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从技术创新管理看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2018-05-18 22:3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汪静枫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重点也渐渐从提高生产力转向发展创新技术,树立强有力的竞争壁垒。然而,现有的技术创新管理相关研究大多立足于技术本身的生命周期或创新技术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与风险的比较,忽视了企业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企业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三大作用,希望给企业管理打开新的思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

(一)概念简析

1982年美国学者特雷斯·迪尔((Terrence E. Deal))和阿伦·肯尼迪((Allan A.Kennedy))提出“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后,商业届和学术界围绕企业文化展开了长达36年的讨论。但至今,学术界对于企业文化的含义仍未有定论。如美国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认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就是风气及传统,而企业的价值观在其中得到非常好的展现。一种优秀的价值观能够让员工的行为更规范、思想更成熟前卫、精神动力更充足。而国内学者韩帕岚则认为文化需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文化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以及物质方面的财富——文化;而狭义文化则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行为标准、价值观以及经营理念的结合。

尽管在相关学者的界定中,企业文化的具体表述方式有所差异,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涵是企业内部员工所认同并在日常工作中所奉行的价值理念。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1.集体性。企业文化必须要依靠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并且作用于企业全体员工身上。

2.规范性。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内部成员的行为模式和思想价值与企业文化精神保持一致。在企业文化的规范下,企业应该尽全力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统一。

3.独特性。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由企业领导人个性、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行业背景、经营状况和成员构成密切相关的,而这些特点在不同企业间差异性显著,因此企业文化在不同企业中也显示出很强的独特性。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性。企业以自己的精神和价值观确定企业目标,规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为完成既定目标的努力路径。这种导向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的。

2.约束性。企业文化既可以由领导者主动提出,并成为企业的正式制度安排,也能够在长期的团队合作中积累而成,并代代相传。无论是何种形成方式,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员工就会将自己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比,并纠正偏差,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目标。

3.凝聚性。由于企业文化是作用在人的价值层面的,因此它会纠正员工偏差的价值观或排斥相异的价值观,最终留在企业的员工大多拥有相近的价值观。员工树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理想后,更容易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全体员工会自然而然地凝聚在一起,共同谋求企业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管理

雷纳德·巴顿(Lenard ·Barto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基于知识的,它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信息和知识,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构成企业不可被模仿的竞争优势。

而“技术创新”,根据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年在《经济发展理论》的表述,可以认为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这种新组合包含但不局限于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市场、原材料的新来源以及一种新的工业组织。总而言之,技术创新就是一种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市场内的供方从仅有熟悉的国内企业一跃变成几乎世界所有的企业,大家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而随着科技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产品面临着先进产品技术壁垒高和先进科技更新迭代速度快的双重压力。因此,行之有效的产品创新和企业创新管理就成了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三、妨碍企业察觉和接受技术跳跃的障碍

(一)技术上的近视

在产品研发初期,一项新产生的技术,必然会面临因产品尚未成熟而存在较多缺陷的问题。同时,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也较低,与原技术的竞争尚未取得显著优势。此时,由于评价方法和战略眼光的差异,企业很有可能忽视新技术的发展潜力,往往拒绝将新技术加入开发行列,而是选择站在与新技术对立的地位极力完善原有技术。比如数码相机刚问世时,柯达公司并不在意数码技术,没有及时转型研究数码相机技术,反而继续极力保全胶片相机的市场地位。结果数码相机迅速占领了市场,一代相机巨头最终黯淡离场。

(二)对潜在市场失去警觉

长期以来,企业们信奉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正确路径,由此造成有些企业的决策过分依赖于市场研究,旨在市场研究线索明朗后才对新技术进行投资。鉴于对新技术的需求具有潜在性和新技术市场具有可造性,创新产品在一开始不可能有一个明晰定义的市场边界,更无法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崇尚创新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绍夫曾说:“无法为一个尚不存在的产品做市场研究。”因此,某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往往会因难以把握市场需求而放弃技术创新,永远局限于跟随者的境地。

(三)企业的认识障碍

部分企业会错误地将技术发展孤立起来,把技术看成是与意识、文化不相关的单纯理工类操作。要么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技术发展割裂开来,在行政管理时大谈企业文化,在实际操作中却处处背离文化。要么忽视文化的存在,在无意识的“文化偏好”下,保护原有技术,贬低新技术及其相关发展内容。

(四)转换成本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考量成本无可厚非。可是很多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囿于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损失,宁肯降价亏本也不肯进行技术创新,在市场里从来处于被动状态。

四、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管理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

如上文所述,很多企业根本意识不到创新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技术创新之于企业有如发动机之于飞机,有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航地位。

长期在某一行业经营的企业,必定围绕其技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用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组织措施、有形的教育、无形的教育、无形的影响来保障企业活动的目标,从而形成企业特有的文化。因此,技术会深深地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文化也有力地保证了技术的实施和效率。

企业明确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建立了技术创新意识。而企业技术创新意识的觉醒能够时刻警醒企业,帮助企业看清市场剧烈竞争的实质与来源,并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决策时起到决定性作用,避免出现柯达公司这样居安不思危的负面案例。

(二)指导企业规划技术创新管理

传统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时多采用净现值法来决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这其实是企业在经济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下做出的决策。由于过去生产力不发达,技术创新速度慢,因此将企业发展简单定义为当时利润最大化,甚至意识不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并不大。可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过剩和技术高速发展,这套旧规则就显得不那么适用了。

当今社会,价值逐渐多元化。企业需要考量的价值从单纯的经济价值拓展为经济价值、知识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等。如何在进行价值最大化计算时确定各价值的权重呢?只有在企业文化的帮助下才能进行。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定位,明确企业目标。推崇以垄断的知识经济赚取超额利润的企业和推崇生产环节创新的企业在面对技术创新时,在创新项目数量、创新投入、创新周期、创新期望等方面会有明显差异。

(三)指导企业对外投资

企业文化有很高的稳定性,一旦确立就不应该也没有办法轻易改变。同时企业文化又对企业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引导力。因此,投资机构在进行对外投资的时候,一要注意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与其行为模式相符。如果不相符,很可能说明该企业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自身规划,或者有了明确的企业文化,但是并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对企业没有约束力。无论是哪者都会增加企业行为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投资风险。

投资机构二要注意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与投资机构的文化相符合。中国有句诗文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价值观契合的重要性。如果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价值观不契合,那很可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矛盾。比如企业看中长远发展,将资金大量用于跳跃性技术创新,但投资机构看中当时利润。这时,二者之间就会出现剧烈冲突,合作也再难进行下去。不仅仅是投资,某些合作案例也适用于这个规则。因此,在投资中,观察技术创新管理和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内部间是否契合,选择契合度尽量高的企业合作是投资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吴桂生,王毅.《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