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普惠金融背景下信贷风险防控分析

2021-07-08 16:5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吴鹤  黑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黑河分公司

摘要:在相关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为一些特定目标群体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这种金融形式也深受这一目标群体的欢迎。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推广具有特定的运行规律,由于目标客户数量过于庞大、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无形之中增加了信贷风险,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对各个行业、各种类型客户的甄别能力,遴选出优质客户,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推进普惠金融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式,“普惠金融”指的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及企业主、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客户群体象。近几年在相关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为一些特定目标群体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已得以扭转,这种金融形式也深受这一目标群体的欢迎。根据中新网的统计数据,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5%,有贷款余额户数2100多万户,较年初增加380万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4个百分点。普惠金融形式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机,由于这种特定的目标客户群体普遍存在经营不规范、不稳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特色,普惠金融的金融业务在推广过程中会遭遇到相应的信贷风险,这就需要开展普惠金融的金融机构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推进普惠金融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普惠金融常见的信贷风险种类分析

(一)客户信用等级风险

普惠金融的目标客户,基本上是资金实力不足、对流动资金具有强烈渴望的用户,加之这种用户群体普遍缺乏合格、合法的抵押品,不得已采用风险等级较高的信用贷款模式,这就增加了这类客户群体的信用风险等级。同时这类客户群体的通常做法就是把企业资产与家庭资产混在一起,实施家族式管理,很少及时披露财务信息;农村地区的一些客户群体、以及低收入群体,金融机构很难采集到真实的收入信息,他们本身的信用意识也较为淡薄,这些情况也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发生机率。

(二)市场经营风险

普惠金融的目标群体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经营利润,实现发展壮大的目的,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在经济转型发展、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环境中,这些目标客户都面临着一定的经营压力,加之原材料与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他们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随时都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危险,这种市场经营压力也增加了这些客户群体的信用风险。

(三)普惠金融服务在操作过程中蕴含的潜在风险

为了满足目标客户对资金的需求,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机构也改进了经营思路、推陈出新,不断扩大产品线,增加金融服务品种,但是由于这类客户群体涉及到的行业过多,规模也存在较大差异,难以满足每位客户的个体需求,这就使得一些新推出的普惠金融产品缺乏受欢迎度,也许推出后并不受目标客户的欢迎,这就会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增加了新型普惠金融产品的开发难度。

(四)法律风险

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形式,我国法律领域并没有建立规范普惠金融服务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资金链即将断裂的压力面前,一些客户就会铤而走险,利用法律漏洞,提供虚假财务经营信息,或者是利用关联企业的资质或抵押物品来骗取普惠贷款,一旦被曝光后就选择逃之夭夭、溜之大吉,这就会给金融机构增加金融风险。

二、普惠金融信贷风险的防范指南

(一)客户信用等级甄别原则

为了防范与化解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首先的就是做好客户信用挑选与甄别工作,客户甄别应遵循一些原则。第一,优先选择大中型授信客户原则。相对而言,大中型授信客户拥有完整的前向后向客户链条,这种类型的企业也具备一定的风险防控意识,主动公开经营状况与财务信息,也制定了系统的发展规划,因此,金融机构应主动与这种类型的企业合作,一旦与这种类型的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也就可以同跟这家企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建立起业务往来,这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链条,有助于提升整体风险防控等级。一些具有知名度的大中型授信客户,比如物流企业,为了扩大业务量、与客户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就乐意用自身的资质与信用等级来为上下游的优质小客户提供担保,这些企业本身具备实力雄厚的优势、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对上下游小客户的经营状况十分熟悉,同时小客户也乐意接受大中型企业的担保,这就为金融机构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积提供了基础,可以充分利用一家大中型客户的产业链条来积极开展业务,通过整体合作来提升抗风险能力,满足了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也降低了经营风险,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的局面。第二,经营风险甄别原则。目标客户在市场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相应的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处理不善的话,就会传导给金融机构,归根结蒂,经营风险就是信贷风险的根源,因此,金融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一定得本着经营风险甄别原则,遴选出市场经营风险较低的客户,具体甄别措施包括分析客户企业的成长阶段、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各种财务信息数据、企业征信情况等。金融机构通过这些分析手段,对目标客户进行一一分类,挑选出具有长远盈利能力、拥有良好发展前景、出于成长期、从事行业属于朝阳产业等客户群,充分利用这些客户群成熟的产品链条、稳定的经营能力等优势,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来降低信贷风险。从行业选择来看,对于企业来说,找准了行业也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具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很容易获取相关优惠政策,这就意味着潜在的风险等级较低,也许投身于这一行业的企业,暂时盈利能力较弱,但是金融机构依然可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来获取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长期合作逐步扩大普惠金融业务。

