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广州南沙自贸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18-11-19 21:29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谢鸿梁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郑智华   广州商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广州南沙自贸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pjhb0960)成果之一。

摘要:2017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当中,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是大湾区的大发力点。作为广州市乃至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南沙已经成为新时代下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南沙作为粤港澳旅游服务业合作的示范区,其旅游产业的快速崛起存在一定客观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旅游发展

一、前言

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湖塘众多,水网密布,自然生态资源催生出极具岭南特色的水乡文化。同时,南沙也是历史人文文化的聚集地,妈祖文化的代表之一南沙天后宫就是南沙区的旅游名片,还有在中国近代史上留有隆重一笔的虎门炮台也都在南沙,这些因素均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保障以及人文底蕴。另外,南沙区在经济上凭借国家新区和自贸区双区叠加的优势,逐渐构建起完善的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有力的地理位置以及便捷交通运输有助于为南沙区旅游产业开展多元化旅游路线。可见,南沙区天然上具备旅游产业腾飞崛起的诸多有利因素。

然而,在目前南沙区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南沙旅游景区知名度较低,并没有真正地展现出南沙作为粤港澳乃至华南地区著名旅游胜地的魅力。本文立足于相关的实证调查,通过深入了解与剖析南沙经济新区旅游产业发展内在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将相关的工作经验应用与融入“大湾区”旅游业创新发展。进而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打造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区的宏大目标增砖添瓦。

二、广州南沙自贸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南沙下辖6个镇和3个街道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派发以及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对广州南沙自贸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有

(一)  南沙自贸新区作为旅游景区知名度较低

随着2020年旅游大年的到来,南沙区旅游似乎也在迎合着中国大旅游时代的序幕。广州作为沿海前沿发达城市,市区人民厌倦了钢铁城市,大自然成为人民向往的天堂。南沙经济新区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对南沙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抱有期待。在关于“你对南沙旅游发展的未来是否期待” 的问题上,有高达72.4%的受访者对此表示期待和支持的态度。然而,在“你有去过南沙自贸区的南沙天后宫、百万葵园等一些著名旅游景点吗?”的调查反馈中,只有29.82%的人去过,70.18%的受调查者并没有去过。在课题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对南沙新区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其发达的港口航运物流产业上,对南沙新区原生态的绿色旅游资源与淳朴的人文风情却了解甚少。甚至对南沙的认识还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其商业化、景观化、工业化、社区化的路线缺乏核心指引点,导致南沙自贸新区旅游景观分类界限不够严谨和清晰。其次,南沙自贸区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控、经营和管理都缺乏制度化规范,没有解决好旅游景区经济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内部矛盾。综上所述:导致南沙知名度出现以上窘境是因为南沙虽然毗陵海港利于对外开放;但对内陆人民来说,区位相对偏僻,景区接驳系统不完善,景区可进入性不足。从市区去南沙的公交车线路还不完善,地铁线路工程由于自然气象等因素导致竣工日期推迟,当地人出行还是多以驾驶私家车和乘坐摩托车为主,时下风靡流行的共享单车也未能出现在南沙新区。旅游产品虽大力倡导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路线,但在本地推广力度尚欠火候,颇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势。更亟待关注的是南沙湿地面积由于房地产开发和工业挖沙等行为愈演愈烈,导致南沙自贸区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加大了打造魅力南沙旅游度假区的难度。由此观之,南沙新区旅游产业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路线设计缺乏多元化

 调查分析表明,由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启航的多条航线广受大众褒誉。南沙客运港、南伟码头给人们境外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尤其是驶往海南三亚的国内航线支持率最高,约占总人数的42.11%。但基于南沙邮轮码头是新兴的港口,竞争对手货运港口广布全国各地,知名度相对于上海、天津、青岛等港口城市略低,邮轮航线的设计新颖但缺乏多样性,导致供旅游者的选择少;其次,该地旅行社数量处于成长阶段,与邮轮公司的合作较少,市场化定位不准确,缺乏战略营销力度;最后从广州市区前往南沙港的交通工具较少,当地主要以私家车和摩托车出租为主,时下新潮的共享单车在调查途中也未现踪迹。但是,南沙区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南沙游艇会已获批开设广州首个水上保税仓,并成为广东自贸区内首个游艇帆船进出口保税区。南沙游艇目前拥有352个水上泊位、100多个陆上泊位。如果香港的游艇、帆船或其他水上设施转运到国内,放置在保税仓内,就能享受相关保税优惠。这对海外或香港的游艇商是好消息,鼓励他们在南沙落户。这一优惠政策有利于港澳商人来粤投资,而南沙游艇会和南沙中华香港总商会驻地于此,大大加强了南沙与大湾区的联通性。因此,南沙新区因迫切寻求旅游出行方式的多样性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完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

(三)自然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小

 依托于珠江三角洲经济腹地,与港澳地商缘相连、连通海内外,近年来,南沙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同时,似乎将当地环境保护抛于脑后。南沙区旅游景区功能划分无序,南沙部分旅游景区由于资源开发的不持续性,很多在建工程被荒废成为社区居民的垃圾场。最新的调查数据表明,63.16%市民还是希望当地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其次,旅游从业者对当地人文风情的发掘和宣传力度不大,旅游产业没有和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水乡文化、妈祖文化、革命文化结合,最终导致南沙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停滞在空中楼阁之中。

