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6-09-21 22:53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徐僮 王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

摘要:互联网金融一出现就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冲击,商业银行开始陷入被“边缘化”和“后台化”的深渊。目前大多数学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方面,很少提到其产生的正面影响,因此本文引入了正面影响方面的研究。首先运用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商业银行及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变革

1、变革——通过增加自助网点,提高服务便捷性

近年来随着数字商业和数字金融的盛行,实体网点由于受排队时间久、员工工作时间、营运的限制,许多ATM和物理网点都将面临日益亏损的劣势。而自助网点采用的是全自动式的运营模式并自带指引和帮助功能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并且其系统和设备24小时全天运作,可为客户提供全天候服务。此外,自助网点的自助服务较为全面,不仅可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还能办理缴费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因此该政策仅在相当一段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客户流失速度开始减缓。但随着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的盛行,现金功能开始弱化,自助网点的功能也随之减弱。

2、变革二——借力直销银行,开展多元化经营

传统商业银行的零售渠道单一、经营模式较为僵化,因而对市场的吸引力远不如以灵活便捷著称的互联网金融。而直销银行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促进银行零售业务和小微业务的互联网化的一种经营模式,具有以下多个特点:在产品设计上进行精准定位,为“忙、潮、精”的客户群体提供“简单”、“实惠”的金融产品,确保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充分尊重客户的消费习惯,利用用户规模庞大的PC和手机终端端为客户提供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多渠道的金融服务;操作系统简便,免掉了繁琐的注册、登录、跨行转账步骤,一键购买,省时省力,且可随时随地对资金进行“一站式”的查看、管理、调拨,享受在线理财规划服务。现阶段银行业普遍看好直销银行的发展前景,因此纷纷投身该领域。目前从市场份额来看民生直销银行做得最出色,兴业银行直销银行、工银融e行紧跟其后。

3、变革三——打造社区银行,发挥地缘优势

近年来,受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的储户开始大部分流失。而社区银行具有贴近居民的地缘优势,目标客户群体是中小型企业和社区居民这些中小客户,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与以大中型企业客户为目标客户的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竞争。并且由于社区银行员工通常对本地市场十分熟悉,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小,识别和控制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在准入、占领和保持本地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社区银行已经成为银行争先抢占的阵地。根据银监会数据显示,在社区银行竞争中位居前列的大部分是股份制银行。但就市场反馈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客户反映社区支行员工很不专业,很多问题都答错许多业务都办不了,营业网点较为冷清,多数员工都外出跑业务。由此看来客户选择银行并不单纯取决于物理距离,只有将物理距离的优势转化成关系距离的优势,社区银行才有成功的可能。

(二)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商业银行受到巨大冲击

1、商业银行吸储能力以及信贷能力受到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省去了人们奔走于银行办理业务的时间成本,足出户便可完成。而它的使用方式也较为灵活还可进行短期结算,将闲散资金存于其中既不影响消费,又可获得收益,因此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该方式进行投资理财,这就在无形中就攫取了传统银行业的存款资金。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是资金的极度渴求者,互联网的出现则不仅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需求,其高于市场的利率有吸引更多的闲散资金储户对其投资以便获得更高收益,银行的资金开始大量分流,可贷资金也开始大幅下降。银行开始面临优质客户流失和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

2、支付结算中间业务遭受到冲击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日渐活跃,商业银行的结算以及代理收付业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目前第三方支付已可以办理大部分的业务,如交电话费、水电费等,而且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可随时随地进行,因而用户规模开始呈现爆炸性增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挤压,互联网支付系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支付结算系统正以惊人的速度抢夺银行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结合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业支付结算体系的数据分析可知: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同比增速较高处于29.5%-53.9%的范围内,环比增速则保持在10%左右,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反观存款内金融机构,其支付金额环比增长在2014年第4季度表现为负增长,其余时间都变现为增长趋势,而非现金支付工具金额则表现为持续上升,且涨幅较大。

3、理财产品受到冲击

与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相比,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具有申购资金起点高、申购赎回时间固定、流动性差、收益率较低等劣势。而作为金融业补充功能出现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则弥补了以上缺陷,因此广受投资者青睐,规模开始暴涨。下面以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为例进行分析:余额宝从上线到现在仅3年就已成为了全球第二大货币基金和全球第十大共同基金,目前规模已达到7626 亿元。虽然银行曾采取措施抑制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迅速扩张,如降低用户购买“余额宝”的单笔额度及每月限额等。

二、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有关策略

(一)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打造“共生”金融模式

首先互联网金融平台本身是一个绝佳的中介平台,其强大的推广效应有助于银行营销渠道和业务范围的扩宽并有效提高其市场覆盖率。其次互联网平台积累了大量交易信息,银行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二者的数据共享,有利于打造双方互助互赢的共生模式,挖掘更多客户群体,有效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市场收益的最大化。此外,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还有利于破除时间空间的桎梏提高服务便捷性,补齐其在物理网点上的缺陷。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规范,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无论是在产品和服务上均表现为高度同质化。而市场向我们证明了完全同质化的服务和产品无法帮助企业获取高额利润,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因此可以考虑从自身的目标市场和功能定位出发,展开“错位竞争”策略打造共生模式,充分发挥优势促进利润的最大化。

(二)加强与大数据平台的合作,助力自有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

银行现有理财产品具有申购资金起点高、收益率低、流动性差等劣势。而加强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一方面可通过自身庞大的客户数据与大数据进行有效嫁接,深入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分析其消费习以便更好地细分客户,设计出适应各类型需求的的差异化产品以增加客户的黏性。另一方面,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交流与合作不仅能保证数据的完整连续性使在充足的样本基础上做出精准度高的预测分析开发出贴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提升客户的体验,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在产品的创新营销和风控方面提供更加系统化的技术支持,保持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通过与大数据平台的合作还可提高其综合处理及掌握信息能力,将原有的线下资源优势转变为线上平台的流量和数据优势,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保持和吸引更多用户,从而使商业银行真正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来。

(三)转变人工网点功能

网点一直是商业银行开展经营的重要渠道.但随着各类电子业务渠道的发展,人工网点的功能在不断退化。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目前中国网上银行个人客户数和手机银行个人客户占据了较大比重,且电子银行业务分流率呈现上升趋势,柜台业务占比不断下降。此外人工网点的日常运营会产生大量的经营成本。与之相比,互联网渠道下的网络和手机银行则几乎不存在固化费用,即便在数据应用和系统开发方面投入较大,但面对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张的客户群体,单位成本几乎可以被无限分摊。但目前中国银行业还保有着 20多万个网点,这些投入不仅相对固化、调整难度较大,而且还是自身的竞争优势之一,不能完全摒弃。因此可考虑尝试转变网点的传统功能,为其增添新的功能。例如:可将网点打造成客户体验区,进行功能分区提供智能化、特色化服务,增强客户的体验感和互动式交流,提升客户黏性。

参考文献

[1]杨佳琦.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发展研究[J].电子商务,2014,4(2)

[2]刘加旺.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1)8-10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4] 章连标,杨小渊.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10)31-33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