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弗勒集团的市场分析
魏宛璐 同济大学 摘要:舍弗勒集团公司拥有INA、FAG和LuK三个强大品牌,全球约有76,000名员工,这使其成为德国和欧洲最大的家族工业企业之一。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其领导人玛利亚.伊丽莎白.舍弗勒女士和乔治.F.W.舍弗勒先生意识到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变革速度不断加快的世界中,只有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凝聚力,坚定不移地实现公司的目标,继续秉承“家族企业”的精神和“质量为本、速度求胜、恪守诚信、员工关爱”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使集团继往开来、再创辉煌。68年,从一个小小的家庭企业转变成一个销售额上百亿欧元的国际性大集团,并且跨过经济危机的荆棘保持销售额持续增长的趋势。这都与其公司不断追求创新、苛求产品质量、力争客户至上等品质密不可分,同时在这些过程中注重工业领域、经销商管理和汽车业务的均衡发展,开拓海外市场并力求所有产品在全球重要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关键词:舍弗勒;家族企业;全球市场;大中华区 一、舍弗勒集团概况 舍弗勒(Schaeffler)集团是一家来自德国的家族企业,总部位于巴伐利亚北部赫尔佐根奥拉赫(Herzogenaurach),是全球范围内生产滚动轴承和直线运动产品的领导企业,也是汽车制造业中极富声誉的供应商之一。其为所有运动的产品:机器、设备、汽车以及航空航天应用领域研发并生产高精度产品。舍弗勒集团在超过50个国家设有180个分支机构,作为一个跨越公司和国界的统一实体运作。跨公司的功能和标准化流程有助做出一致、快速的决策。遍布所有市场的销售代表处和公司确保其能够接近客户。作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公司,舍弗勒集团在研发领域投入巨大,最近在亚洲和北美建立了新的研发中心。约有6,000名员工在全球40个研发中心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拥有超过18,500项专利和专利申请,每年约有1,850项发明提交专利申请。舍弗勒以创新的技术和突破传统的解决方案著称。除此之外,最高的质量水准、员工发展、堪称典范的环境保护、追求持续、长期、目标清晰的发展都是公司成功的因素。 集团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拥有负责任的管理层和稳定的业务发展,还致力成为传承企业历史与塑造企业文化的桥梁。集团倡导全情投入的奉献精神,彼此信赖、忠诚可靠,而这些都是集团不断壮大、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INA 隶属于舍弗勒集团旗下的德国INA轴承公司,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德国的纽伦堡。德国INA轴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以满足客户之所需,并提供高质量的保证,使之成为全球滚动轴承首要供应商以及汽车制造商公认的合作伙伴。 (二)FAG 自1883 年德国的 Fischer 先生发明了磨制钢球的球磨机并创建 FAG 公司以来,伴随着滚动轴承工业的诞生和发展,FAG轴承的产品在几乎所有可能的领域内均得到了充分的认证并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自2001年起,FAG成为舍弗勒集团的一部分,其在滚动轴承业拥有同行业最齐全的产品大纲。涵盖了生产机械。动力传输与铁路,重工业以及消费行业中所有的应用范畴。 (三)LuK 作为舍弗勒集团旗下的品牌,LuK于1965年在德国的Buehl市成立,是一家专业的离合器制造商。初期,公司目标只是为大众的甲克虫轿车后续车型生产膜片弹簧离合器。而如今,全世界的每四辆轿车中就有一辆在使用LuK的离合器。另外,LuK产品还涉及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涡轮扭矩减振器、内置曲轴扭转减振器、平衡轴减振器以及带式传动起动电机。 二、舍弗勒集团的市场发展 舍弗勒集团在超过50个国家设有180个分支机构,作为一个跨越公司和国界的统一实体运作。遍布所有市场的销售代表处和公司确保了舍弗勒能够接近客户。那么我们先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舍弗勒集团的国际市场发展: (一)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瀑布式。由于考虑到文化差异与学习形态,以及资源、资金、成本、产品类型等,几十年来,舍弗勒选择了按部就班的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 (二)多角化策略 舍弗勒集团在超过50个国家设有180个分支机构,由此不难看出舍弗勒选择了多角化策略,将整个全球市场视为一种组合,以便平衡各个不同地主国市场的风险与收益。 (三)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 跟进型。作为轴承第一大公司的瑞典SKF公司,早在1907年就成立了,比舍弗勒整整早了40年(例如在中国,SKF公司早在1912年就进入中国市场,而舍弗勒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才姗姗来迟),由此,在大部分国家的进入时机都跟进与SKF公司,由此其转换成本较高,但是也从抢先进入者的失败和错误中得到学习。 (四)国际化战略类型 跨国化战略。舍弗勒集团是一家跨过公司,其国际化战略类型特点为中央领导、全球布局、产品本土、反应敏捷、内部交流,这样既有全球化效率又有本土敏捷反应。 (五)战略措施的接受 战略领导角色。 (六)全球市场的进入模式 合资模式和自有公司模式。以中国为例,2001年,舍弗勒旗下的FAG公司与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在宁夏组建合资企业——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随后几年,又在中国内自主建立了1个R&D研发中心,8个生产基地,20个销售办事处。初期以合资模式,进入市场,凭借合资模式的优势,取得较多的客户、市场认知,在以自有公司模式,把握绝对的控制权,便捷的发挥集团全球策略优势和进行策略整合。 三、舍弗勒集团聚焦员工 我们从国际企业海外人才派遣方面分析舍弗勒成功之处。在国际企业海外人才派遣的方面,舍弗勒集团完全是教科书版的方式,为海外市场输送了一批批人才,这也得益于其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选择阶段 总公司基于国外子公司的职位,不仅要考略其专业能力,也要考略其对国外工作接管的准备,包括主要动机、文化适应性和人际关系技能等。 (二)准备阶段 集团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会使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适应力、语言、文化等。 (三)报酬形式 薪酬的支付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热情,也间接影响海外业务。其包括外派补助、购买力均衡、额外补贴等。 (四)再整合阶段 提供派出前相应的职位,回避遣返回国问题,同时让这些人员的国际管理经验为公司所用。 企业员工作为公司的主体,舍弗勒集团认为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奉献精神、企业荣誉感始终是企业成功的基础。因此舍弗勒集团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团队合作以及由此延伸的持续改进,致力于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企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所以舍弗勒在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上的投入,远远超出市场平均水平,并逐渐形成优势。 1、舍弗勒集团的人才培养 舍弗勒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典型的德国式模式,即功能方法,潜在的管理者会进行一到两年的培训,最高领导层的选拔是建立在具有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同时,为了帮助员工成长,舍弗勒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使得员工教育体系化、模块化、层次化,而其充满乐趣和互动的多元化培训课程,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并巩固其培训知识。舍弗勒集团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助员工提升岗位技能水平,使其最大限度地在企业内发挥能力。同时,为高潜力员工提供多方面、深层次的发展空间。为员工提供“专家型、项目型、管理型”的发展通道。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更多的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建立更大的成就。 2、舍弗勒集团的MOVE 舍弗勒的MOVE系统就是一个改进的新方式。它的意思就是员工在所有领域中精益求精,制定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MOVE是一项可持续性的长期计划并融入了“投身质量”体系。舍弗勒以流程链中的外部和内部客户的需求和愿望为导向,希望客户可以信赖其公司的质量、成本以及交货服务。因此,MOVE关系着舍弗勒的所有员工和部门。MOVE原则关注于员工主人翁精神,避免浪费,零缺陷的流程,与客户同步。这使得企业变得更加精益、迅捷、机动和灵活。 四、舍弗勒集团大中华区的探讨分析 集团于1990年先进入香港成立依纳轴承(中国)有限公司,而后自1995年开始在中国投资生产以来,舍弗勒大中华区逐步建立了极具竞争力的生产、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网络。现拥有员工6000余名,在上海设有1个安亭研发中心,在太仓、苏州、宁夏设有6个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南京、济南、成都、武汉、太原、重庆、西安、天津、大连、杭州、长沙、哈尔滨、郑州、香港、台北、台中设有20个销售办事处。中国作为舍弗勒全球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集团公司于2011年向中国扩大投资,在南京、太仓投建新工厂。 根据彼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要素可知,一个国家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及竞争优势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除此之外,机遇和政府两个重要变量也可能对国家竞争优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据此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对舍弗勒在华策略进行分析: 中国的市场需求 从舍弗勒集团所处的行业来看,轴承行业是提供标准基础工业产品的行业,其客户所处行业囊括了所有的工业生产部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汽车、铁路到航天航空。而近年来,中国重工业的爆炸式的产业扩张,以及汽车、机车、工程机械的各知名跨国公司向中国大规模的转移其生产基地,使得轴承产品的需求高速增长。因此中国市场的需求量十分大,给舍弗勒提供了这一方面的要素。 (二)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合理与国内竞争激烈有利于提升竞争力。波特认为强大的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 舍弗勒集团现阶段在中国轴承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主要为瑞典的SKF集团,其他品牌在高端轴承市场还未构成主要的威胁,而日本企业占据了广大的终端市场。我们可以按竞争实力列一下舍弗勒集团的三大竞争对手:瑞典SKF集团、日本NSK公司、本土民营企业。正是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存在,也刺激着舍弗勒在华公司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三)机遇 舍弗勒在进入发展期时正值中国工业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为舍弗勒在华销售的激增提供了良好的先机。舍弗勒公司凭借市场的高速增长,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目前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SKF公司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激烈的争夺,迅速提高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挤占了SKF公司在华的部分市场份额,并逐年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