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论银联与第三方支付博弈

2015-07-01 21:4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段莹 广西大学

摘要:本文细分线上、线下、新支付领域支等三方面立体展示了银联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竞争关系,并较为详尽地分析了中国支付市场三巨头(银联、银行、第三方支付)目前业务战略布局、自身实力,最后预测了支付市场格局与提出些许期望。

关键字:银联;第三方支付;银行;支付市场

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逐步发展起来,从1999年探索期到如今的高速发展阶段,至2014年交易规模超8万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支柱。而中国银联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和枢纽地位,其作为清算转接机构稳稳占据支付市场10%的固定交易手续费。一个互联网金融下发展的后起之秀,一个传统支付的龙头老大,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可以用“微妙”二字来形容。

一、银联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

在银联成立之初,中国的网上购物尚未得到普及,线上交易规模相比线下交易可以忽略不计,故银联只是着力发展线下支付业务。而线上业务发展速度却不容忽视,到2012年,线上支付业务以其104亿紧追国内银联卡125亿交易笔数,已形成与银联线下支付相当的规模,即便银联后续发力,在09年成立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但是支付宝线上交易老大的地位已难撼动,2013年支付宝的交易量已占到了整个线上交易量的70%。论述银联与第三方支付关系可从线上和线下支付以及新支付领域三方面入手。

(一) 线上支付

721分成规则”即使银联卡刷卡交易手续费分成遵循“7:2:1”的分配比例,即发卡行占70%,收单机构占20%,银联作为清算转接机构占10%。银联的核心业务是跨行信息转接,为各发卡行建立一条必走的共同清算通道,稳赚10%的清算费用,而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悄悄改变了这一格局。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上的交易结算通常不走银联通道,而是直接与银行相连,以前由银联拿走的那一成的手续费由支付宝和银行按一定比例进行瓜分。

银联在201212月底发布的《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简称17号文件),标志这银联和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正式决裂,声讨银行绕开银联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直连导致的诸多问题;20134月,银联通过了《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规范约束与奖励机制实施细则》(5号文),强调“第三方支付违规开展银联卡跨行业务”,并认为“收单机构为通过中国银联开展银联卡跨行交易和资金清算业务的,应向中国银联支付违规跨行转接银联卡的违约罚金”;20137月银联推出《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提出 “201471日前,实现非金融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新“5号”文件201511日执行,要求收单机构应在20141231日前关闭绕开银联的直连通道,保证一户一码,严查造假违规现象。

17号文件的声讨,5号文件的处罚,到后来的《议案》规定的时间表、新5号严控通道,银联企图收编第三方支付。

(二)线下支付

2011年,银联商务在线下市场占有71%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自从央行颁发第三方支付企业牌照后,第三方支付业务增长迅猛,支付宝以17.5%的市场份额直逼银联。到2012年,银联只能凭借线下收单的强势地位保住龙头老大地位。

随着刷卡消费的普及,POS机越发普及,POS市场成为银联、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等三方“必争之地”。20123月支付宝推出的物流POS战略,对线下POS业务投资5亿元,向市场投入3万台支付宝POS终端机具,主要面向电商线下收单市场提供服务。20137月银联推出的《议案》提出“20131231日前,全面完成非金融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业务迁移,统一上送银联转接,同步规范互联网银联卡支付业务”,开始着手封杀第三方支付的线下发展。随即在8月份支付宝发表官方公告,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2013年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企业综合支付交易份额中,银联商务以43.51%的占比排行第一,支付宝以20.37%居于第二,财付通仅6.69%位列第三。

(三) 新支付领域

新支付领域作为新的支付手段,以其多元性、便捷性深受大众的喜爱,也是各方努力拓展其市场份额之地。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该领域上,银联先下手为强,率先推出“闪付”,依靠庞大的POS支付通道,在移动终端刷卡支付领域占有绝对优势;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成熟的互联网支付经验,海量的互联网支付习惯用户,也成为了抢占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优势,至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接近6万亿,是2013年规模的3.9倍。

自动售货机终端,银联对其改造的高成本使其处于劣势。对于一台新型智能售货机,支付宝“当面付”产品改装只需加装声波模块,费用为3050元;基于微信支付的改装只需增贴二维码,费用更低;而基于银联闪付的改装费用则超过1000元。此外,银联闪付需要特定的卡才能使用,而微信与支付宝则无此门槛。

在“公众余额”这块,第三方支付与银联竞争激烈。第三方支付平台老大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了一项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无任何手续费,可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实行T+1模式。通过近一年的系统开发与测试,银联商务也推出了“天天富”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天天富”虽结合的仍是货币基金,但受众却由群众转向企业与商户,未来争取实现T+0操作模式。随后,腾讯、苏宁、百度等旗下产品纷纷联合基金推出类似的理财产品,抢夺市场份额。

