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基于微信的隐性知识转化过程研究

2016-06-24 22:5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席守荟 广西大学商学院

该文为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及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71263007

摘要:微信的普及带给人们很多方便,如何利用微信进行知识管理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主要源泉,对隐性知识的关注可以挖掘个体和企业的潜在能量。微信在隐性知识表出化、社会化过程以及如何将知识内化为个体和企业的隐性知识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的再分类,提出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转化模型,并具体分析和探讨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关键词:隐性知识 微信 知识管理 知识创造

20世纪80年代起,知识经济在西方兴起,许多管理学家开始纷纷转向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目前在知识管理领域已经形成了很多著名的理论,对于我们更加透彻和理性地认识和理解知识管理大有裨益。随着新型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和传播信息与知识,这种知识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于知识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知识管理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微信作为新型自媒体的典型代表深受大众喜爱,它的出现和发展为知识的传播、分享和管理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知识通常被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被认为是更具有创造性的知识。加内什·纳塔拉詹认为知识管理最根本的假设就是:企业十分依赖于人掌握的“隐含的知识”。王德禄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加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很多管理学家和学者已经认识到了隐性知识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的再分类,提出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转化模型,并具体分析和探讨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1. 隐性知识的分类

     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指与特定情境相关的个人知识,它难以进行交流。”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的存在,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郁义鸿认为内隐知识具有内含特性,很难被清楚的表述,即使表述了也很难被学习者或接受者获得。施琴芬等认为隐性知识具有9个特征,并为隐性知识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难以格式化的非编码型知识,它根植于特殊的环境和背景,是停留在实践层面即时性的非批评性、经验性知识,往往被不自觉和无意识的运用。目前,虽然对隐性知识的定义有所不同,但都认为隐性知识具有一定的隐含性,高度依赖于个体,不仅包含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性知识,也包括个体独特的感觉、感知、灵感、思维方式等心理方面的知识。

为了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和识别隐性知识,施琴芬等从不同角度为隐性知识做了分类:按隐性知识的依附对象划分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集体的隐性知识;按隐性知识的自身特性划分为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和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按隐性知识的层次划分为个体拥有的、团体拥有的、部门拥有的和企业拥有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分类能够为我们具体的进行知识管理提供操作基础,但施琴芬等对隐性知识的分类是比较粗糙的,没有从本质上对隐性知识进行划分,笔者在对隐性知识的定义和性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隐性知识分为两类:

1)经验性知识:是指个体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技术、技巧、窍门等,这类知识相对于感知性知识而言更容易被表出,比如高级维修工程师通过回忆、思考和总结将自己多年的经验通过笔记、图表或者手册传递给他人。

2)感知性知识:是指具有高度个人化,与特定情境高度相关的个性化知识,包括个体的感觉、感知、灵感、直觉、思维等,这类知识很难被复制和模仿,即使是携带知识的个体本身也很难讲清楚,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

将隐性知识分为经验性知识和感知性知识是基于对隐性知识管理的需求而划分的,对于这两类知识我们的关注重点应有所不同:由于经验性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被传达,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更应该关注其表出化过程,而感知性知识由于高度依赖于个体,企业应该想办法留住人才,关注其社会化过程。

2. 基于微信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微信诞生于2011121日,最早是由语音聊天工具发展成为具有朋友圈、摇一摇、扫一扫、订阅号等附加功能的即时通讯类软件。它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共享性和精确性,界面简单,发布信息便捷,实时性分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数字化信息,融合了手机通讯录、QQ好友、附近的人等渠道,拓宽了交友范围。与微博、QQ等同类软件相比,微信更具有私密性,消息推送也更加准确,人性化的设计使得微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户就超过了3亿,成为即时通讯类软件的领跑者。

如何利用微信创造和创新知识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沈丽从微信的技术性支持、功能特性支持、知识的表征和转化支持、知识的交流支持、知识的分享支持五个方面来分析了微信作为一种知识管理工具的可能性。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关注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转化。

