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2021-06-18 17:4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杨雯迪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背景,研究了其对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并对其造成的损失和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利用了定量以及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分别研究了区域性的突发事件和世界性的突然事件的影响。其次,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区域性突发事件发生时,风险会从实体经济传导向金融体系,最终被金融体系吸收;在国际性突发事件发生时,风险会从金融体系传导向实体经济,威胁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并对不同的风险传导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于不同的风险传导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在化解风险的基础上增强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实体经济;金融市场;风险分析

一、引言

突发公共事件因其突发性、破坏性、延续性等特点,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动荡,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不仅会对实体产业造成直接冲击,增加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还有可能波及金融市场,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增大、流动性紧缺、资产泡沫化、引起投资者的恐慌等问题。

面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国际性突发事件,需要各个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激发经济发展潜能。本文通过研究在突发事件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传导机制的问题,并对比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下,其传导机制的差别。最后,基于分析的结果,给出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了重大突发实践在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直接产生风险的传导过程,根据前人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以将其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经济学界意识到了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间的重要作用。张晓朴,朱太辉(2014)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体系中虽然有些看起来脱离了实体经济,但是却给实体经济提供了需要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从而支持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贾妍妍、方意、荆中博(2020)运用LASSO-VAR模型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从而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有风险吸收作用。冯涛,吴茂光,张美莎(2020)发现当金融发展脱离实体经济时,会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此可见,只有当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运行相匹配时,金融体系才能优化融资效率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重大突发事件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全球化逐渐深入的今天,重大突发事件不仅对一个国家的企业,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剧烈,更是对全球的经济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突发事件对研究尤为重要。大部分学者主要聚焦于重大突发事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比如,Kamstra2003)等发现投资者的情绪会显著的影响股票收益率。山立威(2011)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汶川地震所引发的投资者的负面情绪,能够对股票等有风险资产的收益率造成负面的影响。赵静梅等(2014)探讨了天灾人祸对股市股价的研究,发现突发事件对股价的传递具有传染效应。杨子晖等(2020)探讨了重大突发事件下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发现突发事件对宏观经济部门造成了阶段性的负面冲击。McKibbin Fernando2020)根据以往的大型流行性对经济的影响模型,模拟了新冠状疫情短期内会对全球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预测会产生极高的经济成本。

总体来看,本文将对突发事件下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风险进行分析,讨论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变化与风险传导过程,从而更好的利用金融市场扶持实体经济,恢复突发事件后的经济发展。

三、区域性突发事件传导机制分析

突发事件按照影响范围可分为地方性、区域性或国家性、世界性或国际性突发事件。

区域性与国家性的突发事件,包括SARS病毒、汶川地震等。需中央政府出面调度资源救援处理,同时各省政府也应该积极协调配合。由于汶川地震是区域性的重大突发事件,对于发生地区的影响十分严重,具有代表性。本部分将以汶川地震为例讨论区域性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一)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

图1:四川省与安徽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增长速度

1:四川省与安徽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增长速度

来自:国家统计局

1.总体影响。由于证券业与银行业占金融市场比重较大,因此主要从这两方面分析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首先对证券业来说,距离地震发生之后的100个交易日,四川上市公司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下跌到了-7.96%。从突发事件发生后到股价出现最低点的时间长度来看,汶川地震到达最低点的时间为86天,对股票市场的长期影响显著。其次,对于银行业来说,突发事件冲击了四川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导致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以四川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例,从图1数据可以看出,四川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增长速度在2008年明显下降,达到负值。说明四川的银行业信贷规模缩小,为企业提供融资的功能受到影响,但并没有对其他省份的银行业造成影响。

2.影响机制分析。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那么突发事件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应该表现为替代效应。即投资者卖出受到冲击的公司股票,买入同类公司未受到冲击的股票,从而降低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实际上,投资者的情绪极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使冲击表现出传染效应。因此,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会大于预期,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范围扩大。而对银行业造成的冲击主要是通过影响实体经济来实现的。突发事件首先对当地的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导致实体经济亏损严重,还款能力下降,商业银行的坏账率随之增加,从而导致银行面临信贷危机,利润降低,被迫缩小信贷规模。最终银行为企业提供融资的能力受到影响,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二)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

