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吕知新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基金项目:内蒙古开放大学科学研究课题:数字普惠金融助推小额信贷金融创新——以微众银行小额贷款为例(IMOU-GSR2113) 摘要: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农村事业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风险因素。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构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估指标,最后从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的贷前、贷中、贷后等全过程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评价;风险管理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关注领域,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出台了支持三农建设的支持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金融资金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全面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探索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对促进农村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户小额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偏差 在很多农村地区,农户对诚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而对于贷款行而言,所面对的客户对于金融的认识、对诚信的认识深度不够。除此之外,目前对不守诚信的惩罚对农户影响比较小,虽然我国实行了“失信者黑名单”制度,但是限制高消费的措施对于本来就很少有机会进行高消费的农户群体来说,其惩罚影响非常微弱。 2.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对于已申请小额信贷的农户而言,长期务工给银行在进行贷款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农户外出务工后,会更改联系方式,原本录入系统的电话无法联系到借款本人。即便通过在家乡的亲属或邻居得到了借款本人的联系方式,而借款人不履行承诺,只有继续电话催告,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循环往复,最后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超出了诉讼时效,失去了法律维权的权利。 3.惠农政策的负面性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保护弱势群体,但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存在一些负面性,导致清收措施无法实施。对于很多银行机构来说,尤其是农商银行会涉及到了政策性养老金、农业保护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业务,对于在银行办理农户贷款出现违约现象,银行可以从这部分补贴资金进行扣除来偿还欠款人的本金和利息,但是这些补贴资金属于国家专项补贴,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不能对农业补贴资金进行挪用。同时对于养老金,虽然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可以在保障当事人基本生活前提下进行划扣,但是农村居民的养老金额度非常低,对这部分资金进行划扣来偿还本金和利益无疑是杯水车薪。 (二)内部因素 1.规章制度执行流于形式 很多银行的客户经理对于农户小额信贷重视程度较低,在进行贷款调查中,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感情,调查不规范、不深入、不细致,对于农户的个人信息直接从村社干部中获取,对于农户真实的经济情况、收入情况以及信誉情况缺乏真实的调查,导致出现了很多挪用贷款的现象,为贷款埋下了风险隐患。在进行贷款时,会要求客户经理签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包片管理责任书》,但是在实际中,出现风险事故没有彻底的执行到位,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这些情况都是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中的痛点。 2.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肃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银行金融机构改革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银行的法人治理、产权结构、制度规范等因素不断的变更,导致留下了很多的贷款风险因素。突出表现在制度建设滞后,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不足,贷款发放流程混乱。 3.党委政府的政治压力与银行的风控存在矛盾 以农商银行为例,“服务三农”是主要的市场定位,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县域乡镇,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农商银行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来考虑,农商银行的发展方向必须要做出调整,要将城区市场和业务也要作为重点来抓,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这是农商银行自身发展必须要做出的改变。同时另一方面由于农商银行的特殊性,党委政府及金融监管职能部门要求农商银行必须要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在开展涉农贷款的过程中要求加强贷款的审核和风险管控,而对于基层网点来说,由于较高的审核导致了农户小额信贷无法办理,难以控制风险。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估指标的构建 (一)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借贷人的还款能力及意愿,另一方面过于重视财务指标,在这个核心内容当中,往往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本文在构建农户小微信用贷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认为不仅仅要考虑到农户的信用情况,同时也要将外部的因素纳入其中。从贷款的动机上来说,农户的个人信息是影响其贷款的直接因素,但是外部因素是农户个人信息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指标构建的过程中,将外部因素纳入其中,对于风险的评价会更加全面和准确,所构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更加完善,能够有效的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表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估指标 (二)风险评估指标的分析 1.家庭情况 在一级指标家庭情况下,共分为六个二级指标,其中健康状况是影响农户劳动能力的直接因素,若经常生病或存在残疾的农户,劳动生产具有不稳定性,收入来源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文化程度是农户道德素质和文化见识的体现,对道德风险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约束,并且文化程度高所从事的行业所带来的收入会更高;婚姻状况是农户家庭责任感的体现,一般已婚农户的幸福指数更高,会更加有劳动的积极性;本地常住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贷款农户贷后管理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及时发现风险并进行管控;劳动力数量则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指标,参与劳动和工作的成员越多,获得的收入稳定性和水平就更高;专业技能是提高农户收入水平的重要体现,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和收入,有助于按期还款。 2.资产情况 资产情况指标下,分为三个二级指标,其中土地面积要素主要衡量农户是否可以进行规模化的操作,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产生更高的收入;房产数量和质量,农户改善居住环境,其房产数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房屋结构、面积、装修质量等都是重要的评价标准;其他资产是指农户除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之外的资产,如交通工具、贵重首饰、农用机具等,这些资产的数量越高就说明农户收入较高。 3.收入情况 收入情况主要分为三个二级指标,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户家庭经济情况的直接体现,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可支配的资金就越多;人均支出水平是指农户家庭开心越多,用于归还借款的资金越少;民间借债一般情况下很难进行调查,在个人征信报告上也难以体现,民间借债越多,农户结余资金就越少。 