个体通过朋友圈、私信、订阅号和公众号等微信功能将隐性知识尝试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发送(表出化),通过朋友圈互动、群聊、评论、回复交流和分享隐性知识(社会化),在社会化过程中某些隐性知识逐渐清晰并转换成显性知识,再次经微信系统传播,与此同时个体可以从微信系统获取其他个体的知识并进行内在转化。图1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转化模型,由图1可知,微信在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社会化过程的加强有助于隐性知识的表出化和显性知识的内在化,知识在微信平台中不断传播、分享和创造。

图1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转化模型

3. 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隐性知识被划分为经验性知识和感知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可以借助微信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表出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通过微信朋友圈、群发、自动回复、订阅号和公众号等推送出去;而感知性知识可以通过群聊、私信、朋友圈评论和回复进行沟通、交流和共享;其他个体和组织通过微信平台接收和获取知识,并根据已有知识和知识需求进行筛选,并通过微信收藏和管理功能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一部分知识通过联合化整合为系统、完整的显性知识,这部分知识可以再次通过微信平台传播和共享,个体在实践和生活中逐渐将这部分显性知识内在化为自己的经验性知识;同时经过分类整理使得新获取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新的知识再次内化为个体的经验性知识和感知性知识,开始下一次的循环。

2是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知识创造过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借助于微信平台,经验性知识可以更容易的转化为显性知识;②微信平台为感知性知识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场”,能够更好地将这部分隐性知识社会化;③微信平台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渠道,增加了个体和组织的知识接触面,并为知识的筛选、分类和整理提供了工具,可以方便储存和整理获取的知识;④微信平台为知识创造过程的再次循环提供了可能性,增加了知识转化和循环的频率,提高了知识的传播速度和流动性。

图2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4. 隐性知识在微信中转化的障碍

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转化主要表现在表出化、社会化和内在化三个过程,在每种转化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微信平台为隐性知识的转化提供了可以沟通和交流的“场”,但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1)表出化过程受到个体表达水平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使得每个人的表达能力有所不同,有些人能够用隐喻、类比或者比喻将感知性知识表出化,或者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总结将经验性知识整理为文字、图表等显性知识,但如果表达能力有限,表出化过程就会受到阻碍,即使个体拥有丰富的隐性知识可能也难以通过微信平台交流和共享。

2)信息超载的干扰。微信具有即时性和精确性的特点,信息通过朋友圈、群聊、群发、私信、订阅号、关注公众号等多种渠道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多样、信息量大很容易超出个体和组织所能处理的范围,信息超载给知识的选择带来困难,会影响知识的转化。

3)虚假、错误知识的干扰。在微信平台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都可以通过微信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可能无法辨别虚假甚至错误的信息,知识来源一旦出现错误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知识的转化过程。

4)内在化过程需要时间和实践。无论是经验性知识还是感知性知识都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缓慢形成,尤其是感知性知识具有高度个性化,个体即使能够通过微信平台共享但其他人也很难模仿和复制,对于已经转化为显性知识的经验性知识,也需要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反复练习和领悟。

上述提及的障碍应该得到关注,试图寻找更加有效的表达方式来强化表出化过程,提高个体和组织筛选有效知识的能力,加强微信后台的监管,减少虚假和错误信息的传播,通过反复练习和领悟加强个体和组织的内在化过程。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的再分类更加透彻地理解隐性知识的特点和本质,通过分析微信平台的传播特性和功能特性提出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转化模型,并具体分析经验性知识和感知性知识在微信中的知识创造过程,在文章最后提到了隐性知识在微信中进行知识转化的障碍,但由于篇幅和笔者水平有限,对于隐性知识在微信中的转化过程模型的创建仍有不足之处,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加完善和系统。

参考文献:

[1]加内什·纳塔拉詹等. 知识管理[M].赵云飞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3

[2]彼得·F·德鲁克等著. 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3]王得禄等. 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4]施琴芬,吴祖麒,赵康. 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J]. 中国软科学. 2003(08)

[5]左美云,许珂,陈禹.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05)

[6][]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M].李萌,高飞,.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