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互联网+背景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探讨

2019-10-30 19:3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孙文娟 淄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给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做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工作。

关键词:公积金;大数据;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9-0000-02

一、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给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上服务厅、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陆续应用。随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政府各部门数据也正逐步共享,并提出“一次办好”改革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这些都体现了“互联网+”给住房公积金服务带来的便利。住房公积金业务主要包括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以及贷款三个方面,而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主要业务之一,因涉及贷款资金的回收,其风险防范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前核查、贷中审查以及贷后管理等方面,从而做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防范。

二、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4-2017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率虽上升不明显,但逾期额增长较快,从2014年到2017年增长了2.35倍。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形势比较严峻,具体来说,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款人因素导致的贷款风险

借款人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还款责任主体,其自身的各种因素可能导致的贷款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职工还款能力不稳定性增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近30年的发展,覆盖率逐步提高,缴存职工从最初的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到现在的企业职工占比越来越高,最近几年个体工商户以及自由职业者也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这部分人群收入不稳定,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还款能力相对不稳定。二是贷款职工流动性增加。社会整体的流动性增强,职工变换工作的可能性增加,贷款职工的工作流动性增强,尤其是异地贷款业务的开展,更是加剧了贷款职工的流动性风险因素。三是职工可能在贷款后遭遇失业、意外事故、家庭变故等等,这些客观因素都会造成职工收入能力的下降,降低职工的还款能力,在面对这些变故时,归还贷款对职工来说可能有心无力,带来贷款逾期的风险。四是职工自身信用状况不佳带来风险。有些职工本身信用意识不强,还款意愿较差,申请贷款后,还款意愿较差,甚至故意不还款,导致贷款长期逾期。还有些不法分子采取违法手段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等,逾期风险较高。

(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审查机制欠缺导致的贷款风险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审查主体,因审查机制欠缺可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贷款风险:

一是信息核查不足。包括贷款受理材料审查以及贷款项目准入审查。在贷款受理以及项目准入审查材料时,信息核查手段欠缺,很多情况下仅凭经验,导致无法有效核查贷款基本材料的真伪。二是工作人员责任心欠缺。按照贷款审查机制,贷款受理、贷款审查岗位相互监督制约,各环节对贷款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多次核实确认。但现实中,往往由于不严格执行有关规程,未有效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导致存在贷款材料不完整、贷款数据录入错误等问题。三是内外恶意串通。有些不法分子,通过内外串通等不法手段,将不符合贷款政策规定的贷款审批通过,带来资金风险。

(三)住房公积金贷后管理机制欠缺导致的贷款风险

贷后管理是保障贷款资金安全的重要步骤,贷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以下贷款风险:

一是贷后管理手段单一。由于人员数量、技术手段等限制,贷后管理往往仅限于对逾期贷款的简单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手段单一,催收效果欠缺。二是不能及时掌握已贷款职工资产负债情况的变化。贷后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贷后管理并未形成常态化机制,往往是贷款职工已经发生逾期,甚至逾期已经比较严重才引起关注,此时再采取措施往往事倍功半。三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抵押物毁损、灭失等。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往往在二三十年,在贷款期间,一旦发生不可抗力因素或拆迁等都将导致抵押物毁损、灭失,而目前住房公积金贷款基本采取住房抵押的形式,一旦抵押物毁损、灭失将导致贷款担保物悬空,失去了最后的保障。四是工作人员贷后管理意识淡薄。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重发放而轻管理的问题。日常工作中,往往都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放在了贷款发放上,而一旦贷款发放之后就很少再对贷款进行跟踪管理,直到出现逾期甚至逾期比较严重后才开始进行催收。

三、互联网+背景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一)强化住房公积金信用体系建设

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强化住房公积金信用体系建设,将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情况分类纳入信用体系,对于还款情况良好的职工将增强其信用,其在以后的社会行为中可以获得较高的授信;而对于还款情况较差的职工,其信用值将减分,在一定期限内将很难再获得授信。同时将存在提供虚假材料等骗贷行为的职工记入“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使用住房公积金,同时也无法获得其他社会授信。将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情况,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从而强化职工的诚信意识,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

另外,应将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情况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统一管理。目前因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对接程度不同,仍有部分地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还款情况并未体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中,降低了贷款职工的逾期成本。对于这部分地区应尽快将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记录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这不仅可以完善信用报告信息内容,在全社会对信用建设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也可以对逾期职工产生一定程度的震慑作用,增强其按时还款的意识,降低逾期风险。

(二)建立贷前信息核查机制

     2015 8 月,国务院以国发〔201550 号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三大主要任务之一:“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此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步应用于各行各业,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也不例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通过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与公安、房管、税务、民政、不动产、人民银行、人社、工商、住建等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部门间信息的核查机制,对贷款职工的身份、购房真实性、房屋价值、婚姻、户籍、信用状况、不动产登记、贷款项目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贷前核查,并利用各部门信息间的勾稽关系进行验证,从而保证各项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堵塞造假风险漏洞。

另外,应建立住房公积金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全国各地市住房公积金信息联网核查,不仅贷前可以核查异地贷款职工缴存信息的真实性,还可以在贷后及时掌握异地贷款职工相关信息的变化情况。各地市住房公积金信息联网核查后,职工也不必再回到缴存城市开具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核查信息的同时也为职工提供了便利。

(三)完善信息系统数据控制校验功能

2015 7 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 ”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540 ) ,明确提出“互联网 +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入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过程中,将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进行逐项分解、细化,并将其嵌入信息系统控制字段,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对贷款准入条件的自动控制,尽可能减少对贷款客观条件审查的人为干扰,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失误率,还能有效降低人为干扰造成的贷款审查不严格、不到位,甚至故意造假等人为原因造成的风险。

另外,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贷款所有数据录入及补充完善修改过程实现留痕管理,并扫描相关证明材料。实现每条数据的产生及变化都有据可查,以便实现追踪管理,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防范数据造假风险。信息系统应建立专门的贷后管理模块,贷后管理同样实现留痕管理,对每笔贷款的贷后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逾期催收情况,每一环节都通过信息系统完成,并详细记录,增强工作人员贷后管理意识。

(四)建立联审防控机制

2015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印发《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指出“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也应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建立联审防控机制。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防控审计不应仅仅局限于贷款数据的审计,还应加大与缴存数据、财务数据以及相关房地产行业、缴存单位相关数据等的综合比对与关联度分析,并深入挖掘相关数据间的联系,运用信息化技术核查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实现内部控制监督,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评判。

另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贷后管理长效机制,定期调取贷款人员数据信息,随时关注其工作变动、公积金缴存状态甚至家庭资产负债等情况的变化,以便对其可能出现还款困难的情况做到提前预判。对逾期贷款数据进行重点研判分析,力求实现对逾期贷款数据的实时监控、分类研判,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与预测,实现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趋势的有效监控,提前进行针对性处理。

四、结束语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是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涉及从贷款准入、贷款审查到贷后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目前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为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与契机,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质量,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稳定健康地发展。做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工作,保障资金安全,维护缴存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缴存职工提供更好更有力的购房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卢海,许珂.“互联网 + ”思维与住房公积金中心管理和服务创新[J].金融经济,201522.

[2]张真.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17).

[3]卢海,周翔.基于大数据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与服务创新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1).

[4]冯异.用“大数据”消灭“小广告”——探析大数据背景下的公积金行业风险防控[J].现代经济信息,20183.

[5]王先柱,吴义东.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特征及其管控路径研究——兼论差异化利率选择与信用跃迁[J].上海金融,2017(9).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