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资管新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与挑战

2020-09-08 17:4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张烨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摘要:针对资管行业飞速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20184月资管新规正式发布,标志着资管行业正式步入资管新时代。在我国资管产品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占比众多,并暴露出种种问题,例如理财产品中广泛存在的“刚性兑付”;资管产品“层层嵌套”,加大杠杆,通过表外业务规避监管,增加市场风险等。本文从资管新规出台的背景及核心原因剖析出发,通过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现状的分析,整理出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合展望。

关键词: 资管新规;银行理财;刚性兑付;资金池

一、资管新规出台背景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2012年以来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也滋生了众多潜在风险。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防止快速发展的影子银行和过高的杠杆率水平带来的资产泡沫,20184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正式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提供了指导性、纲领性的政策依据。

在我国资管产品总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各大银行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代销各类金融产品:例如信托、基金、保险等,并通过精选各类上架产品,以吸引高端客户投资。个人理财市场成为未来银行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种种问题随之暴露。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转型中的各项机遇与挑战。

二、资管新规出台的核心原因解析

(一)刚性兑付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的“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本质,并抬高了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从而隐藏潜在的投资风险,使道德风险日益严重。

(二)多层嵌套

“多层嵌套”机制使得资金在金融系统中空转严重,导致多重资金成本,违背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的刜衷;同时积聚杠杆,抬升风险。

(三)资管投资

当前市场资管产品多使用期限错配、风险错配等方式,底层资产与顶层投资需求匹配度低。

(四)影子银行

市场普遍存在非银行信贷、规避监管的信用创造方式,形成影子银行(非标资产是其中典型。

(五)杠杆高企

2009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高企,政府、企业、居民的负债率都较高,导致发生系统性违约风险可能性增加。

三、资管新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现状

(一)打破刚性兑付,加强资产净值管理

资管新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推广与办理中应对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来替代过去的“盈亏兜底”刚性兑付。对保本理财依照存款进行管理;非固定收益理财不得向客户承诺未来预期收益率,不得在产品说明书中提前说明实际投资报酬率,产品的风险情况以其定期净值增长变化配以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说明。理财产品的实际投资报酬率在到期日根据产品历史业绩取得。当理财产品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垫资兑付。目前,各商业银行正有序压降存量产品规模,通过转型及优化完成新老产品的对接,净值型理财产品逐步替代保本型理财产品,确保理财业务过渡期的稳定。

在具体识别花式刚兑的过程中,出台了严格配套措施保证执行,存款类机构:足额补缴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并予以行政处罚;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依法纠正并予以处罚,鼓励个人和单位丼报;审计机构发现必须报告,否则联合惩戒。

(二)规范资金池运作,禁止产品期限错配

资金池的运作特点包括滚动募集、混合运作以及分离定价。过去商业银行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资金池的运作模式,这将极大增加市场风险。《资管新规》中明确要求禁止资金池运转模式,而且要求资管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精准打击了非标资产的期限错配。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不得再投资到长期资产中以获得期限利差,从而降低了流动性风险。

(三)统一资管标准,降低杠杆水平,消除多层嵌套

由于长期以来的分业监管,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缺少统一化的标准规范,不同领域的法律规范由不同的监管部门出台,且宽严尺度不一,给监管套利问题预留了可乘之机。《资管新规》出台前,金融机构往往通过规避合格投资者制度、规避投资范围、监管指标,隐蔽资金来源、规避投资范围、监管指标,隐蔽资金来源等嵌套途径来获得套利。资管新时代下,金融机构将严格规范并约束该干什么的钱只能干什么,降低杠杆水平,消除多层嵌套,在经济下行周期,降低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

四、落实《资产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挑战

(一)期限错配整改难以按时完成

普益标准发布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底前能完成存量老资产规范整改并实现净值化转型的中小银行机构,比例不足30%202021日,银保监会也表示,对到2020年底确实难以完成处置的允许适当延长过渡期。过渡期延长的主要原因是存量老资产的处置,其处置方式包括督促企业提前还款、非标转标、回表、第三方出售、符合新规的新产品承接等,实施起来均有相当大的困难。

(二)商业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放缓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在没有“刚兑”、“保本”、“资金池”等有利手段后,将无法有效吸引客户。同时,净值化和无期限错配的新理财产品意味着在没有确定收益的情况下,要求投资者持有更长的期限,降低了流动性的便利性。投资者已经习惯期限在一年之内的期次型理财,如果未来还想获得较高收益,则需要拉长投资期限,造成资金流动性变低,将严重影响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而成立资管子公司等措施也会增加银行的管理难度和操作成本。