(二)客户风险规避原则

金融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还应本着风险规避原则,规避掉那些本身具备较高风险等级、或者是具有潜在风险的客户群体,在源头上化解信贷风险,从而促进普惠业务的健康发展。在进行风险规避时,金融机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可以规避掉经营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和那些已经进入产品衰退期的客户,那么,如何判断出一家企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呢,可以从经营产品的定价与售价、业绩增长情况、整体盈利能力、财务信息数据、资金需求情况、财务杠杆等指标入手,还应该考虑行业发展政策、整体竞争格局变动等因素。故此,微观视角上,根据这些因素,规避掉那些营业收入递减、利润总量下滑、对资金需求数量持续增加的企业;宏观视角中,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动向与政策导向情况,同时研究其他金融机构的目标客户群体所处的行业情况,从中发现出规律,一有风吹草动就采取有效措施。第二,规避掉经营风险不断增加的客户。金融机构可以结合市场竞争情况,查看目标客户群体的竞争能力,规避掉那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生存空间不断缩小、或者是竞争优势逐步削减的客户;重点考察处于夕阳行业的客户群体,如果该行业总体需求数量持续下降、或者是这一行业的总体产能过快增长,这就意味着一些客户的利润额就会被吞噬,一些企业就会被淘汰,这一行业所蕴含的经营风险迟早就集中暴露,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提前通过合法手段与一些客户终止金融合作关系,防止这一行业的经营风险转变成信贷风险。

三、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防控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精细化信贷风险防控

不同于其他大宗金融信贷业务,普惠金融涉及到的客户数量较大、但是单一客户信贷资金数量又相对较少,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做好精细化信贷风险防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做好产品推广关键点的风险防控。普惠金融的每一项产品在推广过程中,都会有一些具体时间点、关键点,工作人员只要做好了关键节点的防控,就可以提升整体风险防控等级。以小微企业互助贷金融产品来说,这一款产品的风险关键节点位于客户的甄别过程,工作人员不单单要考察目标客户本身的经营状况,还应考察跟它相关的前后客户链条,看看是否具备完整的产品合作关系链。只有处于同一链条上的客户群才可以共同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建立起稳定的信任合作关系,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建立起风险分担、互助经营的信用互保关系,共同分担风险,提升整体担保能力。除此之外,普惠金融产品的策划与推出,还应考虑到各地的经济发展差异、客户的消费心理、信用环境因素与行业发展政策等因素,也许同一种类型的产品,在不同的地区受到的欢迎程度会出现差异,因此普惠金融产品的策划与推出一定要做好区域与行业风险评估工作,分析出这款产品可能会适用于哪一行业、在哪一地区更受欢迎、更受哪些企业的青睐等,规避掉那些具备具备或蕴含经营风险的行业、企业,同时做好关键节点的风险防控,规避掉信贷风险。第二,谨慎使用大数据技术。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技术的使用给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不可比拟的帮助,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信息数据系统,但是大数据提供的数据资料不能成为唯一的决策依据,大数据主要采集的是过去、以往的数据,而风险主要集中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数据分析并不能准确预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较大的缺陷。从以往运行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客户申请普惠金融贷款时主要依靠担保公司提供的信用等级材料,但是这种情况必须得以改变,风险防控、资料分析还应依赖于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机构中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开展风险评估、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贷款调查不能流于形式,而且这一环节的工作必须加强,尤其是在对微型企业客户发放普惠金融贷款时,一定对申请带款的客户进行综合测评,重点考虑处于行业、运行情况、环保政策、行业发展导向等因素,收集到真实的财务数据,挑选出那些在原材料供应、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企业规模、销售渠道等环节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客户,然后发放贷款,并加强事后的调研与监督,进行有效风险防范。第三,做好重点客户的信贷风险防控。由于普惠金融面向的客户数量过多,工作人员不可能一一俱到,必须提升工作效率,做好重点客户的信贷风险防控,尤其关注受环保政策影响的客户、产业链条过长的客户、落后行业的客户、收到预警的客户、竞争过于激烈的客户等,实现信贷防范与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机统一,促进普惠金融业务的有序推进。

