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以民为本”与中国企业管理制度内在关联研究
苏小燕 卡士妥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数量的增多,企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儒家文化是治天下、平天下的智慧源泉,也是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的重要思想。本文分析了儒家“以民为本”思想与中国企业制度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以民为本;企业管理;制度;内在联系 一、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精髓 (一)仁治 儒家思想的精髓有很多,其中仁治思想是儒家理论的核心,仁指的是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根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人的价值推崇到最优地位,以人的地位为主,正视人性的优点,关注人性的弱点。儒家学说中的人性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不同,而是辩证的看待。仁治是根本,“以人为本”去爱人,爱自己,做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这才是儒家“仁治”的最合理解释。在企业管理中仁治的管理是要关心客户、关心员工,注重客户与自身的换位思考。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主动观察人性的转变与观念,在善恶中寻求处罚与约束的最佳度量尺度。让员工加强自我约束、克服懒惰、避免消极。企业作为组织也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关心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未来,要强调员工的价值,辅导员工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礼治 儒家的礼治思想,指的是儒家思想中对具体行为规则与道德规范的主张。儒家理论中提到“行之以礼、以之为纲”,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对自身行为,对他人行为的认识。儒家思想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主张 “为国以礼,礼让为国”,强调君、臣、父、子各有名分;贵贱、上下、尊卑、亲疏皆有区分,“使人各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治中的管理思想精髓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内容,礼治对于企业管理的帮助非常大,可以提高企业规范化的管理能力,改善企业的组织思想内容,提高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完整性。“礼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以制度和规范化约束员工的行为,全面实行规范化建设。“礼治”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约束组织架构,提高部门的职能分工,改善工作流程。换句话说,也就是企业规范化的五个层面,包括组织规范化、流程规范化、制度规范化、文化规范化、信息规范化五个方面。 (三)德治 德治,指的是在儒家理论中继承以品德为主的修行思想,主张依靠礼仪道德来缓解人们的思想意识,儒家理论通过在人们内心中唤起人们的重义轻利的意识,树立人们重义轻利、六德(仁、义、礼、智、信、忠)、六孝(孝、友、娣、姻、任、恤)的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倡“以德服人”,通过教育、培训改善人们的自身素养,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利用文化辅导和教育,实现企业中“以德服人”的全新主张。儒家德治的思想,在企业管理中,通过提出德治的价值观教育,强调企业制度和行为的规范培训,通过员工的自我约束,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有效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四)人治 儒家的人治思想,指的是利用以人为本的价值思路,提出人自身拥有的价值。在儒家学说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生存观念,儒家提出:“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的观念。人治对管理的一种启示,是通过企业人力资源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人岗匹配、贤者居之。”正如儒家学说中提出的:“人治不可避免,因为凡事皆须由人完成。”针对人治的话题,要强调人的价值和重要性,考虑到人治本身的作用,注重岗位体系的规划和认定,积极完善人的价值,注重激励人的工作动力,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当前企业管理制度的特征 (一)重要性 企业依法制订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立法”,是企业规范运作和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这一权利,聪明的企业都看到了这一点。但实践中我们仍很遗憾地看到大量企业并未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他们认为反正有国家法律、法规,出了事按国家法律、法规处理就行了。根据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特点来看,国家法规与制度都是约束作用较强,不能针对某种组织制定涵盖性较强的制度,要以制定详细、具有针对性的制度为主。成功的企业制度要追求平稳、高效、人性化的方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制度的最佳选择,利用最优化的配合,降低制度对人的消耗,这才是制度本身的价值。 (二)规范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只有通过设计规范性的操作制度与要求,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内容要设计完整,对员工的要求要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要均衡,设计规则要准确。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要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只能划分、职能分工、岗位说明等等。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对企业的制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制度不仅仅是提高企业的运行效果,还要保证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约束每个人的负面影响行动力。企业因为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制定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和准则,就是要求员工在职务行为中按照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相关的规范与规则来统一行动、工作,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就不可能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正常运行下,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三、儒家“以民为本”思想与中国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 (一)企业管理者道德人格的培养——修身 企业管理中加强员工的道德修养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改进途径,企业管理者要积极开展针对员工的各项培训活动,通过企业培训,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基本素质,让员工的修养得到提升。领导者通过修身可以培养一种有效的权威,而员工修身可以培养自身一种吸引力,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效率。在人格的培养中,领导的个人素质、道德内涵都可以通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天下”得到引导,“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企业管理中人若能接受组织的培训,接受圣人理论的教化,即可获得致善恶是非的标准,让自我在工作岗位和企业管理中获得全新的定位。企业管理者的道德人格标准是以全新的人生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修身,让员工真诚的看待自己心中的善恶观念,了解道德的重要性,修身要培养自身仁慈、政治、忠诚、诚信、勇敢、谦虚的美德。身修之后,足以为大众表率,即全从自身做起,从而推己及人,以道德的力量、教化的力量去影响他人,感化他人,以仁爱之心,德行天下,使自己思想、作为合“道”,自然会得道者多助。这也就是孔子所讲的“人治”,依靠有仁德者的所为去教化民众,从道德层面进行改善的方式方法。 (二)企业管理中要实行“人治” 在企业管理中加强“人治”,利用培养人的自身素质,提高管理者和个人的道德观念。在企业管理中,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其实都是人,人的价值与重要性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很强的作用。一些个人在企业中通过学习道德素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仁德为本,以礼智为纲,进行道德的教化,这就是人治的内涵。企业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环境,就是要处理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前面的论述中提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性,管理者通过修养提高道德,正心正身,以身作则,这样才会被大家所折服和认同。 在企业管理中,通过管理个人,从个人角度出发,实现个人的价值为主,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加强人们在企业中的自主性,自动自发的处理好工作任务,提高工作积极性,改善员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尊重,发挥每一个职工的个人能力,让员工具有自我归属感,让每一个员工保持工作积极性,激发职工自身的创造力,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加强员工社会责任感,提高员工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赢能力,培养一种正确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企业经营中的义与利 儒家强调“义利之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于浮云”,主张“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孔子后,孟子周游列国,一方面宣扬仁义,另一方面经商“以羡补不足”,孔子本身是一位仁者,孔子不赞成重征商税,对农业的发展比较重视,主张取消关市之征,开放山泽之利,义利结合。在企业发展中也要关注仁义与利益的均衡,要培养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如何去调整部门的工作任务,保持部门经营的思路是以仁义为主,教育每一个员工保持好心态,不以利益为主要工作目的,要忠于企业、忠于组织、忠于同事。在企业管理中要反对趋利思想,要将求富的观念带给每一个员工,让每一个员工在道德仁义为前提的条件下,都拥有追求财富的权利。儒家思想的“以民为本”,运用到企业管理中,通过培养员工的社会与人际关系,改善人群中的关系,尊崇儒家均衡的思想,顺天时、顺其自然,掌握市场供求关系与市场变化规律,顺应商品发展的规律,保持企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提高员工的个人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制度中融入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有效性,改善企业传统的管理思维,利用儒家先进经验与儒家精髓思想内容结合企业管理经验,融会贯通,形成特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文花.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企业管理研究. 2011 (5).120-122 [2]张琦靓.浅谈企业管理中的儒家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88-91 [3]王晓梅.浅析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上海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87-91 [4]骆承烈.儒家核心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研究.2010 (17).10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