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分析

2014-03-17 23:24 来源:xdsyzzs.com 发布:李梅 阅读:

李梅 吉林省抚松县就业服务局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深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转移策略

引言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由单一的农业向非农产业的多元化转移,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为主要模式。但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并非简单的异地或就地转移,而更多地是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以支撑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形成契合社会发展、符合农民利益的转移策略。

一、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已逐步发生了调整,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依旧严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深化解决“三农”问题所面临的现实窘境。具体而言,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盲目性,出现无序转移的现实情形

从实际情况而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人际关系为依托,在自发性的背景下,势必缺乏一定程度的政府化或专业中介机构的组织。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了“以自发性转移为主体,基层就业服务网络为辅”的转移方式。但是,作为辅助定位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络不完善,让处于主体地位的自发性转移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就业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进而近年来出现严重的劳动力回流问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无序转移的情形下,不仅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加剧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

(二)产业结构处于转型发展期,带来严峻的转移压力

毋容置疑,在国家改革政策的指导与扶持下,乡镇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为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乡镇一级企业的岗位提供。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实矛盾依旧十分突出,带来严峻的转移压力。并且,如下图1所示,我国农村就业人口集中在农业领域,对于第二、三产业而言,缺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这种偏向的就业结构,势必带来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我国农村产业就业结构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

1:我国农村产业就业结构      2: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现实尴尬,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走上城市,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农民工的付出与社会回报(尊重)不成比例,让无数的农民工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从事高强度的、艰辛的劳动,无论是在政策保障上,还是在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实尴尬显露无疑,这也是目前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的重要问题。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转移的多元化,就业观念、创新意识薄弱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赚钱,但如何实现劳动力转移效益的最大化,鲜有求职人员的思想意识。一方面,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积极向上的创业意识,甚至表现出消极的就业心态;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普遍缺乏一技之长,面对生活的压力,只能妥协转移就业中的“安分”。如图2所示,是农村富余专业劳动力中,不同文化程度所占的百分比。不难发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和小学文化阶段,占到了86%之多。

二、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

如何着力新形势下的各方有力因素,稳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撑,也需要富余劳动力的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建立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做到“一引一跟”

政府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也是需要切实强化的重要方面。地方政府应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着力建设如图3所示的三级公共就业体系,充分体现政府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上的重视。

三级公共就业体系

3:三级公共就业体系

从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可知,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服务面延展到村队(社区),切实深化“政府引导、农民跟进”的新型工作机制,转变过去以自主转移为单一主导的局面,紧密联系政府与农民间的关系。

(二)调整农村产业就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依托市场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局面,而且转变当前就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形。具体如下图4所示,是基于市场推动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基于市场推动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4:基于市场推动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从图4我们可以知道,基于市场推动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其发力点主要有三:①转变当前第一产业过于集中的产业就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确保在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下,解决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的局面。例如,在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中,大力吸引大企业入驻,让广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②农村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推进,尤其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吸纳当前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无疑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黑龙江克山县,县政府就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蔬菜、粮食及林果的基地建设,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就地转移,而且调动农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③依托合作社的培育,实现具有良好社会劳务品牌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带动地方农民就业致富。

(三)落实农村职业培训教育,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在黑龙江不同区域异地转移劳动力的意愿的抽样调查(具体如下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地方政府在大力落实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也应强化部分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能力。这就提出,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能力。农民有一技之长,即可走出去也可留下来,无论以合作方式转移,都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保障,解决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缺乏技能、思想意识落后,而出现转移意识混乱的情形。

地区              愿意(%         不愿意(%          不知道(%) 

呼兰区勤劳村       18.5               32.1                 49.4

双城市兴结村       95.6                0                    0.4

克山县保安村       60.2               8.5                  31.3

宾县南阳村         73.0               11.3                 15.7               

12012年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意愿情况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

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认真落实,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也是服务“三农”的内在体现。首先,建立完善的检察机制,强化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等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工作管理,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合法权益;其次,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狠抓用工企业在《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落实,让异地就业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再面临尴尬的社会现实。

结束语

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的问题与障碍,无论是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滞后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质量不足,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有序劳动力转移。新形势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其发力点不再是单一的促就业,而更多地是在促进也的同时,促创业、促效益、促发展,形成契合社会发展、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

参考文献:

[1]于志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阶段性分析及对策选择[J].理论界,201109:102-103.

[2]刘晴.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3:23-25.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