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浙江省制造型企业的双案例研究
马汀蕙 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
摘要: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制造型家族企业的双案例研究,试图探讨家族企业一代创始人将家族企业传承的完整过程,并围绕接班人的选择、培养、处理与接班人的关系和继承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本文一方面丰富了现有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同时在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面临继承危机的情境下,为家族企业创始人提供借鉴和指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族企业;创始人二代传承;双案例研究
一、引言
2017年浙商精神格外突出,学者向全国讲学,各地学习浙江企业,学浙江的政务环境。在我国,90%的民营企业具有家族性质,而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浙商代表人物万事利集团沈爱琴女士、青春宝集团冯根生先生、万向集团鲁冠球先生近几年相继去世。随着老一辈企业家退休与去世,二代传承问题油然而生。二代的经营要远区别于一代的创业过程,家族企业能否传承下去?二代继承人如何能延续企业辉煌?如何处理好企业中的关系?家族企业在未来5—10年内会形成交接班的高峰,迫切需要管理学界开展家族企业继任者领导力的研究(黄玉梅和孙海法,2012)。
在探究家族企业传承的问题时,国外研究以国外家族企业为研究主体,而国内学者很少从创始人的角度看待整个传承过程,大多关注继任者的管理能力、管理素质、管理技能与继任绩效的关系(刘学方等,2006;于斌斌,2012)。因此,本文以浙江省制造企业为例,聚焦于企业创始人将家族企业传递给二代的整个过程,包括如何选择接班人、如何培养接班人、如何处理和接班人的关系,以及继承后的问题。这些角度不仅丰富了我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研究,响应了学界对“本土化”研究的呼吁,也能为家族企业发展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继任的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发现创始人在将家族企业传递给二代的过程中,在继承前、继承中和继承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整个过程中与二代继承者、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互动,最终推动继承过程顺利进行。
二、文献回顾
(一)家族企业概念
家族企业是指一个两代或两代以上家族成员掌握大部分所有权,并保持终极控制权的经济组织。同时,企业内部管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追求家族利益为重要目标,通过实际控制实现家族利益最大化。家族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以亲情为首要原则(曾德国、王林,2005;应焕红,2009)。
(二)家族企业传承模式
国外学者认为家族企业传承的主要模式有:(1)丘吉尔和哈顿的四阶段传承模型:所有者管理阶段、子女培养和发展阶段、父子合伙阶段和权力传递阶段;(2)汉德勒的四阶段角色演进模型将家族企业传承过程看做继承人角色的变化过程:无角色阶段、助手阶段、管理者阶段和领导人阶段;(3)盖尔西克等人的三极发展模型,揭示了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和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将传承过程划分为压力积累、触发、脱离、探索选择方案、选择和实施等6个阶段;(4)米勒等人的传承周期模型,包括准备、触发、休眠、选择和承诺等5阶段(王呈斌,伍成林,2011;窦军生,邬爱其,2005)。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双案例研究探索问题。根据艾森哈特(1989)的论点,案例研究方法有利于产生新的观点和建构理论。此外,案例研究有利于研究整个事件的过程,通过对一代创始人的跟踪研究,有利于保持家族企业传承过程的完整性,以全面、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家族企业二代传承问题。艾森哈特认为,案件的数量应该取决于新案件是否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增加我们的知识(Eisenhardt,1991)。本文收集了两家较典型家族企业的数据后,发现有较大相似之处,新案件知识增长较少。同时,双案例研究比多案例研究具有较少的复杂性;比单案例研究能提供更多理论视角。
(二)案例企业选择
本研究选取两家浙江省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母本。浙江省工业制造业近年来多项指数都在全国前列。同时,浙江省企业已有许多第一代成功把接力棒交到了第二代的手里,能为本研究提供优良范本。
案例企业的选择必须满足案例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Eisenhardt,1989),要根据其是否适合发现和扩展构念之间的关系和逻辑来决定(毛基业、李晓燕,2010)。为此,本研究确定了如下案例企业选择标准:第一,企业专注于自主创业营运已有较长时间,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有利于发现和挖掘不同层次企业继承的原始资本对继承结果的影响;第二,企业由父亲一手建立,运营良好,充分具备二代继承的条件,且父亲即将进入退休年龄阶段;第三,能够掌握丰富的研究资料。基于上述标准,本研究确定了浙江省A、B两家制造企业为本案例研究的样本企业。A企业做贸易起家,目前为小型制造业独资企业。A企业父亲65岁,两子一女,大儿子有稳定工作,女儿在上学,小儿子为准继承人,2008年进入企业工作,目前已基本成功接班。B企业为上市公司,产品定位于中国高端市场,且在欧美发达国家、南美、澳洲、非洲已成为中国动力制造商中独树一帜的全球性品牌。B企业父亲55岁,一子一女,女儿仍在上学,儿子为准继承人,2008年进入企业工作,公司运营得当。