二、现状分析

中国银联所出的四个文件直指第三方支付平台,而第三方支付先有数十家公司被收编,后有支付宝停止线下业务,现阶段市场现状可从银联、第三方支付、银行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 动摇的银联“垄断”地位

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拥有政府背景的官方机构,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的机构,拥有着“行业监管者”角色,但银联同时也是“参与者”,旗下的银联商务、银联电子支付与银行、第三方支付业务竞争市场份额。

20136月,央行颁布的7号文件宣布废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启用“银联”标识及其全息防伪标志的通知》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失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2001年银行卡联网联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2个规范性文件,在法律上结束了银联在国内唯一的通道地位。同年75日又颁布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传达出释放出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的信号,允许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直连。而在7月底银联出台内部规定,要求银行在年底之前完成线下银联卡交易业务迁移,2014年上半年实现非金融机构银联卡交易全面介入银联。目前仅60多家非金融机构接入银联网络。

(二) 第三方支付的实力及发展

第三方支付凭借安全便捷的优势,以及众多的草根使用群体,成为线上支付第一把手。央行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名,20137月共250家公司获牌照,队伍不断壮大。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14205.8亿元,其中支付宝占48.8%市场份额,财付通以18.7%居第二位,银联商务则不再前八名之列。此外,第三支付与基金、证券、保险等进入企业结合,不断创新产品,发掘新的发展机会,第三方支付实力不断壮大。

电商渠道能够有效地降低出口成本,为应对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明显下滑,跨境电子支付市场相伴而生。20139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支付宝等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跨境电子支付的试点资格。试点资格的获取只是刚开始,跨境电子支付才起航,第三方支付海外认可度不足,仍需不断提升自己核心竞争,但该市场的兴起的确为第三方支付提供了良好平台,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规模达17亿美元。

同时20144月银监会和央行联手下发10号文件(《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以规范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业务管理。

(三) 银行的态度

在中国支付市场中,银联、银行、第三方支付三方鼎立,第三方支付与银联的矛盾始终围绕第三方支付是否能与银行直连进行,银行在这场争夺战役中相对中立。

2.3.1 银行与银联的关系。

银行与银联商务在线下收单业务中竞争激烈。银行作为发卡行和主要的收单机构之一,在业务上部分受制于银联。同时银联又把银行归为利益共同体,试图与银行建立战略联盟,而银行资源有限,无力去承担银联所要求的微小客户群体资金管理。

2.3.2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存在对银行有利有弊,“爱”第三方支付能带来备付金存管、极大地推进网银业务、降低银行实体交易成本,“恨”它的快速发展给银行在结算费率及相应的电子货币、虚拟货币领域冲击巨大,通过快捷支付,把银行由前台拉到幕后。在交易往来方面,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联系是日益增加的。

第三方支付掌握着交易数据流导致银行话语权降低,银行在线上受制于第三支付,银联是唯一一家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的机构,交易清算必通过它,银行在线下又受制于银联,银行始终在两者之间努力寻求平衡。

三、未来走势

回顾银联与第三方支付斗争历程,银联收编第三方支付并不现实。首先中国在加入WTO承诺2015829日前,开放人民币转接清算市场开放,允许其他卡组织进入国内市场;再者,2015422日,由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规定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机构可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在法律上为开放清算市场提供了依据与保障;最后,从市场方面来说,基于2014年网上支付预计增加的手续费至少要240亿,如收编第三方支付成功手续费转嫁到用户身上,不利于支付市场的发展。

《决定》的出台,将银联、第三方支付、银行拉到同一起点。一方面利好第三方支付、银行业、国际卡组织。清算牌照申请条件严苛,优中选优却为其他机构进驻银行卡清算提供了可能,其中第三方支付龙头支付宝、工商银行、Visa等国际卡组织最具竞争力。另一方面按照流程,至少需两年时间中国市场上才会出现第二家银行卡清算机构,银联虽失去了“唯一”清算机构的优越,却也拥有革新的缓冲时间,去突破以往禁锢,优化技能、完善管理以优质服务、多元化选择赢得客户青睐,谋取更多市场份额。

三方自由的竞争,才能促进不断创新,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便捷群众生活。未来支付市场格局可能是银联、银行、第三方支付可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亦或是相互合同,谋求共同发展,进军国外市场,获得世界认可。无论支付市场将来格局如何,都需以市场为导向,力争为客户提供便捷完善服务。

参考文献

[1]胡研宏,王茜.第三方支付的金融特征及其与银行竞争合作研究[J].中国外资,2011,(9):48-49.

[2]刘丽娟.第三方支付驶向蓝海[J].中国外汇,2013,(10):16-19.

[3]郑申.第三方支付市场激情演绎2013[N].金融时报,2013-12-236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