三、优化广州南沙自贸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密切联系粤港澳大湾区,两地互补打造旅游新景象

首先,南沙自贸区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核心区域,一旦发展,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为港澳地区发展提供广阔的投资平台。因此,密切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与交流,配合整个区的协作能力,在“前店后厂”的产业发展模式下积极寻求新的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点,是两地实现共赢的关键。

其次,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滨海休闲旅游。南沙新区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粤港澳悠久的岭南历史文化,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旅游科技研发,景区景点开发方面的深度协作,构建主题突出,独具一格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一方面要坚持国际化路线,积极开辟国际高端客源,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休闲中心。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滨海广场和滨海公园的社会舆论以及新兴媒体的传播效率,打响南沙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

最后,积极开辟多种畅游粤港澳三地的交通出行方式。一方面,南沙客运港为邮轮业的推广提供良好的基础设备,南沙中华香港总商会要密切三地联系交流,而南沙涉外公馆也应当积极促进南沙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将港澳的航线作为国内特殊航线来管理,不断突破粤港澳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完善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依照行业标准规范旅游从业者行为

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条例,对于生态环境破环行为严厉打击,提高南沙生态景区人口环境容量。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法制化、国际化营商平台。建立南沙经济新区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市场综合监管体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法规也要体现时代性和实践性,藉此提高执法应变能力和行政效率。力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一个城市地标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健康业和绿色生态旅游。

(三)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旅游发展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市场营销方面,政府应当起主导作用。南沙旅游产业要得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南沙区政府按照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加强旅游相关设施、公共服务和形象推广。根据需求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建立客运专线和游客中转站,完善南沙旅游景区接驳系统和可进入性。发展南沙游艇会,丰富当地文体休闲生活,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医疗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舒适的生活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南沙新区良好口碑,吸引更多人驻足观赏。同时,鼓励后备人才参加培训,激励更多旅游专业开发团队加入南沙新区建设事业,提拔更多经管人才成为南沙景区开发的核心力量,当地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主体。发展的建立景区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和风控能力,实现南沙自贸区旅游业和经济同步增长,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和人文底蕴相结合,再度形成新的旅游生命力

一方面,开发农家乐,实现农业商业化运作。南沙区农民为游客提供新鲜食材和原生态肉禽,以及自己摘种水果的机会,依托农村的自然生态条件,让在城市喧嚣的城市人有一种回归自然古朴的感觉,满足了游客对原生态自然的追求;培养创意型人才,不断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农业创意的发展,为前往南沙景区的游客提供创意农产品、农业工艺品和装饰品,加大现代便捷的农产品及衍生品的旅游消费商圈建设。

另一方面,开拓农业乐园化。农业与旅游结合带来了市民体验田野乐趣的机会,要坚持共同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加大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力度,协力构建健康生态的旅游环境、集约有序的空间格局和舒适优美的城乡景观。目前南沙农业乐园的发展还远远不足,农业景观、农业技术展示与科技结合不紧密,较多的形势仍旧是以采摘形式进行。因此,南沙区政府要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片区,同时加强对南沙景区活态文明的传承与雏形的展示。

(五)加大旅游产业创新力度,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新产品

第一,大力推广时下兴起的健康旅游。结合当地实际的地理和人文区位条件,将南沙区打造成为一个国际一流水准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区。由于老龄化在我国形势严峻且愈演愈烈,健康旅游作为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既是民生项目,也是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南沙区应顺势而为,把握机遇,开发面向健康旅游系列产品,提供预防保健、疾病治疗、休闲养生等一体化和全方位服务,形成南沙旅游景区特色的新服务模式,让驻足旅客在快乐的旅游者促进身体健康。同时,南沙也应放眼全球海外,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将我国南沙区作为健康旅游目的地,不断提高深化南沙自贸区旅游产业发展层级。

第二,大力发展南沙新区体育旅游事业。年度国际帆船节在南沙拉开帷幕也预示着帆船、高尔夫球等贵族运动在旅游大时代的到来逐渐亲民化、普适化。体育旅游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南沙区政府应当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和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为南沙经济新区发展旅游多样性做出贡献,培育当地经济发展新动能。

第三,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互联网+全域旅游”开创性旅游发展模式。优化南沙景区旅游产业结构,延长产业生产链和旅游产品附加值,重塑以青山秀水、湿地、港口等特色生态相融合的岭南水乡格局;大力开展“互联网+”的线上互联网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竞赛活动,激发旅游从业者的创造力,打造一流的、高品质、精致的人性化旅游服务。

第四,积极开拓旅游房地产业,引进产权酒店、旅游度假村和分时度假的全新概念。南沙旅游景区开发商和经营商应当革故鼎新,借鉴学习西方旅游业精华的部分,实现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旅游投资商可以用旅游地产投资的收益来补充旅游投资的长期性,加速流动资金和资金流动周期,低成本土地和高门槛旅游开发相结合使得旅游房地产独树一帜,将南沙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业地产、旅游度假地产和旅游住宅地产相结合的经济综合体。

参考文献:

[1]欧阳卫民.突破机制体制障碍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524/16311925_0.shtml,2018-5-24.

[2]邓燕萍.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J].求实,20055.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