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郑州航空港建设背景下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研究

2015-06-04 23:0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殷小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QN-264

摘要: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突破口,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引擎,并为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本文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为背景,通过对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实现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协同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区;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一、研究背景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是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范围包括河南18个地级市、10个省直管县市及山东菏泽、聊城两个省辖市,河北的邯郸、邢台,安徽的淮北、亳州、宿州和阜阳四个省辖市,山西的运城、长治和晋城,共29个省辖市,土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之后,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的板块。

在谋划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反复研究、大胆探索,会同中国民航总局提出了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构想。201010月国家正式批准设立郑州航空港区。郑州航空港区是围绕着新郑国际机场发展起来的区域,郑州航空港区作为郑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点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国务院2012117,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同时,同意规划建设试验区。201337,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首个航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要求“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中原经济乃至整个西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郑州航空港区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突破口,成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引擎。

旅游业是一种行业相关性极强的产业,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旅游业带动作用大,对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旅游业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设中同样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社会,推动城镇化进程和调整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以航空港建设为抓手的中原经济区发展中,旅游业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即是在航空港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二、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为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更加便利和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是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生产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旅游交通对区域旅游发展能够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目标,提供了可能性。郑州航空港地处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一个半小时航程内覆盖中国2/3的主要城市和3/5的人口,核心区的新郑国际机场是国内重要干线运输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际机场。随着航空港建设的稳步推进,新郑机场成为欧洲最大的全货运航空公司卢森堡货运航空的亚太总部所在地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西部航空,河南航空运营基地。截止2014年,已有37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运营,其中客运航空公司23家,开通客运航线120条,含国际地区客运航线15条,客货运通航城市已达83个。这些国内外新航线的开辟,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本区域居民的旅游出行,更为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航空港区作为区域交通枢纽,为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设中,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20111019,由中国1330余市共同组建的“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中原经济区在旅游业协同发展中的有益尝试,目的就是要推动区域旅游大融合,促进区域内旅游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以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旅游影响力,着力把旅游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合作的发展格局,真正使中原经济区成为世界知名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经济特别是中部旅游集散中心地带。

郑州航空港区具有四通八达、十分便捷的交通优势,郑州机场高速、开封机场高速、郑州少林高速、京广澳高速、连霍高速、绕城高速、洛南高速以及107310国道均在航空港区交汇,市区至机场快速路、轻轨六号线、“四港”联动大道等,将航空港区与郑州市区连为一体,可实现航空、轻轨、公路之间“零”换乘。全省铁路运营里程5017公里,其中高铁915公里,形成了以“三纵五横”的国家干线铁路网为主骨架、城际铁路与地方铁路为补充的铁路运输网络。特别是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在加速形成,以及城际铁路的建设,是郑州作为中部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稳固,将中原城市群通过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三、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 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概况

    1、自然旅游资源 

    中原经济区地域广阔、位置居中,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较强,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中原特色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天然景观为中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原经济区的地质景观中涵盖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多种类型,在水文景观上除了海滨景观之外,河、湖、泉、溪、瀑布等水景应有尽有,地质景观的起伏与走向衍生了立体气候效应,多样化的水体景观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中原经济区以河南省为主体,涵盖了晋东南、冀南、鲁西北、皖西北、苏北和鄂北等周边地区。这一区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原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众多王朝在这里建都。在国务院颁布的105 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10 座位于中原经济区内(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浚县、濮阳、邯郸、亳州)。同时还有开封县朱仙镇、郑州市古荥镇、禹州市神垕镇、淅川县荆紫关镇、郏县堂街镇临沣寨、社旗县赊店镇、等历史文化名镇(村)。中原地区是众多姓氏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历来有“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的情节,形成了独特的寻根文化。在新中国的缔造过程中,老一辈革命先烈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二)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

1、成立区域旅欧合作联盟

在大旅游加速发展的时代,加强区域合作,谋求经济联合,形成区域放大效应,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11019,“中原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交流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会上,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河南、江苏、山东等沿黄河省( ) 讨论通过了《黄河之旅旅游联盟章程》,郑州、亳州、菏泽、晋城等28个城市还签约成立了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约定共同打造中原经济区旅游品牌,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机制。在中原经济区旅游联盟的带动下,沿黄九省(区)旅游联盟、三省十三市旅游联盟、郑汴洛焦晋旅游联盟、南太行旅游联盟等区域联合体相继成立。区域旅游联盟的成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旅游更深层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旅游影响力。

