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背景陕西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刘学艺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18KRD02。 摘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产业扶贫方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使农民以最短的时间脱贫致富。陕西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主力军。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改善乡村设施设备条件、盘活乡村资源优势、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营销方式、培养旅游人才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一、乡村旅游推动精准扶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其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关键。乡村旅游扶利用贫困地区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生态环境等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观和旅游集聚地,让当地农民通过旅游实现就业、经营和增收,所以说乡村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具体表现。2018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同比增长12.5%,强大的旅游消费能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旅游扶贫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加速旅游发展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陕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一)坚持政策保障,推动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陕西旅游系统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如:《旅游扶贫行动计划》、《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有1000万元的乡村旅游专项资金,根据“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总思路,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以“五变战略”为指导,推动“万企万村”帮扶,推动了全省脱贫攻坚。计划到2020年至少建成30个旅游示范县、150个具有特色的旅游名镇和3万户农家乐,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计划达到30万人,乡村旅游各方面综合收入计划超过200亿元,让尽可能多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 (二)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效果显著 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明显,每年游客接待量超2亿人次,旅游收入增长超过30%。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发布的《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及《2018陕西品质旅游发展报告》中均显示:陕西乡村旅游发展居全国第二位。2017年,陕西乡村旅游接待量达20241.2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7.95%。旅游收入275.6亿元,同比增长了31.1%,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的人口达到了7.56万人。依托汉唐帝陵大遗址的保护、文物旅游发展的乡村旅游,带动了7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3万余人口实现脱贫。在咸阳袁家村直接创业就业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3000人,同时带动了周边近万人就业。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陕西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强劲的后发优势。 (三)多种渠道、整合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1.利用资源优势,关中乡村美景变“钱景” 宝鸡市大水川景区利用“生态+旅游+扶贫”的渠道,带动了13000人就业,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了1.8万元。铜川玉皇庄园的丁明超、太白县黄柏塬村刘亮等村民利用开办农家乐、利用电商进行旅游商品销售、与供销商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等渠道,带动村民成功脱贫致富。蓝田县山王村以油菜花为主,发展乡村旅游,在2017年实现全村56户贫困户221人全部脱贫。 2.注重资源整合,陕南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 陕南茶业的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西乡县巴山荞园茶业有限公司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茶文化产业发展,利用“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化”渠道,带动了12个贫困村70户210人脱贫致富。留坝县通过旅游扶贫示范区的创建,使该县70%的贫困人口利用发展乡村旅游成功脱贫,为全省各地创造了旅游精准扶贫示范经验。 3.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带动陕北乡村发展 延安市通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文化旅游名镇、A级旅游景区、旅游示范村等,发展沿黄河旅游带、增加旅游土特产生产销售等方面实现脱贫。按照“旅游景区+特色农庄”、“旅游景区+农产品基地”等发展模式,建设景区依托型旅游乡村,达到“景村一体化”合作共赢的局面,改变了当地村民生活状况。佳县的赤牛坬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并且为农副产品市场找到出路,为偏远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新路径。 (四)陕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乡村旅游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旅游精准扶贫的路任重而道远。第一,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如:用地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机制等不够健全和完善;第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旅游产品质量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乡村旅游开发特色不明显,照搬照复制化模式严重。第四,没有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知名度不高。 第五, 旅游扶贫目标不精准,还有“扶强不扶弱”的现象。 三、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探索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第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把乡村旅游扶贫放到首要位置。各部门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认真抓好落实,加强过程监管,保障经费,确保旅游扶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如期完成各项扶贫任务。 第二,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为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一手资料,做到精准扶贫。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优势,争取合作项目和资金支持;积极与文物部门、城建部门、林业部门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旅游开发区域内的传统古建筑及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为绿色旅游发展业创造条件。 (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设备,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设备、住宿餐饮设施设备、环境卫生设施、旅游购物服务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等。建设过程中要保持当地的民俗风情,维护生态平衡。完善旅游村镇的水电气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信息现代建设,实现乡村旅游景区景点WIFI全覆盖,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三)盘活乡村优势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吹响旅游扶贫号角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旅游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过程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深挖当地传统文化内涵,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及地貌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坚持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打造特色品牌,避免同质化,突破简单复制的发展模式。 (四)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 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利用多种渠道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建立乡村旅游联盟,积极与当地旅行社合作,利用新闻媒体和当地的文体活动进行宣传,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推销宣传。通过丝路大会、农高会、西洽会、农博会等知名展会,积极展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果;通过为乡村地区拍摄旅游宣传片,制作乡村旅游路线、旅游地图、旅游指南等方式,不断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投资,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结合“一村一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并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 (五)创新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 以互联网为依托,推进全域旅游,以全新的发展方式,整合资源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为手段,培育旅游新业态,助推振兴实体经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力度,形成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互联网”的模式,形成乡村电商、乡村旅游“智慧”服务。 (六)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组织旅游业专业人士进行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知识讲座,实施送教上门培训“七大行动计划”,成立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基地、组建人才师资库,继续开展乡村旅游“送教上门”活动,做好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储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兴华,贺艺,薛从庆,王孔全.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研究——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7(11). [2]刘学艺.陕西省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模式研究[J].度假旅游,2018,(07). [3]孙洁.乡村旅游搭起的脱贫之路 政策解读:《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J].中国农村科技,中国农村科技,201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