1.总体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2008年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的十个县市GDP总量降低了26.98%。从2007年的527.87亿减少至385.46亿元。从产业角度来看,受灾地区的第一产业在灾后增加值下降了9.86%,且仅对当年产生影响。第二产业的增加值降低了31.28%,受到的冲击最大。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了29.11%,受到的影响次于第二产业。

2.影响机制分析。突发事件主要是通过影响供给端与需求端两个方面来影响实体经济。一方面,受地震灾害影响,公司的固定资产遭到毁灭性打击,同时人力资本受到冲击,劳动力减少,导致生产链几乎中断。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资产也受到冲击,服务需求与消费能力大大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随之降低。2008年四川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累计增长率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稳步增长,4月份达到了20.7%,却在5月骤然降低到18.9%,并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维持较低水平,在12月仅达到19.6%.对比同水平的湖南省的零售总额,从一月份的18.5%稳步增长到12月的22.7%。可明显看出四川省消费需求出现的问题,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区域性突发事件并没有对其他地区的经济造成冲击。

(三)区域性突发事件下,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

区域性突发事件会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带来风险,不仅使风险在证券市场扩散,还使商业银行面临信贷危机,从而缩小信贷规模。同时实体经济因为受到生产端与需求端下架的双向挤压,导致资金链断裂,使得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首先,金融市场对非系统性风险有一定的化解能力,因此可以吸收实体经济的风险。在投资者之间,风险通过集中、交易与分配的形式被转嫁给愿意并且有能力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使市场的整体风险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内;在金融机构之间,风险通过机构之间互相补充流动性,降低了金融体系风险。

其次,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驱动引擎”,起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它可以在不同的经济主体、地区、和时期之间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为不同机构不同时期的资金状况吸收或提供流动性。因此在面对四川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恢复资源配置高效性的金融市场可以将其他地区的资源调配到受灾地区,从而聚集足够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区域性的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风险是有限的,风险可以被其他未受到冲击的市场分摊和吸收,从而稳定两个市场,为灾后重建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四、国际性突发事件

世界性或国际性突发事件,如SARS、珍珠港事件、入侵科威特911等。这类事件往往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冲击全球的经济水平,需要各国政府的互相扶持以恢复经济发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较容易演变为国际性性事件。21世纪以来,全球各地不断地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其中,新冠疫情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且对全球的各个国家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具有代表性。本部分将以新冠疫情为例讨论国际性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总体影响。证券业中,国内A股于202023日开盘暴跌,沪深两个市场中近3000个股跌停,对金融市场造成剧烈震荡。尽管如此,该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的稳定并未造成长久持续的影响。杨子晖等(2020)运用递减估计法,分析风险事件对我国资本市场造成的影响程度,发现随着当天股市暴跌,TPMNRS指数迅速攀升。但在之后的一个月内逐渐下降,恢复了低位状态,说明我国金融市场在一个月内恢复稳定。银行业中,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利润收入,使得全球的许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从图2可以看出,2020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的增速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说明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而大幅贬值,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取现金流的能力降低。同时,根据图3一年期的LPRSHIBORLIBOR美元走势图可以看出,三者都在2020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侧面说明全球的金融市场都急需流动资金。因此,国际性突发事件对于全球的证券业与银行业都造成了震荡,影响范围极广。

图2:2019~2020年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增速统计

图2:2019~2020年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增速统计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图3:2020年一年期LPR、SHIBOR与LIBOR美元的走势图

32020年一年期LPRSHIBORLIBOR美元的走势图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2.影响机制分析。投资者情绪依旧是使金融市场发生震荡的重要原因。投资者在2020年春节期间的异常隔夜情绪的均值是0.0159,远低于去年同期的0.1071赟,2020)。从收益来看,2020年春节后的第一天上市公司的收益率为-8.78%,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72%。说明新冠疫情同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样,使投资者产生了恐惧情绪,使冲击表现为传染效应,扩大了风险的影响范围引发系统性风险。同时,由于国际性突发事件自身影响范围较大,再加上传染效应引起的风险扩散,则突发事件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的风险影响就会远超预期。对于银行业来说,更多的实体经济遭到了冲击,还款能力下降,导致大部分的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收回资金,手持有的资产出现贬值,利润降低,面临流动性风险。

