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综述

2018-08-26 23:3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于化龙 韩雪峰 沈阳化工大学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协同创新动力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协同创新动力因素分析、基于某种理论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关于不同主体主导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关于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以及基于三螺旋动力模型的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五个方面。

关键词: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三螺旋理论综述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必须推动要素集合,推动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力量。”可见,我国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在强调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协同创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技术创新领域的一个新主题。但相比较而言,关于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要少得多。由于产学研合作是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下面对协同创新的分析中包含着产学研合作部分。截至到20162月,我们在知网上检索到内容与协同创新动力或动力机制较为相关的论文54篇(不包括关于三螺旋的研究成果)。在这54篇文献中,第一篇关于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的论文是冯学华发表于1997年的《国内外产学研作动力机制面面观》一文,在2007年之前,很少有人研究这一主题,仅有3篇研究成果发表;从2008年开始,逐渐有人开始研究这一领域,到了2012年之后,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突然多了起来,共有36篇成果发表,占成果总数的2/3

二、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内容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对协同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关于协同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在这些文献中共有10篇涉及到协同创新动力因素分析,这部分总体上把协同创新的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但对其研究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冯学华(1997)把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分为三个层次,认为第一层次是政府对产学研合作推动力;第二层次是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内部利益驱动;第三层次是产学研合作的反馈和调控机制。周正等人(2013)则把协同创新动力因素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其中外部动力包括技术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力,而内部动力则包括利益驱动力、战略协同引导力、内部激励推动力和创新能力保障力;认为驱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内外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夏红云(2014)对此分析也基本相似。

(二)基于某种理论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在这些文献中共有12篇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在这部分研究中,我国学者应用不同理论来分析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如:张哲(2008)利用钻石模型、集体效率模型以及灵活专业化模型来构建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模型来分析产业集群的企业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张琼瑜、李武武(2012)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姚艳虹、夏敦(2013)则认为协同剩余是协同创新的动力来源。吕荣胜、崔璞(2014)从技术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还有的学者分别从技术扩散、制度安排等不同角度对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

(三)关于不同主体主导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对于不同协同创新主体,其动力分析也必然各不相同,共得到文献12篇。如:谭界忠(2007)分析了高职院产学研合作中各主体的动力因素,以及制约各主体推动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动力机制。田家林、徐立岗、陈月梅(2012)等一批学者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来探究中小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阎明宇(2014)对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为主导的各合作方基于创新成本和创新资源有序流动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进行探讨等。

(四)关于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在相关的20篇文献中,显示了我国一批学者则在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上下了不少功夫。如:贺灵(2013)运用协同学数理方法、计量经济方法深入探宄了区域协同创新动力的形成与增进机理。邵景峰等人(2013)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动力提取入手,应用相关统计,运用多Agent理论和粒子群算法(PSO)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部和外部动力以及这些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谢卫红等人(2014)通过深入研究了广东工业大学 IC 基地的运行模式,剖析了广东工业大学 IC 基地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五)基于三螺旋动力模型的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在研究协同创新理论中,三螺旋动力模型也占据重要地位。三螺旋模型是目前分析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之间协同创新关系的重要模型。该模型由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Etzkowitz)教授和荷兰学者罗伊特·劳德斯多夫(Leydesdorff)教授所提出。截至到20162月,在中国知网上,如果以“三螺旋”为主题,可得到1244篇结果;但如果以“三螺旋”和“动力”两个主题词进行搜索,仅得到4篇论文;但通过对“三螺旋”为主题词的文献进行查阅,可以发现部分论文涉及到高校、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共查到相关度较高的85篇,从中对三螺旋模型的创新动力机制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行综述。

周春彦(2006)在翻译的《国家创新模式》(埃茨科威兹著)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三螺旋模型。该书认为,三螺旋模型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并部分替代,但同时三者都保持各自的独立身份。也就是说,大学、产业、政府这三个机构范围中每一个都表现出另外两个的一些作用,但同时仍保留着自己的原有作用和独特身份。在三螺旋模型中,大学、产业、政府被抽象为在科技创新中彼此有着不同关系相互缠绕的螺旋线。其中,任一根螺旋线都有可能代替另一根成为主驱动力,大学、产业和政府都可以成为科技创新中的领导机构范围,三者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由于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每个螺线都可获得更大的能力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它螺线里产生的创新,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关于三螺旋的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由以下几点。苏竣,姚志峰(2007)认为孵化器是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螺旋系统演化的高级组织形式,分析了三螺旋系统下孵化器与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良性互动的动力机制。刘晨辰(2010)提出了三螺旋动力的陀螺模型,他以陀螺体代表三螺旋动力系统,实现创新动力的关键是内部驱动环的运动;而内部驱动环由政府、产业、大学三方力量组成,这三者的力量不同带来了内部驱动环的运动。

三、结论与评述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通过这些研究,首先找到协同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使我们明晰了如何利用这些要素来提升协同创新的动力;其次不同学者应用不同理论,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这一问题;部分学者还从不同的创新主导主体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便于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借鉴;还有的学者对协同创新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虽然我国学者对协同创新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少研究成果也颇有见地,但总体而言,对这一问题各个领域的研究理论成果如果能进一步系统化,将对深化我国协同创新具有很好的理论支撑作用。另外对于实证部分的模型选择过于简单,指标选择也值得商榷,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三螺旋动力模型中,大学、产业、政府三者密切联系,构成创新的螺旋体,在这个螺旋体中创新的力量、创新的传播、创新的生态都发生了变化。三螺旋模型是对创新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把握了目前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生产和创新的特征与规律。但三螺旋动力模型产生于美国,以欧美国家的科技创新背景为其理论基础,提出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大学、产业与政府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但在我国往往政府在三螺旋中居于主导地位;其次,三螺旋模型中的大学是创业型大学,而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还远没达到这一高度;最后,我国政府和大学为创业所能提供的风险资金也较为有限。所以,三螺旋模型中国化还需要我们多加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70-174.

[2]游文明,周胜,冷得彤,等.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优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0):9-12.

[3]张琼瑜,李武武.基于 CAS 理论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构建[J].商业时代,20121):115-116.

[4]邵景峰,等.基于数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动力优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731-735.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