(三)数据搜集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非正式访谈、现场观察、二手数据收集信息和资料。通过交叉验证研究数据和信息,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Eisenhardt,1989)。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采访两家企业的创业者和继承者,以及与企业有紧密联系的人员。每次访谈的时间约为1~2小时。整个过程进行了录音和记录。其中,整理访谈笔记遵循着两个原则(Eisenhardt,1989):第一,访谈结束24小时内进行整理;第二,访谈中的全部资料、信息和数据均应记录,无论其对研究是否有直接价值。
通过非正式访谈、现场观察、二手资料补充了解A、B两公司内部其他信息,了解企业背后的故事,为研究收集更多素材。
四、案例分析
在对家族企业的传承的研究过程中,严格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数据分析涉及以下步骤:
(一)收集在创始人传承企业过程中的活动
整理数据和与后续问题有关的活动,采用“开放式编码”技术,将活动分组,并将其进行一阶编码(结果见表1第一列)。例如“招过来的人不放心”、“财务还是自己人管放心”(访谈材料)编码为“自己人放心”;“如果他有这个脑子的话,销售或者技术能有一方面行,都可以(访谈材料)”编码为“有能力为前提”;“开始是从车间”“从基层做起大概经历了八年”(访谈材料)等编码为“继任者从基层做起步步攀升”。
(二)确定有助于继任者顺利继承企业的活动
将一阶编码再次概括和提炼为二阶编码,包括继承原因、继承态度、继承条件、培养过程、父子关系、他人看法、继承结果、经营能力、他人关系和后续规划10个方面(表1第二列)。
(三)建立关于继承者继任过程不同阶段的模型
根据二阶编码的结果,进一步将其概括为继承前、继承中和继承后三个阶段模型(表1第三列),展示了家族企业二代传承全过程。
表1 一阶编码结果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将家族企业的继承分为继承前、继承中和继承后三个阶段。
1.选择接班人的继承前阶段
选择接班人大多基于接班人自身意愿和能力。若是企业二代不愿意接,这时父亲对接班人的选择就尤为困难、重要。A、B两家企业作为已基本成功传承的企业,在选任接班人时都经过了缜密思考。这一阶段各个子女对继承的态度、父亲寻求继承者的初因、父亲对继承者的要求和条件等因素会影响到一代创始人的决策。
2.培养接班人的继承中阶段
在家族企业培养接班人的继承中阶段,一代创始人尊重二代继承者的意愿,在培养过程中尽量给孩子创造机会。同时,通过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锻炼和发挥,以及父子关系的正式化,帮助其顺利接班。二代继承者也会出于期望和责任,通过自身努力、从基层做起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获取父亲信任的方式树立权威。公司其他高层管理者也会在一代创始人的授意下尽可能给予二代继承者支持,最终共同促进家族企业顺利传承。
3.成功交接的继承后阶段
在继承后期,一代创始人并不会完全退出企业,而是起到一个辅助者与咨询者的角色,直到继承着具备完全的经营能力。同时,二代继承者基本获得高管的信任,并与其保持和谐关系。在后续规划上,一代创始人也会设计一些股权分配规则,对高管和一代继承人的其他子女进行股份分配。最后,由于社会资本的不可传递性,一代创始人往往通过引荐的方式将二代继承者带入其关系圈,为二代继承者提供更多人脉资源。
(二)不足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制造型家族企业的双案例研究,将家族企业继承分为继承前、继承中和继承后三个阶段,并围绕接班人的选择、培养、处理与接班人的关系和继承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方面丰富了现有研究,同时在越来越多家族企业面临继承危机的情境下,为家族企业创始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但是,本文也难免有一些局限性。一是在案例选择上可以考虑其他行业、地域的公司,提高案例结果的普适性;二是本研究对继承阶段划分较为粗略,未来研究可以考虑进一步对其细分。
参考文献:
[1]窦军生,邬爱其.家族企业传承过程演进:国外经典模型评介与创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09):52-58.
[2]黄玉梅,孙海法.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团队学习行为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03):29-39.
[3]刘学方.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以家族企业为例[J].经济学家,2015(04):54-63.
[4]毛基业,李晓燕.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9)综述与范文分析[J].管理世界,2010(02):106-113+140.
[5]王呈斌,伍成林.内部因素对家族企业传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在任者的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08):102-110.
[6]于斌斌.家族企业接班人的胜任—绩效建模——基于越商代际传承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03):61-71.
[7]应焕红.代际冲突:家族企业传承困境及解决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09(04):16-20.
曾德国,王林.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49-52.
[8]Eisenhardt, K. M. (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4), 532-550.
[9]Eisenhardt, K. M. (1991). Better stories and better constructs: The case for rigor and comparative logic.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3), 62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