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直辖以来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陈知丹 重庆市璧山区普查中心 摘要:重庆作为我国面积最大和总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其经济和人口流动情况在中国西部地区很有代表性,特别是在直辖后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存在特殊的规律,其大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布局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特点。本文将选取重庆直辖以来的人口普查及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分析重庆流动人口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重庆;流动人口;经济发展 一、重庆市人口流动的基本情况 图1 重庆市1997年~2017年人口流动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重庆自直辖以来流动人口的总规模逐年加大,外出人口和外来人口都有增加的趋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7 年 到2006 年,受三峡移民政策的影响,外出人口持续增加 特别是1999年到2006年的前后8年,在政府的有力组织下 ,三峡移民走出夔门,外迁到四川、湖北、湖南、山东、广东、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上海等地区。截至2006 年底,重庆库区搬迁安置移民 98万人,其中外迁移民16.2万人,重庆则承担了三峡库区 85.0%以上的移民。 (二)2006年到2011年,波动较大 这一时期,重庆人口的流动波动较大,与重庆市两次调整涉及人口流动的政策有关。第一次,是在 2005年,重庆市加强了对育龄流动人口的监管,导致“隐性人口流动”被迫“显性化”。第二次,是在2010 年,重庆市进行了户籍制度调整,一方面,鼓励农民工在暂时不放弃宅基地、承包地等农村保障的前提下转户入务工地城镇成为城镇居民;另一方面,要求属地在重庆市的高校当年入学的农村户口新生全部转户为高校所在地城市户。 (三)2011年至2018年,人口流动较平稳,但外出至市外人口逐渐下降 2011年重庆市市外外来人口为121万人,到2018年已达到177.4万人,增长46.6%,但外出至市外的人口从528.27万人下降到479.29万人,下降9.3%。这一时期一方面得益于重庆“人才安居”政策的出台,比如公租房租赁政策、宽松的人才落户政策,能留住来渝的人才;另一方面得益于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庆市GDP从1997年的1509.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0363.19亿元,增长了近13倍,特别是2011年开始,重庆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大了人口的流动,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外来人口来渝就业。 二、重庆市流动人口的特点 (一)流动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流出多流入少 我国在2014年颁布了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鼓励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部分转化为新市民,我国流动人口在2015年首次下降,比2014年减少508万,总流动人口为2.5亿,2017年和2018年总流动人口分别为2.44亿和2.41亿,分别比上一年减少100万和300万。但作为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重庆的人口流动却出现了不一样的情况,近年来重庆市外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总量也处于上升趋势,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流动人口总量分别为657.9万、649.9和656.73万人,净流入人口分别为-343.7万、-314.7和 -301.85万人。 (二)人口流动区域以四川、贵州、广东等地为主,流出人口呈年轻化趋势 近年来重庆经济发展迅速,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流动数据也呈增加趋势。从地区流向特征来看,四川、贵州、广东、浙江等地是我市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和流出人口的主要收留地。2017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占比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湖北、上海、福建、江苏、新疆和云南,占比为93.8%。2017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虽然四川依然是市外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但占比超过六成,达到62.7%,其后依次是贵州、湖北、湖南、福建、河南、河北、江西、云南和甘肃。排名前五位的来源地占比为79.9%,前十位来源地占比为89.6%。重庆流动人口还呈年轻化态势,流入人口比流出人口更为年轻化,以2017年为例,新流出人口中,有一半人口的年龄低于32岁,新流入人口中,有一半人口年龄低于30岁。 (三)外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人口流动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外来人口,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人口流动一方面为流动者自身提供更好的就业选择,带给他们丰厚的报酬,提高个人经济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带动流动人口所有地区经济福利的改善。其次,人口的流入解决了流入地劳动力的短缺,为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可以促进其经济快速发展。从图2可以看出,重庆直辖以来,人口流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4年开始,贡献率逐步提升。 图2 重庆市1997年~2018年外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流动人口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流动人口不断加大,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特殊而且庞大的阶层,不断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给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因为流动人口的加入,也给城市的设施和居民生活带去了一些不利影响。 (一)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流动人口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入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1.缓解流入地劳动力结构性不足,拓宽了就业渠道 流动人口补充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不足,补充了城市对一些特殊行业的用工需求。据统计,2017年,重庆市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239.3万,比上年净增21.9万人,同比增长10.1%,其中从事建筑业的人数达132.1 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7.7%,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达 461.68 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26.9%。这说明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重庆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工人主体。随着重庆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劳动力的流动也拓宽了就业渠道,丰富了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的多样化,使劳动人口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也日趋合理。重庆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1997 年为 522.14 亿元,占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的 34.6%,2018年增长为 10656.1亿元,占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的 52.3%,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繁荣的骨干力量,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比1997年的24.1%上升为2017年的45.4%。 2.促进商品市场的繁荣,带动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 流动人口一方面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是收入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他们是商品流通的联结纽带,活跃了市场,繁荣了经济。首先,流动人口提供了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增加了城市财政收入,1997年,重庆市财政收入为 118.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 2018 年增长为 226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11.1%。其次,流动人口促进了旅游业及与之有关的行业的发展,2018年重庆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344.15亿元,同比增长31.3%,旅游直接就业人员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 3缩小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地区、城乡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地区间发展日趋平衡,这与作为要素之一的劳动力流动是分不开的。人口从劳动力相对较多的低收入地区流向劳动力相对缺乏的高收入地区,一方面可以缩小地区间收入水平的差异,提高低收入地区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更为充足的劳动力选择,可以抑制劳动力相对缺乏的高收入地区工资水平的过快上涨。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虽然没有直接把户口迁入城市,但大部分会在城市居留半年以上,成为了城市的常住人口,并且直接参与城市的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享用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带动户籍、社保、就业等方面的改革。重庆市1997年,重庆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 31.0%,到 2018 年达到了 65.5%,这与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是分不开的。 (二)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重庆自直辖以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在给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比如带来了环境压力、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等。 1.带来环境压力,增加了社会公共资源的负担 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给环境带来压力。此外,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会加重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给交通、供水、供气、供电等基本的生活设施带来压力。部分流动人口的子女也会跟着父母一起进城读书,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也会给我市的学校、医院和公园等单位和场所造成了较大压力,入学入托困难、住房紧张、就医难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管理困难,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2.加大了人口管理难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流动人口大部分属于无序流动,通常居住的较分散,具有法律意识淡薄、受约束少、自控力差等特点,进入城市后,特别是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差异,加上社会涉罪诱因增多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促使流动人口成为违法犯罪的主体。我国目前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大量人口的流入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模式,给社会造成巨大压力,治安压力也逐年增加,给流动人口犯罪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大量涌入的人口,加大了管理难度,有限的资金和警力,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管理。 四、管理流动人口与重庆经济发展的对策 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也有弊,通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可以引导流动人口对重庆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可避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管与服务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数据收集和档案整理,还要通过不断加强宏观调控的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完善行政管理方法,使流动人口管理更加经常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管理效率。 (二)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通过建立劳动力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一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岗位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基本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到流动人口求职有门路,上岗有技能,提高整个流动人口的素质,减少流动人口造成的社会治安混乱。 (三)建立公共服务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 通过逐步提高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居住生活、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政策待遇,纳入当地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生活问题。依法保障和维护流动人口的民主政治权利,依法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雯雯.流动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06). [2]李东.人口流动与重庆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西北人口,2009(3). [3]李禹阶.试论重庆历史上人口迁徙的阶段性特点[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4]钟世川.重庆市人口流动对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