(二)增强信贷风险防范意识能力

普惠金融业务涉及到的客户数量过于庞大、基本上涵盖所有行业,主要以中小规模的企业为主,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信贷风险,故此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重视信贷风险防控工作,增强信贷风险防范意识能力。具体而言,第一,提升普惠金融信贷操控能力。客户经理、工作人员应收集到每位客户的财务信息数据,分析对象客户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与比较优势等,同时结合经营状况,分析出这家客户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判断出它未来的资金需求情况,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精确性。对于客户经理与业务人员而言,优良的信贷操控能力是提升信贷风险防控能力的关键,没有超强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岗位要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金融、统计、调查与预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第二,积极分析行业经营风险。普惠金融的目标客户涉及到各行各业,每一行业就会出现一定的经营风险,加强对行业经营风险的分析就有助于排除行业信贷风险,便于普惠金融在行业内开展业务。一些定向金融产品更需要对目标客户相关的重点行业的经营风险分析,比如物流、商贸、信息、房地产等。行业经营风险主要依靠结合经济运行周期、供需状况、企业竞争实力等关键指标,进行整体评价与判断,寻找出可以蕴含风险的关键节点,进而对这些关键节点加强监控,提升整体防范意识。

四、普惠金融信贷风险的具体防控策略

(一)加强立法工作,为普惠金融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建议进一步完善涉及普惠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配套措施。丰富普惠金融信贷的增信手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流转、抵押,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质押等应加快立法进程。对普惠金融互联网产品的交易方式、权利义务、监管范围进行明确,保护银行创新普惠信贷产品的积极性。在现有普惠金融信贷产品体系上,银行业应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针对监管、审计、实践中揭示的风险和缺陷,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风控手段,既确保普惠金融信贷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信贷资金真实流向普惠金融客户,又能保持信贷资产质量稳定。

(二)充分利用政策优惠措施

各级政府正在积极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拿出了大量资源,撬动更多市场力量共助普惠金融。资本市场追求高风险高回报,通过市场化方式,量身定制股权融资和管理咨询扶持普惠客户。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服务普惠金融的规模、深度、范围正在不断加强。银行信贷是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但术业有专攻,面对普惠金融庞大的融资需求,普惠金融客户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条件,银行需要协同金融与非金融力量,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在普惠金融客户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更合适的融资方式,共同服务好客户的全生命周期,同时也分散超出银行自身功能和能力的信贷风险。

(三)使用新兴互联网技术来加强信贷风险防控

银行要用业务功底扎实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客户经理专业专注于普惠金融工作,同时把握好普惠金融信贷结构,通过区域、行业、客户、产品选择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化解经济周期造成的系统风险。此外还要严格客户选择,判断客户突出“四不”(不黑、不赌、不毒、不养)、“七看”(看产品、市场、质量、效益、管理、符合环保、是否涉及民间融资)、“五核”(核实客户及家人征信、资金需求、资金用途、押品情况、还款来源) 。普惠金融客户数量庞大,必须借助金融科技,建设全面风控系统,通过全方位扫描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综合运用诉讼、重组等手段化解风险。

五、结语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推广具有特定的运行规律,面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尤其是中小、小微型企业,由于目标客户数量过于庞大、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无形之中增加了信贷风险,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同其他机构的进行通力合作,让这种金融形态发展得又快又好。

参考文献:

[1]蔡洋萍.互联网普惠金融信贷的发展及风险防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03):120-124.

[2]张韶峰.数字普惠金融下的信贷风险控制系统构建[J].清华金融评论,2017(01):100-102.

[3]杨璟楠.浅谈互联网普惠金融的风险防范问题[J].现代金融,2016(10):39-40.

[4]朱宝.普惠金融体系下互联网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7(01):78-85.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