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自贸区面向东盟人民币区域化的探讨

2020-11-19 17:09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姚文宽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动失衡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KY1524)阶段性成果。

摘要:广西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自贸区和南亚经济区的结合部,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交通的交通设施。2019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得批准。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是自贸区的金融定位。广西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下筹建的自贸区将形成境内关外的特殊金融试验区,有利于创新边境区域型国际金融政策,探索人民 币面向东盟区域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自贸区;人民币区域化

一、广西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及金融功能定位

   (一)广西自贸区的区位优势

自贸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职能的提升,上海、广州、天津自贸区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基础上构建。广西自贸区以中马(钦州)产业园、钦州港保税区和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将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和防城港保税仓库整合而成的,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北部湾自贸区。自贸区市场化导向体现在见减少政府对自贸区市场行为的干预,减少对外伤投资额监管,更多地让企业融入自贸区市场化的运作中,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内外投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环境。

广西自贸区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广西北部湾自贸区所在区域位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中越两廊一圈、大湄公河次区域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西南六省市和中南五省多区域合作的中心结合部,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二)广西自贸区的金融功能定位

广西自贸区在获得批准之前,国家已经赋予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职能。201311月,国务院批准在云南、广西成立滇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等11个部委联合颁布了《云南广西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滇桂沿边金融综改区是继上海自贸区之后,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二个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利于促进广西沿边金融、跨境金融的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在资本项目未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尚未实现的条件下,实现人民币区域化,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金融综改区改革方案涵盖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等10方面内容。其中突出的重点是,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探索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跨境结算,创新跨境金融业务,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广西自贸区金融功能定位,又赋予了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职能,广西自贸区可以开展面向东盟的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股权交易等资本项目,可以建立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

二、广西自贸区人民币区域化现状

(一)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

2009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颁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迅速发展。20106月,广西成为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广西外贸企业不再受境外地域限制,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2010年~2015年我国人民币稳定升值的背景下,使用人民币结算有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成本。此外企业在广西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还可以享受国家出口退税和地方补贴的优惠政策。

广西面向东盟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迅速发展,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00亿元;2016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000亿元;2018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2500亿元,位居沿边各省边贸跨境人民币结算第一,边贸人民币结算量占全国边贸人民币结算量的28%。广西利用金融综改区的政策优势,创新人民币跨境结算交易方式,成立货币交易中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建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通联支付广西分公司等多家支付机构已经办理面向东盟、港澳的经常项目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并在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建立中国——东盟货币中心,面向东盟国家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人民币清算、配套交易,实现了人民币对越南盾的报价。广西境内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已经和东盟20多家银行建立人民币往来账户代理行业务,推出了背对背信用证融资、海外协议贷款、出口项下协议融资和人民币进口保付等跨境结算业务。沿边是广西特有的贸易优势,广西充分利用边境贸易区的政策优势,将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由企业扩展到个人,从东兴试验区扩展至整个金融综改区。2017年底,所有个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不再受到限制。个人可以使用人民币开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转移性支付等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结算。20181-6月,广西个人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578亿元,居全国之首。

(二)广西自贸区边境贸易货币互换业务和边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我国外汇管理局在《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中,将边境贸易分为边民互市、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区对外经济合作三种类型。广西的边境贸易主要由边民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两种类型构成。广西的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已经在广西与东盟国家边境贸易中被广泛使用。广西凭祥边境贸易中有60%的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

(三)面向东盟区域性汇率形成机制及市场化创新

创新东盟货币汇率形成机制,形成越南盾报价机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存在在地摊银行影响商业银行,芒街影响中越边境口岸的人民币汇率定价模式。2015年工商银行广西分行、农业银行广西分行、中国银行、广西分行、建设银行广西分行和广西北部湾银行在东兴、凭祥等对外开放口岸开通边贸人民币结算业务。东兴边贸区创新了人民币对越南盾边贸结算直接报价模式,通过构建了农业银行(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服务平台,将边贸区内有边贸结算权的商业银行纳入平台,通过区内各家银行抱团定价、轮值定价的模式,形成人民币对越南盾的直接报价,结束了广西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地摊银行为主的结算模式,将边贸结算的商业信用提升到银行信用,减少了边贸贸易结算的交易成本。广西成立的东盟国家货币交易中心结束了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外汇交易敞口无法通过外汇交易市场进行转移的风险,有利于形成市场上认可的官方汇率报价,有利于结束长期存在的地摊银行人民币汇率报价。农业银行(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业务中心的越南盾报价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越南盾银行区域间交易市场采用。该货币业务中心还编制和发布了农银越南盾指数和农银人民币兑东盟货币汇率指数。

三、广西自贸区面向东盟人民币区域化存在的问题

(一)自贸区内资本项目开放滞后。自贸区人民币跨境流动,以贸易项目下人民币跨境流动为主,特别以广西边贸为基础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比重很高,但是人民币贷款、人民币直接投资和人民币股权投资等资本项目所占比重不大。目前我国境内实行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但是对资本项目仍旧实行管制。但是在自贸区内可以有条件的实行资本项目的开放。IMF2011年出版的《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将资本项目分为7大类40小类。我国实现部分可兑换和基本可兑换的项目达到36项,占9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和信贷工具交易项目实现了基本可自由兑换。广西自贸区的资本项目开放不仅滞后于具有人民币国际化先行先试功能的上海自贸区和深圳自贸区,也滞后沿海发达地区开展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国家赋予广西自贸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很多职能没有实现。

