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应急物流管理机制构建
林朝阳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应用逆向应急物流管理,不仅能够避免出现应急物资匮乏的状况,而且避免给环境造成污染,对于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逆向应急物流的处理流程,简要分析逆向应急物流管理机制构建的意义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应的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逆向应急物流管理的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逆向应急;物流管理;构建 近些年,各种突发事件在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与公共卫生等领域中时有发生,不仅威胁着着人员的生命安全,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处理好突发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其中,逆向应急物流管理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避免出现物资匮乏的状况,又可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加强逆向应急物流管理机制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逆向应急物流的处理流程分析 逆向应急物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是回收与处理废弃物资,二是再利用可重复使用的物资,其中,回收处理废弃物资指的是发生突发事件后,收集、分类与处理受灾区中类似于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等众多废弃物资。此外,可重复利用的物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生活类;二是救援类;三是医疗类;四是通信类;五是供电类。 在回收利用物资的过程中,应当完善相关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开展专项的管理与定点的储存,其中,救灾物资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回收类,另一种是非回收类。在结束使用救灾物资后,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救灾物资,则需要由当地民政部门组织回收与整理,而后将其作为救灾的物资储备而保存起来。对于毫无价值的废弃物资,则由民政部门组织处理。 除此之外,针对于非回收类的物资无需收回,而是将其发放给受灾人员供其使用。为此,可以将逆向应急物资的回收的整个流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物资收集;第二阶段整理分类;第三阶段评估价值;第四阶段处理物资。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收集受灾地区所产生的众多的废弃物资;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工作人员依照相关标准分类整理好可回收重复使用的救灾物资;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工作人员评估在经过分类处理好的各项物资的使用价值;第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救灾物资所具有的不同使用价值,相应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针对于毫无使用价值的废弃物资,在经过核查登记后,经由相关部门的审批之后,可对其进行报废的处理。针对于部分的可重复使用的物资材料,可以对其进行组装整合与再利用。针对于部分的可直接的重复适应的物资,则可以将其作为救灾物资的储备,为今后的使用而保存起来。 二、逆向应急物流管理机制构建的意义 (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应急物流主要针对的管理对象是突发事件,其中,突发事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第一,不确定性;第二,突发性;第三,时效性;第四,弱经济性。换句话说就是,一旦发生任何的突发意外事故,工作人员所要做的是首要工作是救助生命,第一时间向突发地输送所需要的物资。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规模不同,所引起的危害也有所不同,难以准确的预测所需要的物资,极容易造成物资超出需求的状况的发生,势必会出现众多的可重复性使用的物资。倘若对该部分的物资不加以合理的处理,则会导致浪费大量的资源。 (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逆向物流主要的工作是妥善的处理好物资,特别是各种具有危害性废品,因其不仅无法二次循环利用,而且极有可能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处理该部分的废品需要借助于专业化的方式。比如,在我国汶川地震中,在高级别的地震影响下,出现各种断水、断电、道路与通信中断等问题。工作人员要想在在夜间开展救援工作,必须借助于照明设备,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电池,直接影响周边的环境。一旦焚烧电池,便会形成颗粒污染,污染大气层。此外,采取掩埋的方式,则会导致电池与周边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给周围的水与土壤造成污染,所造成的结果是给受灾区带来二次污染。然而,通过采取有效的逆向应急物流的管理,对上述各种垃圾进行妥善的管理,避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减少治理环境污染的各项成本。 (三)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自从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时常报道出现挪用救灾帐篷的问题,不仅仅是汶川地区,深圳、安徽等地区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虽然当地民政局对此事做出相应的回应,然而民众的心依然受到负面影响,一旦此种事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必将使得民众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然而,只要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认真的做好回收管理救灾物资方面的工作,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则会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满意度,提升政府在民众间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四)强化监督避免腐败 在灾难发生时,我国民众团结一心,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为受灾地区捐款与赠送物资。同时,对赈灾物资的使用情况也是时刻关注。因此,国家应当提高对逆向应急物流的重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回收与利用物资的程序的规范性,避免在这特殊阶段发生贪污腐败的现象。与此同时,对于具有处置救灾物资权利的官员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三、逆向应急物流管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救灾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汶川地区发生地震,为了做好相关的救灾工作,民政部相应的出台相关政策与规则,然计,该部分的规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务院下发征求意见稿,公开的征求有效的意见,目的在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然而,该救灾条例还处于商讨的阶段,还未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针对于回收利用的救灾物资的相关责任人,未对其做出明确界定。汶川地震发生两年后,四川广元市的政府相应的出台相关制度,从中可以看出,广元市为落实回收板房的工作,组织成立板房协调小组,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与回收板房。众多的部门纷纷参与至处置与回收活动板房的工作中,如物价局、环保局与民政局等。由此可以看出,众多组织部门参与至该项工作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协调好各个部门。 (三)民众缺乏逆向应急物流的意识 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还未建立起保护公共财产的意识,特别是发生突发事件的状况下,不少人将所发放的救灾物资据为己有,忘记仅仅是拥有物资的临时使用权,并不具有永久的所有权。因此,在救灾活动结束后,政府要想回收该部分的物资,时常会面临各种困难与阻力。换句话说就是,部分人并不自觉的归还物资,而是将其占为己有。此外,在使用物资的过程中,忽视对物资的保护,导致物资在返还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四、逆向应急物流管理机制构建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在我国的救灾条例中,并未明确的论述关于回收再利用与储备救灾物资等方面内容。因此,政府非常有必要将这部分的内容考虑进去,明确关于救灾物资的法律法规,建立回收利用救灾物资的管理制度,为工作人员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为逆向应急物流工作的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二)加强对逆向物流的研究 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应当加强对逆向应急物流的研究,充分的调动各个专家学者的研究热情,既可以完善理论基础,又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提升政府决策的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三)提升民众的逆向应急物流的意识 应当努力的提高民众的逆向应急物流的理念,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促使民众认识到救灾物资属于国有公共资产,并不是属于个人的私人财产。因此,通过新闻、报纸以及广播等大众媒体,加大对逆向应急物流的宣传,从思想层面上让民众认识到逆向应急物流的含义,做到推广和普及。 二是应当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与爱护救灾物资的意识,促使民众能够文明的使用救灾物资,妥善的管理好救灾物资,按时的上交救灾物资等。在实践过程中应用逆向应急物流的知识,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社会资源,而且全面的提升公民素养,避免发生各种腐败的现象,推动与促进国家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自然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加上我国的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的增加重大灾害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压力。针对上述情况,通过逆向应急物流的实际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而且有效的缓解应急物资的匮乏状况,为社会安全、国家稳定提供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汤萱. 基于供应链的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整合机制探讨[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82-85. [2]商丽媛,谭清美. 国内应急物流研究特征分析[J]. 情报杂志,2012,04:95-99. [3]方静,陈建校. 我国应急物流系统构建探析[J]. 交通企业管理,2008,08:1-3. [4]卢冰原,吴义生,黄传峰. 物联网环境下的城市逆向应急物流联合体协作平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17:220-226. [5]张臻竹. 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的应急物流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2:35-39. [6]程琦,云俊.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