(三)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控制能力受到挑战

就现状而言,全面消化非标资产会极大增加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通过非标资产进行融资的企业正是难以进行银行表内贷款的对象,短期内回表难以实现;同时诸多监管指标例如资本充足率、拨备率、信贷增速、流动比率等也会因为短期大规模回表产生明显压力。投资者将因此面临违约风险,而融资的企业在无法发现非标资产和表内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也会存在流动性风险继而造成违约。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其资产风险控制能力受到挑战。

五、资管新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未来发展趋势

(一)过渡期投资产品多元化,推动产品形态转型

资管新规颁布后的过渡期内,应当通过产品创新,拓展、完善自身产品体系,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保本理财将逐步退出市场,商业银行应通过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产品满足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同时,为提高产品整体收益率,银行可将资产配置于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组合的基础上,加入衍生品、大宗商品、权益等资产,形成所谓的“固收+策略”,在相对较低波动的基础上,获取令投资者满意的收益;鉴于新规对产品期限的限制,商业银行应注重对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开发工作,例如:交易型产品、浮动收益产品或引导客户进行股票类产品定投,通过分批买入的策略,降低客户实际持有金融产品的总资产的整体波。以此加强与资产端久期的匹配,避免期限错配发生,降低金融风险。

同时,部分非标资产风险上升,底层资产再无机构兜底,需要银行风险自担直面底层资产投资风险,资产筛选要求较高,需要看透至底层资产。这对银行的资管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在这背景下,资管团队与银行零售业务的融合,分析负债端需求,匹配资产端资源,同步控制风险的挑战是每家银行都要面对的。如何在银行跨部门、跨条线之间形成开放、融合、协作的氛围,决定了应对资管新规未来是否会有银行自身的内部断点。如果内部的断点不链接,银行内部的蛋壳不从内打破,未来将势必面临竞争,被其他同业竞争者从外打破,而该银行的经营与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设立理财子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

由于资管新规正在落地期,市场的格局和份额将在这段时间中发生剧烈的变化,拥有优质资管能力的资管子公司将在未来获得先发优势,从而帮助银行获得未来的市场份额。同时优势与份额的建立,在未来重新追赶夺回是较为困难的。因此需要通过人才建设,优质团队搭建起具备竞争力的资管团队。

根据中国基金报统计,截至1220日,至少有33家银行理财公告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目前,已有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正式开业。过去的2019年被称作银行理财子公司元年。商业银行通过成立子公司,争夺资管人才,运用金融科技进行资管业务转型升级,积极与各方同业机构展开紧密合作,构建综合化投融资平台,形成生态圈以面对新的市场形式,与金融市场上同类资管产品统一监管尺度,创造新的理财业务发展机遇。

目前,理财市场的格局将发生剧烈的变革,头部银行的优势将越发突显,过去依靠批发业务资产组织,提供产品收益来源的模式将会颠覆。未来将变为负债端决定资产端的模式。谁能掌握客户负债端属性,并制定相应资产端策略,从全渠道采购优质产品,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预计理财子公司成立后,虽然机制上,各个银行均可代销全市场所有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但是鉴于本位思想和公司财务报表归母公司考虑,各大银行将优先引导各自客户配置自身银行成立的子公司理财产品。不具备能力、规模单独成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例如地方农商行、城商行等,则将采购全渠道理财产品,对中小银行的议价、挑选能力都形成较大的考验。未来格局强者恒强,各展所长的格局将会出现。

(三)创新金融科技,防范金融风险

资管新时期,从客户端出发,即银行的负债端决定了资产端应该具备的特性。这需要金融科技及大数据分析,分析客户分类及脸谱画像刻画,进而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而打破刚兑下的金融风险,将是银行必须面对和控制的风险,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机构,不断提升经营风险的能力是修炼内功的长久之路。

整体在线化、系统化、智能化的趋势下,银行的物理和实体网点的功能预计将越发弱化,将服务与尚不能快速掌握电子设备的中老年人群,以及大额现金,现金支票等需求。实体银行卡将逐步消失,电子虚拟卡,不需要该银行卡,只建立账户即可链接其他银行卡号,购买该银行理财的现象也将越发普遍。

商业银行打造平台,树立品牌,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充分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优势服务和产品,建立全渠道的客户资源成为了金融科技的目标之一。

相应的,由于全平台接入客群,对风险控制及客户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银行系统安全性,资金保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商业银行应当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IT技术进行风险防控、净值化管理、产品研发等金融创新,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例如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健全的信息披露数据库来实时监控和防范风险;通过估值定价模型来预测核算资产损益;通过大数据、AI等现代信息化手段来分析客群、满足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少卿.浅谈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9(23).

[2]周月秋,藏波.资管2.0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与发展[J].金融论坛,2019,24(01):5-13.

[3]那佳.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变局和市场影响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

[4]费岚.浅谈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26).

[5]南洋.资管新规下中国私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海南金融,2018,361(12):74-79.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