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沿海蓝色经济带发展模式:基础、挑战与路径
——以江苏滩涂为例 于姗姗 丁佳媛 杨婉云 严容 彭逸星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摘要: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海洋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极。江苏作为鱼米之乡,沿海三市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理应以滩涂资源为依托,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蓝色经济的号召。但是,长期以来,江苏滩涂的开发方式简单粗放,开发效益并不是很高。因此,本文在分析江苏滩涂开发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发展痛点,并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结合SPSS的数据分析,提出可能的建议,为江苏省蓝色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滩涂产业开发;蓝色经济带;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海洋是一个天然的宝库,不管是近海还是远海,都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十二五”以来,发展海洋经济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陆海统筹是国家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途径。滩涂作为陆海的过渡地带,既能在陆地经济中分一杯羹,又能在海洋经济中尽一份力。江苏作为滩涂大省,虽然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沿海三市却一直是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洼地。因此,江苏有必要发挥其资源禀赋,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作一份贡献。本文将在发展痛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路径。 一、江苏滩涂资源开发的历史与现状 (一)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江苏的经济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自2010年以来,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19年,江苏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1.5亿元,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3607亿元。虽然江苏整体的经济发展态势姣好,但是地区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8.4%,沿海经济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6.5%[1],除了南通以外,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远远地低于全省的平均值。而滩涂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大多分布在盐城、南通、连云港三个沿海城市,因此,江苏沿海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滩涂资源。 (二)江苏滩涂资源开发历史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历史悠久,经历了兴海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临港工业等为主要利用方式的多个阶段,开展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滩涂围垦开发活动。从11世纪范公堤修筑以来,共垦植开发了近3000万亩的沿海滩涂。1952年~2008年,累计匡围滩涂207个垦区,[2]多用来作水产养殖、农业种植和国营盐场之用,工业用地比较少,所以滩涂的综合利用效益并不高。 (三)江苏滩涂发展现状 江苏大陆海岸线长约954公里,其中粉砂淤泥质海岸线长884公里,是江苏最重要的海岸类型。江苏沿海地区独特的动力地貌蕴育了大量的沿海滩涂,未围垦滩涂总面积750.25万亩,约占全国的1/4。2010年~2020年,江苏沿海滩涂围垦总规模270万亩,建成了集农业、新能源工业、新兴港口业、生态旅游业为一体的滨海新城镇。[3]除了滩涂围垦,江苏省也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设有两个国家级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为丹顶鹤和麋鹿等珍稀动物提供了越冬栖息地。但是,除了港口等重点工程以外,江苏滩涂的开发效益依然很低下,仍以原始的低密度养殖和分散的农业种植为主,旅游业的开发也处于初级阶段,湿地利用缺乏集约性,产业之间的集聚效应不强。 二、江苏滩涂开发的痛点分析 (一)滩涂开发缺乏规模效应 江苏虽然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但是滩涂利用大多处于最原始的、低层次的开发,开发效益很低。江苏地区的滩涂资源开发主要围绕种植业和养殖业展开,由于两者对土壤盐度的适应性要求很高,而滩涂本身含盐量高、营养成分低的特质使得围垦开发的成本大大提高,仅围垦、基础设施配套投资一亩耕地都要10000~15000元。不仅如此,滩涂开发形成生产能力周期长、见效慢,一般需5~10年,资金的回收周期自然也就很长。此外,江苏省的滩涂目前仍以每年2万多亩的速度向大海淤涨,因此滩涂离开城镇越来越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投入需求也很大。[4]所以,虽然政府在努力推进滩涂开发的市场化,但是金融领域的投资依然很少,而政府的财政拨款大多只能用于滩涂的围垦和已围滩涂的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后续资金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滩涂开发规模效应形成的主要瓶颈之一。[5] 除此之外,滩涂开发中的产品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产业链较短, 产品附加值不高。[6]大部分滩涂开发部门都缺乏长远规划,海涂的开发仅仅局限于海水养殖和滩涂种植,且大多是以原材料的形式直接投入市场,缺乏针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开发性价比不高,也就更谈不上来自产业链的规模效应。 图1 (二)没有高科技的引导 高科技的投入是有效利用滩涂资源的重要前提,但是江苏滩涂的开发大多围绕低密度养殖和低产农田、盐田展开,缺乏高科技的引导。主要体现在:1.种养殖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研究不到位,能够有效控制作物生长环境的实用科研成果还很缺乏,导致水产品的产量不高、质量不佳;2.江苏的盐田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区,如响水、滨海、射阳等地,但是盐田占地面积大,晒盐工业技术含量低、性价比低,加上淮安矿盐的冲击,江苏的晒盐产业已经名存实亡,现存的一些盐田仅仅作为传承晒盐文化的载体,早已不产生经济效益;3.滩涂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直接从事滩涂作业的人员大多是未经培训的渔民和农民,他们凭借自身经验开展滩涂养殖和种植,先进技术的投入很少;4.对于专业海洋人才的培养不够,江苏一共有167所本科和专科院校,涉海高校的比例仅为2.4%,远远达不到江苏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滩涂管理体制混乱 由于政府执法管理部门多又各自为政,难以协调,影响了整体规划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多头管理的模式使得滩涂开发没有明确的方向。2.滩涂资源的定界、确权与发证工作相对滞后,导致滩涂资源界址不清,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边界之争和资源之争矛盾尖锐。[7] 2019年国家机构改革,陆地上所有土地资源统一归自然资源部国家下属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海洋资源则由农业农村部来管理。可以看见,国家正在采取措施来解决滩涂开发的多头管理问题,为滩涂经济的高效益开发排除障碍。 三、针对江苏滩涂经济发展的可能建议 (一)江苏滩涂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二)促进江苏滩涂利用的几点建议 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一直是海洋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两者每年占据的海洋总产值的比例也是稳居不下,而近年以来,海洋生物制药成为热门,大海丰富的资源为生物制药提供了天然的原料宝库,因此,笔者将十二五以来我国三个产业的数据整理如表2所示,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企图得到海洋总产值和三个产业之间的回归模型关系: 表2 十二五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
