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

2021-08-23 18:1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张春红 天津天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借力雄安新区培育外贸新动能的研究”(项目编号: HB19YJ029)

摘要:中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为了更好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五个维度选取23项基础指标综合评价了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发现,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较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均匀,存在差距,并提出相应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区域经济;测度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2017年,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那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处于什么水平?是否有利于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本文先梳理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的相关研究,然后选取适当的指标测度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的来看,从内涵概述及测度方法上,大致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的历程,相关研究越来越清晰,主要分为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种类型[1]

20世纪末,基于经济增长数量,学者们开始把研究视角放在经济增长质量上。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测度,不同学者观点不同,主要表现在狭义和广义之分。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不同于经济增长数量,是质变,不是量变,表现为生产效率的提升,因此主张用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来衡量,如刘亚建 (2002[2]袁晓玲等(2017[3]、郭启光(2019[4]。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基于价值判断视角,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多角度衡量经济增长的好坏,因此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如钞小静和任保平 (2011[5]。相对而言,这种研究更多维更全面,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

学者们普遍认同经济发展质量包括经济增长质量,大多数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只是在测度视角及基础指标选择上有所不同。如宋明顺等(2015[6]从竞争质量、民生质量、生态质量构建宏观质量指数来测度;童纪新等(2018[7]从规模性、协调性、开放性、共享性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来测度;钞小静等(2018[8]通过测算经济指数、社会指数、自然指数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衡量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

2017年,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最先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随后,有很多学者对其内涵、测度及实现路径展开研究,如金碚(2018[9]从满足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出发,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非常重视产品和经济活动的使用价值及其质量合意性,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驱动力转换等方面。魏敏等(2018[10]从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十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李金昌等(2019[11]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出发,从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五个方面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方法

结合前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的相关研究,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维度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的综合评价了中国目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借鉴李金昌等(2019[11]从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五个维度选取23项基础指标综合评价了2016年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及说明

经济活力是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及潜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经济增长率反映了区域经济真实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能够反映区域经济的活力。第三产业比重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离不开第三产业,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地方负债率是衡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风险大小的指标,不仅威胁着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也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外贸依存度是衡量区域经济市场开放程度的指标,不仅能反映区域经济依赖国际贸易的程度,还能反映区域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

创新效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量。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能够为市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创造无限的经济价值。高技术产业是区域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高技术产业收入占比越高,说明高技术产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是生产效率的变化率,大于1意味着生产效率提高,小于1意味着生产效率降低。亩均GDP是创新效率的正向指标,越高越好。万元GDP能耗是创新效率的逆向指标,越低越好。

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出发点,注重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12]。中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同时也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可耕地面积占比的高低直接关乎14亿国民的生存和国家的粮食安危,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衡量环境保护成果的指标,能够体现区域经济高利用、低排放的绿色发展理念,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人民生活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13]。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参保覆盖率衡量的是参加社会五险人口的比重,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大环境下,人民参保覆盖率越高,生活越有保障,越敢于消费,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失业率是衡量就业水平的逆指标。失业率越高,不仅会影响人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还会引发社会动荡,非常不利于高质量发展。CPI衡量的是物价水平的变动,也会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水平衡量的是人民素质的提升以及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人均文教医卫财政支出反映了政府对人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的重视程度。居民文体旅游消费支出比重反映了人民消费结构的提升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产品质量指数是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是美好生活实现的标准。

社会和谐是指在高质量发展中各个社会阶层都能从中受益,应更加注重效率和公平,弱化社会不稳定现象[14]。恩格尔系数能够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能反映区域间生活水平的差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反映了城镇居民和乡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说明区域收入分配越不平等,越不利于社会和谐,不利于高质量发展。

综述所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各项基础指标的选取及计算方法如1所示。

1 高质量发展水平各项基础指标的选取及解释

表1 高质量发展水平各项基础指标的选取及解释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本文借鉴李金章2019)构建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3项基础指标,使用的是除港、澳、台、西藏之外,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16年的截面数据,相关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7》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由于选取的 23项评价指标计量单位不同,因此采用功效系数法将原始数据进行了无钢化处理,消除了各项基础指标量纲不同对总得分的影响。另外,该评价体系选取的23项基础指标,有17项正向指标,6项逆向指标,分别是银行不良贷款率、地区负债率、万元GDP能耗、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但是,本文没有将CPI作为逆向指标,因为CPI反映了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也反映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程度,不能说CPI越高越好,也不能说越低越好。而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伴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甚至有学者认为轻微的物价上涨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因此本文将CPI视为适度指标。

(三)综合评价过程及结果

本文借鉴李金章(2019)构建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23项基础指标综合评价了2016年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首先使用变异系数法对每项指标赋予权重系数,再结合每项指标使用功效系数法标准化后的值,加权得到每个省份2016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得分。总得分越接近60说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越低,总得分越接近100,说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越高。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2  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及排名(2016)

表2  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及排名(2016)

结合表2.2的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80分的省份有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天津,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70~80分之间的有山东、浙江、重庆等18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60~70分之间的有山西、宁夏、云南等7个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均匀,存在差距。

四、政策建议

加大区域间协作交流,实现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鉴于区域间差距较大,应加强东、中、西、东北地区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交流协作的力度,多分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通过扩散效应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  

继续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脱虚向实”。即便在经济低速增长的当下,仍然要顾全大局,从长远出发,严防虚拟经济过度投资,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注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发展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的高端制造业作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龙头。提高高端制造业研发水平及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提高生产效率。数字经济已势不可挡,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运行平台尤为重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仅会提高各个领域的生产效率,改变各行各业的生产模式,也给未来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在本次数字化浪潮中,尤其应重视高端制造业数字化应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韩君,张慧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07):42-61.

[2]刘亚建.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J].思想战线,2002(04):33-36.

[3]袁晓玲,班斓.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与区域差异——基于包含资源、环境的非参数核算框架的经济增长分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49-60.

[4]郭启光.环渤海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证研究——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视角[J].前沿,2019(01):60-67.

[5]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04):27-41.

[6]宋明顺,张霞,易荣华,朱婷婷.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02):35-43.

[7]童纪新,王青青.中国重点城市群的雾霾污染、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管理现代化,2018,38(06):59-61.

[8]钞小静,薛志欣.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06):12-22.

[9]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04):5-18.

[10]魏敏,李书昊.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J].经济学家,2018(04):19-26.

[11]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36(01):4-14.

[12]徐辉,师诺,武玲玲,张大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演变[J].资源科学,2020,42(01):115-126.

[13]汪侠,徐晓红.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与区域差距[J].经济地理,2020,40(03):5-15.

[14]秦放鸣,唐娟.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及实现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0(03):138-143.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