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2015-08-02 21:4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申恩平 刘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2G01002)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际沟通、编码传播、内嵌转移获取三个维度描述了隐性知识获取,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了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吸收能力在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当重视隐性知识的获取,同时注重自身吸收能力来强化隐性知识的利用效率,以提高企业合作创新绩效。

关键词:隐性知识获取;吸收能力;合作创新绩效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管理越来越成为研究发展的新焦点。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一致认可。尤其是知识中的隐性知识,具有难以表达和难以复制的独特性,构成了企业合作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企业有限的内部知识资源 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如何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高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 隐性知识的内涵及分类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Michael Polanyi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中首次提出。他根据知识属性不同将组织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表达的知识,即可以用客观的媒介或载体明确表达,如语言文字或数字图表等;隐性知识是未能系统表述的、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Nonaka(1991)发展了Polanyi的隐性知识内涵,他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因此不易传递给他人。李志远(2011)认为隐性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综上所述,基于研究视角,本文认为企业隐性知识是指员工内心的模式与信念,容易表现在行动上或工作上,但容易流失且难以记录,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为个人主观的经验性、类比性,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编码化等特征。

二、 隐性知识获取的定义及途径

知识获取的类型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显性知识的获取相对简单也容易得到,是组织将外部可编码的、易表达的知识经过整理存储的过程;隐性知识的获取相对较为困难,是通过双方的思维的沟通和共同的认知将难以表达的知识内化为组织内部的知识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1993)指出隐性知识并不易用语言直接解释,只能通过演示来证明其存在,领悟和练习是学习隐性知识的唯一方法,他指出隐性知识存在于经验与技能,必须通过练习实践才能够获得。本文的隐性知识获取主要指的是外部的隐性知识获取,采用的是Norman2010)的观点,他从战略联盟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获取是企业通过联盟从联盟伙伴那里学到的技能和知识的总和。

近年来关于隐性知识获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很多研究都表明隐性知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本文对隐性知识获取的路径主要借鉴了AlmeidaGrant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人际沟通、编码传播和内嵌转移获取。人际沟通是指企业内、外部员工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与协作,这种交流与协作不仅包含企业内部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与沟通,也包括不同企业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与协作。编码传播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和方法学习其编码、格式化的知识,并尽可能地将未编码、格式化的隐形知识提炼转化为编码、格式化的知识,使其显性化(社会化、外在化),以容易了解的信息形式传播。内嵌转移获取是指部门、员工之间在有能力以及有意愿进行教与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沟通、互动和循环的过程,通过整合不同的知识来源,改变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存量与基础,使知识接收方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从而增强合作创新绩效与竞争力。

三、 吸收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导致企业或国家之间合作创新绩效差别的因素,是由知识吸收机制所决定的吸收能力。CohenLevinthal1990年提出吸收能力概念,将其定义为“企业辨识新的价值、获取外部新知识、消化吸收并将此知识运用于商业目的以产生价值的能力”。ZahraGeogrge(2002)将吸收能力定义为存在于一整套组织惯例与过程中、用于创造组织动态能力的获取、吸纳、转化、应用知识的能力。简兆权(2008)认为吸收能力包括辨识知识获取的知识两种能力。本研究综合CohenLevinthalZahraGeorge的定义,认为吸收能力主要包括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前者强调获取与消化外部知识的能力,后者包含转换与利用知识的能力。

四、 合作创新绩效

傅家骥认为,企业大学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与大学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提高创新的成功率、降低创新风险、增强技术或资源积累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合作参与技术创新全过程或其中某一阶段的联合技术创新现象。目前国内学者多认同这种概念,即企业之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狭义的合作创新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了共同的研发目标而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所形成的合作。一般特指以合作研究开发为主的基于创新的技术合作,即技术创新。广义的合作创新是指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包括新构思形成、新产品开发及商业化等任何一个阶段的合作都可以视为合作创新。本研究所指的合作创新绩效是以企业为合作主体的广义上的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绩效是本文研究中最主要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对企业间合作创新效果的评价指标。LylesBaird(1994)等学者认为,可以使用类似合作目标的实现程度等主观指标来评价合作绩效的好坏。MohrSpekman(1994)等人发现,合作成员对合作关系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合作关系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学者武志伟、茅宁和陈莹(2005)认为评价合作绩效的四个指标是:合作目标的实现程度、盈利能力的提高、合作的满意度和继续合作的意愿。潘文安(2006)在研究合作创新绩效时,将盈利能力、目标达成度、关系持续度及客户满意度作为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综合各学者的研究结论,本文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衡量:(1)合作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程度;(2)合作企业对合作创新的满意度;(3)合作企业对继续合作创新的意愿;(4)合作创新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建立了如下的理论模型:

隐性知识获取、吸收能力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 

1 隐性知识获取、吸收能力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

五、 隐性知识获取、吸收能力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5.1 隐性知识获取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吸收能力建立在员工的吸收能力之上,是组织前期相关知识的函数。而在内部资源约束和外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获取企业外部隐性知识成为企业合作创新绩效提高的重要途径。换句话说,若企业先行积累雄厚的隐性知识,则公司的吸收能力将因此受惠。

5.1.1 人际沟通对吸收能力产生正向影响

企业中的人际沟通是指企业与组织内部各部门、外部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组织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沟通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确认新知识是否有价值、获得新知识并在组织中加以传播,最后将新知识商业化,而且还有助于企业与外部组织(包括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竞争对手等)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获取新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甚至关键性的人力资源,这有助于提升组织的潜在吸收能力水平。因此,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够增强隐性知识在组织单元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氛围,促进知识的分享与整合,进而影响到组织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

5.1.2 编码传播对吸收能力产生正向影响

知识分为编码化的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更容易快速传递和扩散,后者难以被接收和了解,鉴于隐性知识对企业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那些无法编码、格式化的隐性知识,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寻找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将其提炼转化为编码、格式化的知识,使其显性化,从而以一种更易理解的形式呈现在员工面前,推动组织的潜在吸收能力。

隐性知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依附性,如果没有解码,员工很难分享,必须通过言传身教、小范围传播,这就是典型的“干中学”。但是,根据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几个标准(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等),隐性知识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优势,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利用现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后,激活知识存量,把隐性知识解码、编码,整合成企业广泛使用的显性知识。

5.1.3 内嵌转移获取对吸收能力产生正向影响

内嵌转移获取是指以人际互动或嵌入惯例、规则等形式的知识转移工具,如工作轮换、访谈、跨国培训、团队合作、管理输出协议、战略联盟等高级知识转移工具类型,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整合与重组,以有助于隐性知识获取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对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

5.2 吸收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由于创新是组织学习的产出,而组织学习效果又与企业的吸收能力紧密相关,因此吸收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递推关系。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加快合作创新的速度、增加创新的频率和数量。根据CohenLevinthal的观点,吸收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对于组织外部新知识价值的识别能力;第二个维度是对于有价值的组织外部新知识的理解与消化的能力;第三个维度是应用有价值且经消化过的组织外部新知识于商品化的过程的能力。在合作目标下,通过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能有效推动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并且隐性知识获取和知识消化能力越强,则企业合作创新绩效越好。综上所述,对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六、 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归纳了隐性知识获取的三种途径:人际沟通、编码传播和内嵌转移获取,并据此建立了有关隐性知识获取、吸收能力及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隐性知识获取对吸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②吸收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③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④吸收能力在隐性知识获取和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基于隐性知识获取和吸收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影响,本文对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企业应不断提高获取外部隐性知识的主动性和意识。企业存在内部资源约束,内部知识往往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创新,而获取相关的、异质的、多样性的外部隐性知识能够给企业带来关键性的资源。隐性知识的默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企业应善于在社会网络成员中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与竞争者、客户、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进行更为广泛、密集的社会联系进而获取隐性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对出版物、杂志、互联网等传播媒介的利用。除此之外,企业也要注重建立合适有效的表达方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也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今儿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第二,注重能力培养、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反应的是企业的获取消化知识的能力,而现实吸收能力是企业利用以获取知识的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而潜在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或者模仿创新。所以企业需要加强现实吸收能力的培养,实现从初阶段的合作创新或者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模式的转变,才能在环境多变的境遇下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潜在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是现实吸收能力的基础,如果潜在吸收能力薄弱,现实吸收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所以需要同时并举但层次需分明,只有同时兼顾二者,我们才能使隐性知识得到很好地利用,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

第三,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知识的补给和更新已经势在必行,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企业应当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学习是企业获得资源,提高知识存储,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的内部知识已经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知识需求,合作创新目标的实现要求企业不断吸收外部知识,加快知识在企业各个环节的转移、转化,吸收与共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依托科学的组织结构作为保障。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 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不断学习,不断进 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隐性知识的获取途径,但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仍会不断出现未被总结的新的知识获取方式,另外,本文通过理论阐述,证实了不同隐性知识获取途径对于吸收能力和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没有论证哪种途径对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最显著,这些不足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补充。

参考文献

[1]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M]. London: Rout ledge, 1958.

[2] 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Firm[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 1-6; 46-49.

[3]李志远,王定华.员工隐性知识共享及激励机制[J].商业研究.2011413.

[4] 彼得·F·德鲁克等著知识管理[M].  赵云飞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18.

[5] Grant R.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Winter Special Issue): 109-122.

[6] 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6): 185-203.

[7] 简兆权,吴隆增,黄静.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08,29(1):80-86.

[8]陈劲,阳银娟.外部知识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156-160.

[9]武志伟,茅宁,陈莹.企业间合作绩效机制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5999-106.

[10]潘文安.供应链伙伴关系、整合能力与合作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105-108.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