针对以上数据,运用spss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结果如下(基于0.05的显著性水平): 表3 Model one 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表3所示,得出海洋生产总值(Gross Marine Output)和海洋渔业(Marine Fishery)、海洋生物医药业(Marine Biomedicine)、滨海旅游业(Coastal Tourism)之间的线性关系为Model one: GMO=5.445GF+4.870MBI+2.857CT+9265.9 但是,由表3可以看出,海洋渔业的VIF=37.148>10,海洋生物医药业的VIF=123.990 > 10,滨海旅游业的VIF=37.738>10。几乎所有的回归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三个自变量的VIF均大于10,所以有理由相信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滨海旅游业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而海洋生物制药业的VIF最大,于是,笔者将海洋生物制药业从模型中剔除,重新建立海洋生产总值和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之间的回归模型Model two: 表4 Model two 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表4所示,得出海洋生产总值和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之间的线性关系为:Model two GMO=5.918MF+2.930CT+7863.882 由表4可以看出,两个自变量以及常量的回归系数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全部通过了共线性诊断,说明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对海洋生产总值的影响显著。其中海洋渔业发展对海洋总产值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影响。 结合江苏滩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及我国海洋总产值回归模型的建立,下面将提出相关建议: 1.建立健全滩涂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 统一协调的滩涂管理体制是对滩涂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通过统一的管理与规划,协调和解决滩涂开发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从而避免目前的“事出无门、互相推诿”的现象。 (1)建议政府成立滩涂开发的综合管理部门 滩涂开发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应该做到:①遵循“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总原则,科学地制定滩涂开发的总体规划,协调好各个分部门,确保分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和高效实施;②实行“一条龙”服务,协调水利、工商、土地、旅游、税收、法律等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政令统一、政策落到实处。 (2)建议政府设立滩涂开发的专项资金 滩涂围垦成本高、风险大,资金回收慢,难以获得金融市场的融资,因此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用于滩涂开发的基金,为滩涂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与此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统筹规划,在具体实施中注重公开与透明。 2.实施科技投入激励政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滩涂开发的效益应该是滩涂开发的正确导向,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来促进科技的投入与应用。 (1)以具体项目为中心增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的合作 制定滩涂开发的具体规划之后,相关部门应该注重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滩涂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攻关、病虫防害、项目开发等工作,通过课题等方式来攻坚克难,科学有效地促进滩涂经济的发展。 (2)制定吸引专业海洋人才的相关政策 滩涂开发中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是普遍的现象,“经验”是目前保证产量的主导力量。江苏沿海三市应该尽力留住和吸引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抓住专业类海洋大学以及非专业类大学海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机遇,通过优惠政策向他们伸出橄榄枝,提高滩涂建设队伍中的整体学历水平。 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结合我国海洋总产值回归模型的分析,除了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湿地生态旅游也是这几年的热点,江苏有着全国面积最大的淤泥质沙滩,辐射沙洲遍布沿海地区。广阔的滩涂景观、独具特色的渔村风情、万鸟迁徙的秋日景观都是江苏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法宝。另外,江苏省滩涂的开发方式简单粗放,海洋渔业过渡捕捞、产业废水非法排放等现象时有发生,以往的滩涂开发模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旅游业也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 因此,江苏沿海地区应该在“保护优先,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滩涂旅游业,加强旅游业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道路修建、景区设施配套等)、通过现代媒体等途径大力宣传滩涂文化旅游。与此同时,要注意“渔游”结合,让游客玩得好,也吃得好,全方位提高旅游质量。 四、结语 滩涂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在缓解江苏“人多地少”的矛盾上作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滩涂的开发又是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最大化地体现出滩涂资源的价值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回归模型的数据,提出统筹管理为先,科技投入为核心,产业升级为目的的建议,希望“强富美高”新江苏可以因为滩涂呈现新风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9. [2]张长宽,陈君.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与保护[C].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工程分会,2011:443-446. [3]省发展改革委,省沿海办.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S/OL].//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沿海办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的通知.2010[2011-11-1]. [4]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研究综合报告[J].江苏社会科学,1998(06):200-205. [5]张冲,杨同军.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港工技术,2014,51(01):43-45. [6]陈君,张长宽,林康,丁贤荣,袁汝华.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02):213-219. [7]刘友兆,吴春林,马欣.江苏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0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