    2、合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中原经济区打造10条精品线路突出“大中原、大文化、大黄河、大旅游”。这10条精品路线分别是中原经典游、中华古都游、黄河文明游、功夫体验游、中原文博游、寻根拜祖游、森林温泉养生游、纵情太行山水游、豫南色彩之旅、工艺美食探秘游。这些线路基本覆盖了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深度挖掘整合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涵盖了中原地区多个知名旅游城市和景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3、“一证游”打破区域旅游界限

2010326,晋、冀、陕、豫四省八市百家旅游景区旅游“一证游”签字仪式在太原举行。“一证游”包含了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临汾市、运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陕西省渭南市、咸阳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四省八市的134个景点,其中14个免费旅游景点。该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上述地区的常住居民,包括在当地就读的大中专学生,持本人身份证、驾驶证、居住证和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在相互的行政区域划定的旅游景区()进行游览,可享受半价门票的优惠政策。虽然“一证游”的区域有限,但不失为有益的尝试,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内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缺乏有效整合

中原经济区内,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然而,由于中原各省由于地缘相近、文化相似,导致众多旅游景区重复建设、开发雷同现象严重。在科技水平低、创意人才欠缺等因素的制约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旅游产品表现手法千篇一律,缺少创新。同时,由于政府职能转型不彻底等原因,导致政府部门对旅游业管理过死或过多,部分景区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畅、机制不活的问题,一些旅游资源在管理上隶属于不同的部门,条块分割严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无法形成整体优势,资源难以有效开发利用,旅游业的整体优势就难以得到体现。

2、各自为政,缺乏区域旅游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体化的行政体制作支撑,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要将这一概念落实到位,并为区域旅游合作进程扫除障碍,就需要摆脱原有的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区,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的合作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短期内还不足以改变以往各个城市之间为了增加自身经济效益和提高知名度而明争暗斗的局面,因而区域旅游合作问题也就不容易展开。因此,必须着力树立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共赢观念,特别是尽快建立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的长效机制。

3、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力

中原经济区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但规模化、系列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整体偏低。产业链条短,旅游者基本支出消费所占比重较大;产品结构不完善,专项旅游产品较少,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欠缺;缺少高级别的景区支撑,仅有的几家 5A 景区产业带动性较差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4、高层次旅游人才匮乏

人才问题是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原经济区的旅游从业人员总数每年都有所上升,但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能人才和具备国际视角的高端管理人才缺乏。

四、推动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合作共赢发展的对策

    (一)编制区域旅游合作规划,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应突出“大中原、大文化、大黄河、大旅游”的概念。“大旅游”是一种实践理念,更是一种创新举措。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中,编制科学的发展规划是协调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方式。中原经济区先后建立和中原经济区旅游联盟、沿黄九省(区)旅游联盟、三省十三市旅游联盟、郑汴洛焦晋旅游联盟、南太行旅游联盟等。但各联盟的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编制区域旅游合作规划,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产业优势,树立旅游品牌,强化服务质量观念,同时借助交通等辅助设施改善,努力形成旅游发展的大格局。

(二)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尚未形成。因此,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知名品牌成为构架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根据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打造“中原游”精品旅游旅游线路。《规划》中曾明确指出:“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古都文化旅游区、豫东皖北鲁西历史文化旅游区、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太行山和桐柏—大别山生态红色旅游区,加快开发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加快培育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功夫、拜祖寻根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三)加强宣传,联合营销

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这些资源和文化需要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因此加强对外宣传,塑造旅游形象,实施联合营销是促进中原经济区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营销的手段和策略上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营销手段共同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将中原经济区打造成为信息互通,线路互推,游客互送的无障碍旅游区,指导各景区在醒目位置介绍其他景区,建立切实可行的旅游互送政策,成立成员城市间的旅游交流,不断推动中原经济区旅游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和认知度。

(四)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新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在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保障。在人才培养中,应注重优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旅游事业的发展中。旅游业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和我国现行旅游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切实解决人才问题,还必须提高待遇,完善旅游人才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2011.10.07

[2]河南省将把综合实验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突破口[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2013.04.03

[3]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网.2014.8.21

[4]李贵刚.中国13省成立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EB/OL],中国新闻网,2011-10-19.

[5]王会战.中原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30

[6]中原经济区规划(全文)[EB/OL].新华网河南频道,2012.12.03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