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赤峰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王宗美 中共赤峰市委党校 王超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 摘要: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的经济做出重要论断: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已经结束,未来必须注重发展质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赤峰市作为一个资源型的工业城市,依靠其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如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本文将进行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对策建议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键词有很多,比如新时代、强起来、主要矛盾等等,但“质量”这个关键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又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在报告中,关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即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且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进行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方面的革命。这些都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还不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这样的成绩,而被蒙蔽住双眼,不去探寻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不可否认,在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高,当然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显示,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6.1%,第三产业增长8.0%。虽然各产业都呈现上稳中向好的趋势,但工业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贡献率仍有待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在东西地区和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并且差距仍在扩大。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在2012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6%-7%区间,进入经济新常态,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9%。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以往以环境资源透支为代价的只追求经济增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只有注重经济的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赤峰市跟着中央的步伐,进行产业升级,园区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引进新的重点项目,各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我市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实体经济面临不少困难,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升我市经济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一、赤峰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矛盾日益凸显 赤峰属于传统的农牧业大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同时具有明显的工业经济资源性,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能源的有限性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过快消耗。目前全市虽然多种行业并存, 但是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的仍然是冶金和能源性产业。并且仍然停留在矿产品采选和粗加工等产业链底端行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从相对值来看,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工业增速,并且其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二)缺乏创新动力,资源依赖性强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赤峰市依托丰富的资源能源、低廉的土地和人力资本以及政府的投资拉动,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实体经济产能。传统产业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结构和产业层次都提升了一大截。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我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由于实体经济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这就导致我市经济增长过渡依赖资源型产业,尤其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钢铁、煤炭、水泥等领域都形成了大量过剩产能和大量存货。科技创新无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匹配,导致大部分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都比较低。 (三)实体经济缺乏金融支持 从我国宏观的大背景来看,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不平衡,资本的逐利性导致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积极性较弱。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大多缺乏金融支持,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仍然是民营企业的突出问题。资本市场发展缓慢滞后,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较低,新型融资工具运用不足。 (四)经济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从赤峰市看,与全国形势一样,人口在总量上呈现较弱的增长势头,青年劳动力资源总量呈现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严重。人才供需出现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然而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恰恰需要拥有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高科技人才。在科技领域缺乏高精尖的人才,在企业管理层同样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整个社会缺乏具有创新性的企业家。 二、提升赤峰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首先,要利用好天然的农牧资源,积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和惠农政策, 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赤峰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将科技创新融入到产业变革之中,提升传统产业在价值链的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经济价值。同时要增加新兴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份额,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注重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内生动力。要达到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就要做好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具有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项目引进工作以及产业转移承接。 (二)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经济效益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使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科技创新如何转化为经济成果,就需要科技人才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简单的依靠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也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还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等等。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大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应用基础研究仍应该作为研究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的环境以及创新平台的建设,对于带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培育创新人才都至关重要。 (三)鼓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的特点是投资周期长、经济回报率低和前期沉没成本较高。因此和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所遭遇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就更加严重,资金来源的单一性制约了企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如何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让金融资本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科技的进步和高科技人的培育,是政府和企业始终在探索的问题。政府和企业本身各自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才能解决好资金问题。一方面,政府应该出台鼓励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社会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信心。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做好两个工作:不能把所有的筹码都寄托于银行贷款和国家补贴,要积极开发新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尤其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这就需要企业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号召力,吸引社会资本的积极进入,而不是被动的寻求投资;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无限大的经济效益,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起到口碑效应,吸引更多的资金。 (四)大力推进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 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无限生命力的来源。人力资源是各个行业都离不开的活资本。无论是实体经济发展还是科技创新,都需要人才的支持。为此,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首先要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由高校培养新鲜血液,企业吸收进来,解决就业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其次,在政策上要鼓励创新,给与创新补贴和奖励,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再次,企业要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提升企业的团队素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我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晓俊,邢智仓.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J].北方经济,2017(12) [2]衡振华,温延博.对赤峰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考[J].内蒙古统计,2014(1) |