4.信誉情况 信誉情况只要调查贷款农户的社会信誉情况,通过村社干部及邻居评价来衡量农户的社会信誉,同时还借助征信情况反应贷款农户是否存在不良记录,征信情况约好,越有利于降低信贷违约风险。 5.与贷款行关系 与贷款行关系这一指标主要评价农户的存款交易频度和贷款交易历史,农户经常去贷款行办理存款业务,对农户的资金流了解比较清楚,所获取的资金流信息就会更多,同时农户在贷款行的贷款次数越多,说明信用程度越高。 三、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贷前风险预防 1.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模式 对于银行金融机构而言,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因素非常多,如上文所列的风险因素之外,还与银行管理层的危机意识、财务状况、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等。因此,要结合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在贷前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模式,对可能会引起风险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进行分类标识属于什么类型的风险,并针对性的开展风险管理活动,具体的风险识别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1 农户小额信贷业务风险识别模式 2. 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于农户小额信贷而言,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评估,在日常要注重对小额信贷人员的培训,不仅仅要要加强业务操作培训,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党的大政方针等相关学习,并且信贷人员要长期与农户见面沟通,真实了解农户的基本情况。 3.改进小额信贷风险追究责任制度 要重新对小额信贷风险追究责任制度进行完善,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当发生贷款风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其次要明确责任人,根据事故调查原因明确具体责任人,最后要明确追究的范围,并且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惩罚责任。 (二)贷中风险控制 1.规范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流程 当接到农户的小额贷款申请后,要求农户仔细填写小额贷款申请单,根据农户填写的小额贷款申请单,工作人员仔细核对贷款农户的人口数量、承包土地面积、家庭的年收支情况、征信情况,并且到农户所在地村委会进行调查,以便全过程的真实了解贷款农户的基本情况。 2. 建立小额信贷行业交流信息中心 建立类似平台性质的小额信贷行业交流信息中心,将农户信贷信息上传到线上进行信息共享,进而解决信息不通畅的现象。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解决小额信贷资金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风险问题,对控制农户小额信贷风险意义重大。 3.合理设置贷款额度 根据不完全市场理论,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为了克服这一点,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来进行为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是行政干预手段的结果。目前很多地区对于农户小额贷款的额度有限制,一般在5~10万之间,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额度已经难以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贷款额度,从贷款的种类上来分析,对于农户主要从农业生产、非农经营、农业基础设施上进行放款,如在农业生产方面,针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于水稻种植产业,应该结合水稻种植产业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因此,从这些因素来考虑,可以将农户小额信贷额度调整在10~20万左右,从事农产品加工和批发行业的,贷款额度可以调整为15~20万左右,对贷款额度结合农户从事的行业进行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生产经营的需求。 (三)贷后风险监管 1.加强贷后风险管理 加强贷后风险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贷款的用途及资金收益情况,要安排专员定期对贷款农户进行随访,掌握贷款的使用情况和资金去向,并将贷款监管进行责任落实,确保贷款的资金风险。当贷款发放后,要安排专员对贷款资金进行监管,密切关注资金流向,防止资金挪作他用,变更信贷资金用途。 2.建立健全贷款清收模式 申请小额信贷的农户,其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尽管在进行贷款审批的时候进行严格的审核,但是贷款农户其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势必会存在不良贷款情况的发生。针对于这类情况,银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权益,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开展贷款资金清收工作。如针对于确实因为经营问题导致贷款无法按期偿还的情况,并且农户的经营风险可在短时间内消除,则可以采取延期贷款或者通过借贷新款偿还旧款的方式进行变通。在办理上述贷款的过程中,银行方面可以派遣专门的业务人员对农户的生产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农户渡过难关,避免因农户出现经营困难而失去偿还能力。制定和实施贷款清收政策,对清收回款的业务员工,按照农户清收贷款的性质,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对清收指标完成度较好的员工进行通报表扬,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构建应急管理机制 对于农户小额信贷,要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预判,当出现危机因素时,要第一时间进行研究判断,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管理预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止损。具体的应急管理流程第一步银行机构立即与征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对当事人的信用和资产情况进行查询,在风险因素排除前暂停一切对当事人的融资借贷业务;其次立即组织负责人对当事人及关联客户在本行所有的信贷业务及担保手续进行核查,对存在缺陷的信息内容指定专员限时进行补充和完善,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再次对当事人的资金情况进行摸排,依据所签订的信贷合同条款和法律法规,综合考虑是否对当事人存款采取扣收、停止支付等强制措施,以减少风险损失;最后当发生风险事件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权益,并且可以借助当地政府、公安、工商部门对违约的当事人进行信息追查,起诉到法院,将其纳入失信人黑名单。 四、结束语 随着全国各地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如何有效的管控业务开展的风险,促进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综上所述,针对于农户这一特殊群体,小额信贷业务开展的风险较为复杂,管控难度较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构建科学健全的农户小额现代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做好贷前预防、贷中控制、贷后监管的全过程风险管控,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维护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缑晓亮,曹健,宋玉兰.基于农户视角的小额信贷使用效率分析——以和田M县为例[J].农业展望,2019,15(10):49-52+63. [2]陈娜菲.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红河学院学报,2019,17(03):129-132. [3]白慧华,孟梅.农户需求视角下的玛纳斯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研究[J].科技风,2019(12):201. [4]周桢,柏双友.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215-216. [5]张龙耀,白子玉,王维彪,王海淼.数字农贷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研究——以江苏沭阳数字化“阳光信贷”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20(06):3-9. [6]徐婷婷.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困境挑战和路径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