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全能银行:优劣势比较与发展

2015-02-28 21:5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黄秀祥 中国海油石油渤海石油管理局

摘要:本文分析了全能银行的优劣。全能银行的主要优势是:由于多元化投资和经营产生的收益稳定性;混业经营中由于交叉收益、信息共享等带来的范围经济;由于成本摊薄等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些是实施全能银行出动力。但是,全能银行的优势存在两面性和局限性,全能银行存在管理、文化、创新、垄断等劣势。最后,文章分析了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银行 优劣势比较

一、国际银行业务经营模式概况

从国际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角度来看,半个多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专业银行制度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度都在发达国家同时存在。美国的专业银行制度禁止银行从事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而德国的全能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存贷款、证券和保险等一系列金融商品和服务,还可以直接持有非金融企业的股票。除了日本以外,所有发达国家一般都允许银行从事证券业务,日本也在一定范围内允许银行经营证券业务;除开日本完全禁止以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允许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允许银行经营保险业务。

在新兴市场国家,除了韩国以外,大都在一定范围允许银行从事证券和保险业务。但是比较于发达国家,这种混业经营的广度和深度受到更大的限制;在保险业务方面,除开波兰、菲律宾、墨西哥外,银行被限制或者禁止从事保险业务。

二、全能银行的优势

全能化银行的出现有深厚经济学基础。从经济学角度看,全能银行具有三方面竞争优势:一是内在稳定性,二是范围经济效应,三是规模经济效应。

首先,全能银行具有内在稳定性,即指实施全能化经营有利于降低收入的不稳定性,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根据风险分散化原理,大规模的全能银行能够在多个金融市场以多种资产形式和多种金融工具寻求收入流的多样化,业务分散到不同的产品线和地区,大大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研究表明,通过地域扩展,银行不仅可以降低资产组合风险,而且也可以降低负债融资风险;此外,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具有比较强的分散化效应,相对于小规模单一经营品种的银行,这些分散化因素使得规模大的、全能化的银行更小的遭受经济周期的不利影响,使得银行具备收入的稳定性。

其次,全能银行具有良好的是范围经济。一是全能经营可以在一定成本上增加收入。全能银行由于同时经营不同性质的金融产品,其业务范围覆盖了金融服务市场的许多子市场,如商业银行、保险、投资银行等;这些子市场之间存在着价值链共享,因而能带来成本的节约,从而能达到范围经济性;二是可以减少昂贵的信息技术改进费用。商业银行通过与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并购和联合,可以将银行的固定成本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之间分摊,通过摊薄成本实现范围经济从而降低成本;三是通过交叉收益增大营业份额提高效益。商业银行通过与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并购和联合,可以面向一个更大的客户群交叉销售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利用银行业务建立的客户数据库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收益;四是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综合经营有利于减少金融脱媒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根据现代银行理论,相对于资本市场,现代银行制度在减少金融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具有优势。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生产成本的下降,银行的信息生产优势正在不断削弱,具体表现在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缩小,银行资产占社会金融资产比重的下降,大企业的资金需求从银行贷款转向资本市场筹资等。全能经营后,当企业从银行借款转向资本市场融资时,贷款业务的减少可以通过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的增加来抵补。

最后,全能银行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来源于:(1)银行业人力、技术摊销;(2)经营对象货币的同质性使得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经营手段的载体或者一种生产技巧的,产品多样化并没有改变产品的同质性。同时,独特经营对象所决定的银行业国民经济地位的特殊性使得银行业有市场优势的垄断欲望;(3)银行大规模经营使得同时挤兑的可能性变小,从而为资金的完全稳定提供了保障。同时,大规模银行可以在多个金融市场操作,以多种货币寻求产品的来源地和销售地,实现财务和经营的多元化,分散了银行的风险;(4)大规模经营意味着多地区、多客户经营,这便利了银行与客户加强联系,便利了推销产品、服务和形象,更大范围的分享现有的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资源,有利于分担经营成本。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不断渗透,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通过银行业的重组扩大资产规模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三、全能银行优势的有限性和劣势

全能银行规模和范围效益有一定限度,在此限度内,规模和范围发挥正效益,超过这一限度的规模和范围扩张,则可能带来负效益。全能银行的内在稳定性也有一定局限,因为它只能防止非系统性风险,而不能够降低系统性风险。同时,全能银行有以下固有的劣势:

第一,银行在实行全能化经营获得价值链共享的同时,会导致两种隐形的僵化成本:(1)对竞争者做出迅速的反应将变得更为困难,(2)延长竞争劣势部门的退出时间。第一种僵化成本使得全能化银行不如专业化银行反应快,丧失竞争先机,第二种僵化成本使得全能化银行不得不浪费大量人力和资本资源处理劣势部门的问题。

第二,银行内部生产很难达到最优生产规模。全能银行很像一个垄断者,垄断生产是一种内部生产,它从以下两个方面降低了效率。(1)内部市场价格不可能有效制定;(2)厂商根据内部顾客降低了业绩标准。市场竞争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激励,内部生产没有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三,全能银行的内部管理难度大,内部组织未必能有效协调。规模庞大的银行管理效率相对较低下,风险控制挑战也很大。

第四,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会带来新的文化和利益冲突。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有着不同的经营文化,需要不同的经营技巧、经营理念和经营资源。如,商业银行传统保守,员工报酬差异较小,但是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则冒险进取,员工报酬差异极大,不同行业之间协调不到位,也会直接影响产品交叉销售,抵消混业经营效益。

第五,出现了诸如穆迪和标准普尔公司等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强化了信息披露法等法律制度,信息评估的专业化和信息披露的强制化等现象使得银行全能化劣势更加明显。

四、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全能银行具有自身众多的优势,同时也具有先天性劣势。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整体来看,银行业将会围绕客户市场变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形成更加多元化,更加不拘一格的发展模式。金融超级市场、专业化银行、单一产品银行都可以找到生存根据。但总的来看,随着花旗这个最大FHC(金融控股集团)战略的转变,采用金融超级市场这种模式的FHC会更加势微。而围绕银行核心业务向产品和市场深度和广度掘进,会成为银行更加普遍的战略模式。

第二,全能银行也会减少周期性较强的业务,例如证券交易、投资银行等,而更加集中在周期性较弱的业务,例如零售、现金管理、证券托管、养老金管理、信托、共同基金销售和保险代理等。

第三,银行将会更加利用其现有的零售客户和渠道,销售投资和保险产品,扩大对同一零售客户销售的产品种类。

第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等外部合作方式进入其他金融服务领域,是一种有别于全能化的跨业务领域经营方式,战略联盟、合伙人、外包等合作方式会成为银行扩展业务和市场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马红霞.欧盟银行业并购的特点及其绩效分析.世界经济,20045

[2]陈敏强.法国银行业重组的特征、成因及其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111

[3]陈伟光.银行并购与银行再造:比较分析与我国对策.国际金融,20023

[4]陈燕.国际银行业经营模式从全能化向归核化转变带来的启示.当代财经,200211

[6]戴金平、王晓天.国际银行业的稳定性与风险的分析与展望.国际经济评论,20053

[7]韩冬梅、赵振全.银行全要素生产性与范围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

[8]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国际金融研究,19994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