(二)区域性金融辐射影响力低。

广西自贸区目前还没有构建出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化银行体系。除货物贸易、边境贸易外,服务贸易等经常性项目和跨境人民币投融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业务和跨境人民币股权投资业务处于相对滞后。广西自贸区的银行与东盟国家的银行业务主要定位在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货币兑换、跨境货币代理等业务,广西——东盟区域性银行间市场尚未形成。东盟国家面向我国的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业务、人民币跨境贷款业务和人民币QFIIQDII业务主要是通过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银行完成。广西自贸区的区域性金融辐射影响力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旧相对落后。

(三)区域性的人民币兑东盟国家货币的外汇中心尚未形成。

目前广西自贸区已经建立人民币兑越南盾交易机制,结束了广西边贸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依赖地摊银行的局面。但是人民币兑东盟其他东盟国家货币的汇率报价机制尚未形成。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的汇率是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进行二次折算后形成的汇率。二次折算的外汇报价含有人民币折成美元、美元折成东盟国家货币双重手续费,增加了交易成本。

四、广西自贸区面向东盟开展人民币区域化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与一带一路的有机衔接的自贸区金融支撑和法律监管

围绕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提高广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加大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力度,支持商业银行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融资合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尽可能用次级债券投资,撬动更多的资本投资。尽可能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等具有溢出外部效应项目,撬动更多商业项目的投资。

建立区域内金融稳定协调机构,加强法律监管。加速区域金融创新加速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应在自贸区内设立自由贸易账户,成为内外渗透型资本项目可兑换平台。打造货币交易中心,建设区域性国家货币银行交易市场,鼓励东盟国家商业银行成为区域性货币交易商和做市商。建设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设立中国——东盟股权交易中心。自贸区的监管应当实行负面清单模式,通过列举企业不能投资对的领域和产业。除负面清单领域外将给予国外投资者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二)资本项目加速开放。

在自由贸易区内实行资本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建立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打通境内外融资渠道,实现分账管理、离岸自由、双向互通、有限渗透的管理模式,自贸区的内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实现分账核算管理,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资金可以自由划转,同一金融机构的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下的经常项目可以办理资金划拨。在中马产业园区试点资本项目限额内的可自由兑换,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非金融企业在限额范围内实行自由结售汇。在广西自贸区内设立QDLPqualified domestic limited partners)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和QDLEqualified domestic limited enterprise)合格境内投资企业制度。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时,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经批准面向境内投资者募集资金、对境外投资标的进行投资。

(三)面向东盟的人民币回流业务的创新。

目前中国与东盟地区人民币汇率方式单一,人民币回流方式以边贸出口为主,东盟境内的人民币由于缺少离岸人民币市场,无法通过存款或者投资的方式获得收益,人民币回流的方式以非金融机构渠道为主,主要是通过边境贸易中的现金结算方式或者边境贸易中的地摊银行模式。可以将上海自贸区、前海自贸区关于人民币回流的金融政策复制到广西沿边金融综改区,允许境外企业、个人通过在自由贸易、投资等活动中获得的人民币,存入自贸区内银行开设的人民币专用账户,允许境内机构和企业在自由贸易区内发行人民币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进行人民币贸易融资和直接投资融资。完善人民币回流监控体系,建立由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和银监会组成的区域性离岸人民币监控平台,对离岸市场人民币的回流进行监测,跟踪资金的用途。对人民币外债数额进行监控,尤其是要监控未纳入外债项目管理的表外项目——人民币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与东盟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合作,建立区域性的跨境金融监管机构,监控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建立离岸人民币回流的缓冲机制,通过建立人民币资金池的方式,实施对离岸人民币流量的动态管理,当人民币资金池较为宽松时,可以放松人民币回流的渠道;当人民币资金池较为紧张时,可以收紧人民币回流的渠道。

(四)设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一国境内设立的,与该国国内金融制度相隔离,并实现宽松的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上个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产物,1981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划出一定范围设立国际银行设施。离岸金融市场有三种类型。一是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市场,在岸金融账户与离岸金融账户之间没有严格的限制。境内金融市场完全向外资开放,资本可以自由的在境内外流动,这类市场以香港金融市场为代表。二是内外分离离岸金融市场,将居民和非居民金融业务隔离,对于国内居民在岸金融业务进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但是对于非居民离岸金融业务管制较少。这类离岸金融市场以纽约、东京和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为代表。三是内外渗透型将境内在岸金融市场与离岸金融市场进行分账管理,允许符合管理制度的一定数量的资金进行境内外流动,沟通离岸与在岸金融市场。

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开始试点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广西北部湾自贸区可以借鉴上海的条件,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利用国家给予滇桂沿边金融综改区的优惠政策,在广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分账核算单元体系,实现广西自贸区内外渗透性离岸金融市场的格局。通过“一线管制,二线放开”的模式,对自贸区内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企业实现经常项目下,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在批准额度范围内自由兑换。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利率由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加以干预,离岸市场资金向在岸市场流动时,需要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

探索以母子基金形式设立离岸人民币国际投资基金。通过成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流入离岸市场。在退出机制上,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所公开挂牌、协议转让的方式,事先投资母基金从投资主体中有序退出,实现离岸人民币国际投资基金的滚动使用和有序开发。争取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分支机构设在广西金融综改区。与越南谋划成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发展银行。

参考文献:

[1]叶文庆.金融业宏观审慎监管法律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17.

[2]陈文成.自由贸易账户论[M].格致出版社,2018.

[3]刘洪愧,谢谦.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实践及制约因素辨析[J].经济纵横,2017(12).

[4]俞姗.福建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进展与问题透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5]马庆强.金融开放中的风险防范——国外经验及对我国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启示[J].中国保险,2016(03).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