营活动的同步性。 应当建立的制度包括:《专利管理制度》、《专利申请流程管理办法》、《专利维护管理办法》、《专利奖励管理办法》、《专利许可管理办法》等。以上专利管理制度可以总体写,也可以分开写。 4.2 专利战略规划 根据公司具体的技术创新情况以及领导层的战略设想,建立符合公司情况的短期及长期专利战略规划,逐步建立“防御-相持-进攻”的专利战略,使得专利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4.3 研发成果专利化 4.3.1 挖掘: 进行专利挖掘的主体,首先应当包括对技术背景、技术研究现状都非常了解的技术研发人员。专利挖掘,只是将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找出来,而不是将技术转化为专利。 基于专利的先申请原则,专利挖掘的时机是在满足专利法有关公开充分要求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而不是等产品已经生产出来,或者方法已经投入生产才申请专利。专利一定要在公开以前申报,这是国内中小企业经常忽视的问题,此种情况即使专利被授权,但在发生专利纠纷时存在被无效的风险。 4.3.2 检索: 专利检索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利用一定的资源,对已经公开的与挖掘出的创新点相关的在先技术进行对比,以了解是否有在先的公开技术存在。检索使企业明晰与挖掘点相关的在先技术的动态、避免重复开发与资金浪费。由于公开的在先技术众多,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任何企业在申请专利前,都应认真检索,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已经被别人实现,是否专利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大专利局的数据库中而不自知。 4.3.3 撰写: 专利权的行政审批特性决定了专利申请人要想获得专利授权,需要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自己的专利申请文件为前提。基于《专利法》第33条等法规条款的规定,专利申请文件一旦递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人将不得再超出原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去主张专利保护的范围。一旦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就意味着其可能的保护范围被最终确定。也就是说,一旦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不当或者失误,导致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文件存在瑕疵,甚至错误,对专利申请人的权益损害就极可能会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中小企业应尽量自己培养或者招聘专业的专利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合适的专利从业人员,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进行专利撰写工作,企业研发技术人员对于技术点进行把关,以保证专利文件的撰写质量。 4.3.4 奖励: 根据《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对于企业研发人员作出的职务发明创造,必须给予奖励,企业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奖励机制以提升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4.4 专利成果的管理 4.4.1 做好已获取专利权的专利的管理工作。 企业专利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所拥有的专利进行内部的价值评估,根据专利的保护范围大小、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关系、专利是否已经转化、专利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情况、是否已经出现替代方案、专利申请的目的是否已经实现等各方面的因素,得出初步的评估结果,并因此将所拥有的专利进行分组管理。 4.4.2 根据公司专利战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适时采用一定的手段对自己的专利成果进行运用,以打击竞争对手。当他人未经许可,实施了其专利技术的时候,专利权人可以对之发动专利侵权诉讼,以维护其对专利技术的垄断实施权,从而将竞争对手排除出市场,获取相应的侵权赔偿或者专利许可费收入。 4.4.3 在保护的基础上以专利许可的方式获取最大利益,也可以在公司产品遭遇风险时,作为交叉许可的保护伞。 5. 结束语 在过去的20年中,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受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很大,企业利润率较低,所以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这是保证中小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根本所在。而中小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 总体来说,由于我国专利制度刚刚起步,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的专利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各个方面包括政府层面,企业的领导层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引导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真正实现保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目的,支持创新性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佐超等.企业专利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晨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的专利化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3(4):13-14. [3]赖洪.专利文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知识产权,2000(6):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