(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1.总体影响。从宏观经济来看,我国2020年一季度GDP相去年同期同比增长了-6.8%,相较于上一季度环比增长了-10.0%。相较而言,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较小,1-3季度的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第二产业增加了0.9%;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第三产业仅增加了0.4%。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震荡。美国2020年第二季度的季调环比折年率为-31.4%。全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经济产出都受到国际性突发事件的严重冲击,国际的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环境受到挑战。

2. 影响机制分析在供给端,一方面,劳动力由于国家控制疫情的需求被限制流动,无法返工;同时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地方实行了封闭,限制人流和车辆的流入,影响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体系;另一方面,在生产要素被限制的情况下,企业还要支持固定成本,如房租,工资,利息等。企业将面临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小微企业甚至会因此倒闭。在需求端,由于疫情期间聚众活动被禁止,第三产业的销售额将受到直接冲击。2020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为-20.5%。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住宿与餐饮业的生产总值是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9.1%

(三)国际性突发事件下,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

在国际性突发事件下,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吸收作用将大大减弱。因为金融体系无法分摊自身的风险,甚至会向实体经济溢出风险。金融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驱动引擎”作用将会受到影响。首先,金融体系无法分担自身风险。当国际性突发事件对全球各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时,整个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都大幅增加,市场中不存在能够分摊风险的个体或机构。其次,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溢出风险,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的配置资源的能力受阻。此过程包含了资金提供方与资金需求方。从资金需求方来看,突发性事件会使实体经济出现严重的资产贬值,这将增加还款的违约率。从资金供给方来看,突发事件会使金融体系的利润下降。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讨论了不同影响范围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以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给出以下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当范围较小的区域性突发事件发生时,仅对发生地及周边地区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对国家整体的宏观形势影响有限。风险是从实体经济传导向金融体系,最终被金融体系吸收化解,并且为实体经济的灾后重建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当范围较大的国际性突发事件发生时,会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造成猛烈冲击,引起各国市场的震荡。此时金融市场分摊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从金融体系传导向实体经济,加大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系统风险。金融市场不能有效的为实体经济配置资源,而实体经济的风险只能不断积累直至崩溃。

其次,随着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范围逐渐变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随之扩大,对风险的分解能力会降低,一旦金融市场的风险程度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风险,便会向实体经济输出风险。国家要首先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其恢复生产动力,增强企业的还款能力,化解实体经济的经营风险。同时央行需要要向金融体系投放充足的货币,缓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困境,增大信贷规模,化解金融市场的风险。第二,要对金融体系的风险进行更严格的监管,使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充分风险吸收作用。尤其是面对市场对资金流动性的强烈需要,更是要谨慎把控放贷量,避免因为过度放贷导致的通货膨胀等风险。同时要注意国际市场的风险输入。

本文在公共突发事件的背景下,研究了其对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并对其造成的损失和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但是本文并没有加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金融支持实体的工具在风险传导以及化解中产生的作用,这将是本文未来的研究主题。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43-54.

[2]贾妍妍,方意,荆中博.中国金融体系放大了实体经济风险吗[J/OL].财贸经济:1-18[2020-11-06].https://doi.org/10.19795/j.cnki.cn11-1166/f.20201019.009.

[3]冯涛,吴茂光,张美莎.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金融“脱实向虚”视角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0(10):170-181.

[4]Kamstra MKramer LLevi M Winter blues: A SAD stock market cycle[J].American Economic eview200393(1) :324-343

[5]McKibbin,W.J.&R.Fernando(2020),The global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COVID-19:Seven scenarios,Available at SSRN:https://ssrn.com/abstract=3547729

[6]山立威.心理还是实质:汶川地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6(04):121-134+146.

[7]赵静梅,申宇,吴风云.天灾、人祸与股价:基于地震、群体骚乱事件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4,17(04):19-33.

[8]杨子晖,陈雨恬,张平淼.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宏观经济冲击、金融风险传导与治理应对[J].管理世界,2020,36(05):13-35+7.

[9]陈赟,沈艳,王靖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金融市场反应[J].金融研究,2020(06):20-39.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